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是哪个市的城市,海安县是江苏哪个市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锦美来为大家解答海安县是哪个市的城市,海安县是江苏哪个市这个热门资讯。海安县是哪个市的城市,海安县是江苏哪个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安县是哪个市的什么区
人民网南通1月11日电 (记者王继亮)11日,江苏海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海安市长谭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海安市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0亿元,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7.5%;在减税降费6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572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投资410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00元、27950元,分别增长10.5%、1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别列第20位、第11位。“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据介绍,过去一年,海安市全力保障改善民生,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投入11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83%。15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就业、再就业1.3万人,就业培训“云眸工程”全省试点。新增企业职工参保2.3万人,城乡居保转企保1万人。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标准稳步提高。“一老一小”保障不断强化,民办养老机构总数达10家,新增备案托育服务机构10家。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实现村营收入2.5亿元,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各1个。建筑业稳健发展,预计实现施工产值1900亿元。
过去一年,海安市制造业提质增效,“5123”工业大企业培育成果显著,预计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80亿元,总量南通第一;工业规模企业、亿元企业分别达1142家、312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数智赋能全面推进,完成技改投入26亿元,星级上云企业累计58家,创成省级智能车间4家、绿色工厂3家。新增省智能制造民参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17家。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型,首店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预计实现应税销售1400亿元。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8家,东华软件入选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库。
过去一年,海安市外资外贸稳定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0亿元,外资到账3.6亿美元。南通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海安产业园正式获批。项目建设持续领先,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9个、竣工51个、达产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27个、竣工16个、达产8个。“链长制”招商、共享平台招商深入开展,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7个,杰士德精密导轨、白金滤光片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新增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各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3个。专业园区功能不断增强,常安纺织园智慧监控平台上线运行,电子信息产业园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建成试运行,台商产业园获批两岸(海安)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示范园,南通唯一。
“五年追赶跨越,我们始终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清醒认识,不待扬鞭自奋蹄,交出了一份走在前列的精彩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谭真强调,今后五年的奋斗路径和目标包括全力提质效,让经济发展更稳健、着力强能级,让城乡建设更协调、致力优生态,让区域环境更美丽、倾力补短板,让人民生活更幸福、聚力抓治理,让文明程度更彰显。
今年海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保7%、力争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确保75亿元、力争76亿元;工业应税销售增长确保15%、力争1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今年目标,海安市将重点做好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更具驱动力的科创赋能引擎、坚持产业强市,打造更具支撑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集聚集约,打造更具爆发力的内生增长动能、坚持改革开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一流发展环境、坚持内外兼修,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现代中等城市、坚持示范带动,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品牌、坚持绿色转型,打造更具承载力的美丽生态环境、坚持共建共享,打造更具亲和力的幸福美好家园、坚持融合共治,打造更具凝聚力的和谐稳定社会九个方面的工作。
海安县是哪个市的省会
关于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的通告
自10月13日以来,海安市连续10天无社会面新增感染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研判,决定自2022年10月23日0时起,将王府邦瑞大酒店、禾田饭店、武家牛肉汤馆、城南花苑7号楼、鼎盛饭店、土灶世家采样点、宜必思酒店、华新一品小区20号楼3单元、开发新村40号楼调整为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区域。
调整后,海安市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市前期暂停营业的公共场所自2022年10月23日0时起有序恢复正常经营。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配合落实扫码验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日常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进入公共场所主动配合扫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应检尽检”人群请按最新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请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省和涉疫地区来(返)海人员,请主动向村居(社区)、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备,配合做好“落地检”“三天三检”及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所有公共场所经营管理主体,必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设置“场所二维码”,对顾客落实测温、查码及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到“逢人必查,逢进必扫”。所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落实核酸“应检尽检”,未达要求的,暂时不得上岗。所有公共场所要规范做到日常通风、消毒,做到“人、物、环境”同防。
海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10月22日
来源 海安发布
编辑 孟紫薇
流程编辑 严圣淼
海安县是哪里
翟慧勇 摄
初夏时节,在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石庄村玫瑰种植基地,花农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运鲜花。近年来,石庄村采取“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玫瑰花种植产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来源:大国三农
海安县在哪个省哪个城市
来源:农民日报
尚品谷物种植合作社在进行基地水稻田间调查。 许海霞 摄
沉甸甸的稻穗由绿泛黄,万顷沃野弥漫着淡淡米香。金秋时节,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56万亩水稻田里再一次奏响鱼米之乡的丰收之歌。
地处苏中平原的海安市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河网密布,水田、水浇地和旱地等多种类型的耕地共有78万亩,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基地县,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海安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稳定水稻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为目标,主攻提高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水稻大面积平衡丰产。
海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苗德强说,为全面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海安市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路、桥、渠、灌排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田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高效化、节约化。目前产业园内高标准农田比重超过88%,农业信息化水平达6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
在此基础上,产业园与南京农业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8个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开展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研究试验。在水稻生产中,产业园已集成应用推广育秧微喷灌、钵苗摆栽、宽窄行栽植、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高起点打造“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推广服务体系,开展从播前到播种(移栽)再到田间管理的全程全方位综合指导服务。同时建成稻米大数据平台、数字大田智慧管理平台,开发“数字农场管家”应用小程序,实现产业园内水稻田全部接入平台系统,238家农场免费享受“卫星巡田”服务。
在产业园带动下,隆政街道联合村先后流转了3500亩土地,推动“块田”变成“良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种植抗风险能力也显著增强。
9月中旬,城东镇品建村季和智慧家庭农场种植的2000亩水稻迎来丰收。农场负责人刘林说:“从前期长势和水稻有效穗数量来看,今年水稻大面积丰产已成定局,亩产继续稳定保持在1400斤以上。”
季和家庭农场今年划出300亩稻田,参与产业园组织的高产示范片创建。一方面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提早种植时间、提高种植密度、统筹水肥管理,通过种植示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测水稻长势,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有效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和水稻倒伏等自然风险,保证大面积稳产丰产。
作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海安市尚品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新品种引进试种、新技术试验推广等多项任务。近几年,合作社每年要引进近百个品种,以10平方米为一个单位进行试种试验。对于持续表现好的品种,再逐年扩大到1亩、10亩……直至大面积推广。
“除了新品种试验推广,我们还应用推广了钵苗摆栽、水稻宽窄行栽植、沼液肥还田等配套技术。”尚品谷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韩瑜梅说,与之前普通毯苗移栽技术相比,钵苗摆栽的秧苗更为茁壮,移栽后成活率接近100%,为后期稳产增产和品质提升做好苗期的保障。
另外,合作社试验推广了宽垄大行插秧方法和沼液还田技术。宽垄大行插秧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增强水稻行间通风透光性,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病菌滋生。通过沼液还田实现水肥一体化应用,每亩水稻一年可比施用化肥节约250~300元。而且应用新技术种植的水稻植株健壮,穗型大、抗病力强,在产量稳定的前提下也可有效提高稻米品质。
曲塘镇克拉美薇家庭农场引进了育秧微喷灌技术,通过全自动操作实现节水节能,并且秧苗整齐强壮。农场主李文进说,“俗话讲,水稻育秧‘干长根,湿长芽’,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叶面湿润,但根系干燥强壮,采用微喷灌技术正好可完美契合这种需求,可有效促进后期水稻丰产增收。”
通过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海安市水稻连续多年获得丰收。目前,全市已经组织了1600台联合收割机以及1300台套粮食烘干机,确保丰收的稻谷颗粒归仓。(许海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常力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海安县是哪个市的城市,海安县是江苏哪个市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