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百姓的户口一般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就是一直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非农业户口就是一直居住在市区(城镇)且户口为城镇的老百姓。早年,农村和城镇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老百姓权益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现在的农村和城镇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的权益也不相上下。国家为了解决农村村庄现状,让农村环境变得更美丽,老百姓能拥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便利生活,启动了不少公益性质的项目,比如以村庄撤并、合村并居等为名的征地拆迁项目。
虽然一些公益性质的项目,让农民摆脱了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差的窘境,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仍然有一些老百姓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比如一些地区的农民仍然住在大山里,一些搬迁的老百姓仍然生活窘迫。为了彻底让老百姓摆脱真正的“贫困”,让农民能有更多的收入,国家发布了不少政策、规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还专门发布了《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在精准扶贫上的决心,也给真正贫因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意味着今后的农村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该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尊重搬迁人口落户城镇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落户办法,提高户籍登记和迁移便利度,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搬迁群众进城落户。积极稳妥推广新市民居住证制度,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未落户搬迁人口。依法保障已落户城镇的搬迁群众在迁出地农村的合法权益。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完成后,符合当地城镇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按照当地政策给予保障。
在解决搬迁群众(进城落户农民)以后的生活上,尤其是土地权益方面,该意见中也是明确指出,搬迁群众仍然享有合法耕地、林地、草场等承包经营权以及各类农牧业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权益。同时,对于搬迁后出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人员也需要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对搬迁群众以后的收入方面,国家也是支持各地盘活出土地资源,通过流转等方式增加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也大力支持搬迁群众创业,增加收入,比如在安置区周边发展餐饮、小区便利等。
总之,国家之所以这么大力气,这么下功夫地促进城乡发展,推进乡村建设,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让农民,进城落户,只有一个目的,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被拆迁人遇到具体的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给出维权方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乡村建设,扶贫脱困农民有哪些权益需要维护
●农村脱贫的关键之举
●农村贫困人员实现脱贫
●农民脱贫的意义
●脱贫的农村
●农村脱贫的具体措施有什么
●农村脱贫的具体措施有什么
●农村脱贫攻坚关键解决什么问题
●农村脱贫的关键之举
●农户脱贫的重要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