一、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2025,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免除缴纳社保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该约定与法律规定相抵触。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法律分析
案例简介:
去年底,老家在河北的董先生来到外省一家物业公司应聘保安工作。经过试用后,该物业公司与董先生签订了1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物业公司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工资补贴形式发放给董先生,由其自行参加社会保险,并且还附有董先生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书。
前不久,董先生经过咨询得知,单位不为自己缴纳社保,以后在退休养老等问题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同时了解到如果单位不为职工缴纳社保,自己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但是,他有点疑虑:当初来单位时,关于这个问题,自己是签过“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书”了,虽说是按照单位“统一”要求的,但毕竟是“白纸黑字”,如今还能讨个说法吗?
律师说法: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目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对来说,用人单位是占主导地位的,一般处于强势,而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相对弱势。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用人单位不愿签订或不愿履行劳动合同,本案中,虽然是职工个人承诺放弃社保,但该承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所以其承诺是无效的。
《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5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应尽的法律义务。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免除缴纳社保义务,该行为违法,该约定是无效的。因为该约定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
最后,再次警醒相关企业,妄图以合法形式来掩盖非法目的是行不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现实中必须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不能存有违法心理。建立劳动关系,就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既是切实保障员工享受的社会保险权利,同时也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给他人以漏洞、可乘之机,免受不当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
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违法。虽然是职工个人承诺放弃社保,但该承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所以其承诺是无效的。承诺无效单位不缴纳社保自然就是违法的。
一、因员工不愿意买保险怎样写协议
根据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保险费既是职工的法定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故此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放弃社会保险的条款从法理上讲是无效的,企业员工也无权放弃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以员工自愿放弃为由而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非法的。即使有员工主动承诺“放弃”社保,因这种承诺违反法律规定,也是无效的。一旦员工将来改变主意提起劳动仲裁,企业还得给他补办。
二、和公司说不用交社保
劳动者是不可以跟公司谈不用交社保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是违法的,也是无效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强制性缴纳的,双方约定不缴纳是违法的。企业没有缴纳社保,只要被劳动部门发现,不管是否是职工要求,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社保征缴部门一定会责令企业改正。这是法定的行政职能。而且如果不缴纳社保,职工就无法享受到社保五险待遇。退休之后没有养老金,得病无法享受职工医保待遇,工伤无法享受工伤保险保护,生育无法报销医疗费和享受生育津贴,失业没有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费。
三、单位未缴社保需要赔偿吗
单位未缴纳社保造成损失后需要支付赔偿。用人单位一切不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均为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的该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自身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就此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如因该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还应当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62条,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三、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
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目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对来说,用人单位是占主导地位的,一般处于强势,而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相对弱势。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用人单位不愿签订或不愿履行劳动合同,本案中,虽然是职工个人承诺放弃社保,但该承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所以其承诺是无效的。
《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5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应尽的法律义务。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免除缴纳社保义务,该行为违法,该约定是无效的。因为该约定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
最后,再次警醒相关企业,妄图以合法形式来掩盖非法目的是行不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现实中必须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不能存有违法心理。建立劳动关系,就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既是切实保障员工享受的社会保险权利,同时也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给他人以漏洞、可乘之机,免受不当侵害。
四、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公司不交社保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 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企业不交社保违法吗,会受到什么处罚
法律分析:企业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首先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六、职工承诺不缴社会保险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
律师分析:
违法。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目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对来说,用人单位是占主导地位的,一般处于强势,而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相对弱势。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用人单位不愿签订或不愿履行劳动合同,本案中,虽然是职工个人承诺放弃社保,但该承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所以其承诺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职工承诺不缴社保,单位不缴算不算违法行为
●员工承诺不缴纳社保
●员工不交社保承诺书有用吗
●员工不缴纳社保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员工提出不缴纳社保承诺书
●对于员工承诺不交社保后又后悔的情形,北京做法是
●员工承诺不交社保司法判例
●员工不交社保承诺书在赔偿上可以少赔吗
●员工承诺不交社保又反悔,法院不予支持
●在公司不交社保的承诺书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员工承诺不缴纳社保,对于员工承诺不交社保后又后悔的情形,北京做法是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