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政策,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安徽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安成爽

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政策,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安徽省

大家好,由投稿人安成爽来为大家解答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政策,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安徽省这个热门资讯。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政策,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安徽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

在大众的印象里,偶尔会传出村医“富得流油”的说法。然而,这与村医的真实情况却相差甚远。作为基层医生的村医,他们的真实待遇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


一、“富得流油”的假象


1. 误解的根源 这种误解可能源于一些表面现象。村医在乡村中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他们有自己的卫生室,有一定的医疗设备。而且,在一些乡村,村医可能是少数有稳定收入的职业之一。部分村民看到村医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每天有患者前来就诊,就想当然地认为村医收入很高。

例如,有的村民看到村医的卫生室里药品齐全,就觉得村医肯定赚了很多钱,却不知道这些药品的采购、存储和管理都需要成本,并且药品销售的利润也非常有限。


2. 与城市医疗对比的错觉 与城市医院相比,村医的诊疗费用看似没有太大差距。但实际上,城市医院有着庞大的患者流量,医生可以通过大量的诊疗服务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村医面对的是相对固定且数量有限的村民群体。一个小村庄可能只有几百人,甚至更少,能产生的诊疗收入非常有限。这种不恰当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医“富得流油”的错觉。


二、基层医生真实待遇之困


1. 收入微薄 村医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诊疗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贴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并不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医每月的政府补贴可能只有几百元。诊疗费方面,由于乡村村民的经济条件和支付习惯,村医往往不能按照标准足额收取。

据统计,在很多乡村,村医实际收取的诊疗费可能只有标准的60% - 70%。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层层分配后,到达村医手中的也不多。综合起来,村医的月收入可能仅有一两千元,这在当今社会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2. 工作成本高 村医在提供医疗服务时,面临着较高的工作成本。首先是药品和设备的采购成本。由于采购量小,他们无法像大医院那样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例如,同样的一种常用药品,大医院可能以很低的价格批量采购,而村医只能以较高的价格少量购买。其次是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成本。村医的卫生室虽然设备相对简单,但像血压计、听诊器等基本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这些费用都要从他们微薄的收入中支出。


3. 缺乏福利保障 与城市医生相比,村医缺乏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城市医生有医保、公积金、带薪休假等一系列福利。而村医往往没有这些福利。他们没有公积金,在住房问题上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没有带薪休假制度,即使生病或者有特殊情况,也可能因为无人接替工作而无法休息;在医疗风险方面,村医一旦遇到医疗纠纷,往往要自己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没有像城市医院那样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三、知晓真实待遇的重要性


1. 吸引人才与稳定队伍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村医的真实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投身到基层医疗事业中。如果一直被误解为“富得流油”,那些真正想要为基层医疗做贡献的年轻人可能会望而却步。同时,也有助于稳定现有的村医队伍。当村医们感到自己的待遇被理解,他们会更有归属感和工作动力。


2. 完善基层医疗体系 了解村医的真实待遇,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在制定基层医疗政策时更加精准。可以根据村医的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整个基层医疗体系的服务质量。这对于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村医被误传为“富得流油”,但他们的真实待遇却是收入微薄、工作成本高且缺乏福利保障。知晓村医的真实待遇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吸引人才和稳定队伍,更对完善基层医疗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我们应该打破这种误解,关注村医的真实处境,让乡村医生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医生的待遇怎么样

原标题:近七千五百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走上岗位

大学生村医扎根记(健康焦点)

张中在村卫生室整理药品。殷云飞摄

古力亚尔·阿不都外力(左)在为村民测量血压。热孜万古丽·约赛尹摄

黄旭阳(右)为村民测量血压。本报记者 王永战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3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发布通知,“十四五”期间在部分省份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由各省专项招聘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注册为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服务,并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引导大学生乡村医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截至2024年10月底,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乡村医生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大学生村医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待遇保障如何?近日,记者来到三位大学生村医身边,记录他们扎根乡村、守护健康的故事。

——编 者

安徽铜陵枞阳县建设村村医张中——

“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本报记者 田先进

“张医生,我这两天身体不舒服,一直上吐下泻,今早起来还是没有好转迹象。”早上8点刚过,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会宫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大学生村医张中一边听着村民诉说症状,一边仔细诊断,“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给您挂点水,回家后要做到饮食清淡。”

过了一会儿,不少村民陆续来到村卫生室看病开药。一直忙到中午,张中才得空休息。“最近有类似症状的人很多,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还是得提醒村民多加防护。”张中说。

2023年7月,24岁的张中从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通过安徽省的定向培养计划,回到自己家乡开始了村医生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感冒发烧啥的都是村医看好的,所以我一直想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张中说,“虽然村里的环境比不上大城市,但能为乡亲服务,特别有成就感。”

尽管初到岗位的张中信心满满,但“挫败感”随之而来。

“刚到卫生室,没有村民找我看病,觉得我太年轻,不信任我。”张中回忆,有一回,其他两名医生都出诊了,村卫生室里只剩他一个人,这时来了位老人,张中主动迎上去询问情况,可老人却一言不发,就这样等了好久,直到其他村医回来,老人才愿意就诊。

“村民不愿找我,可以理解。一是因为我刚毕业,缺乏经验,村民对我的医术不信任。另外,大家对我也不熟悉,有距离感。”面对困难,张中并没有气馁。

为了与村民尽快熟络起来,张中主动上门,与村民唠家常。“建设村是外出务工大村,村里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张中说,“很多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前往村卫生室存在困难,我就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让他们有事跟我联系。”

后来,只要一个电话,张中就会骑上自己的电动车,为老人提供“车接车送”服务。慢慢地,这位勤快的小伙,开始走进村民的心里。

作为一名年轻村医,如何能够尽快提升自己的医术?除了看书,跟着老村医学习经验,张中还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023年,我国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出台配套政策,从编制保障、继续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医给予倾斜。根据相关政策,去年枞阳县安排张中等大学生村医前往枞阳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由资深医师带教。从规范病历书写,到心血管疾病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段经历为张中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一回,一位老人在家属的搀扶下来到村卫生室,觉得身体难受,想输液缓解一下。经过仔细观察,张中觉得有些不对劲,询问后了解到,原来老人是心脏不舒服,张中拿出听诊器,认真听了好几遍。“因为我在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过,听诊后再结合其他症状,判断老人可能是房颤,这时候输液有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由于村里条件有限,采取相关措施后,我就建议家属赶紧带着老人去大医院就诊。”张中说,“在县医院学习的时候,接触了许多村里没见到过的病例,回来后为村民服务更有底气了。”

去年,在专项计划政策的支持下,张中通过入编考试,成功拿到会宫镇卫生院的编制。“乡聘村用,解决了大学生村医的身份问题,同时工资福利都由县财政保障,这既增加了大学生村医的职业荣誉感,也坚定了他们扎根基层的决心。”枞阳县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国明说。

“入编前每月只有2000元的补贴,现在一年下来,收入能有6万元左右,我很满意。”张中说,“现在还有不少人来问我大学生村医是怎么考的,这个岗位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提高。我也会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四川遂宁安居区会龙镇青狮村村医黄旭阳——

“为乡亲们好好看病”

本报记者 王永战

清晨,薄雾笼罩山间。在四川遂宁安居区会龙镇青狮村,几声犬吠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大学生村医黄旭阳穿上白大褂,背着药箱走出村卫生室,跨上电动自行车,开始了一天的医疗随访。今天,他要去84岁的村民唐纪金家。

来到唐纪金家,门前几只母鸡悠闲地觅食,唐纪金老人的老伴吉素琼正在院子里洗红薯。听到老伴和黄旭阳打招呼,唐大爷满脸堆笑,热情地迎了出来。

唐纪金有高血压、慢阻肺,前几天刚出院回家。“今天感觉咋样?药按时吃了吗?”黄旭阳一边询问,一边拿出血压计。唐大爷卷起袖子,“谢谢小黄医生关心,我身体状况还比较稳定。”黄旭阳将唐纪金的血压数据详细记录在健康档案本上,叮嘱:“明天有寒潮,注意保暖,少出门哦!”

看到黄旭阳的电动自行车,周围的邻居也都纷纷来到唐纪金家。“小黄医生,给我也量个血压,这几天有些胀气”“小黄医生,听说白癜风患者有补贴,你帮我问一下呀”……唐纪金坐在一旁,不停地夸赞:“前几天孩子给我买了台制氧机,可我不会用。小黄医生知道后,上门手把手教我,太暖心了。”

2023年7月,21岁的黄旭阳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通过参加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来到青狮村卫生室工作。

初到村里,村民们面对这个“毛头小子”,不免犯嘀咕。“村民刚开始对我不太熟,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就连唐纪金大爷都不太信我,曾经还说‘小伙子,少裁缝老医生,自己去体会吧’!”黄旭阳回忆。

为了尽快与村民建立信任,黄旭阳入职不久,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一次,村里一名老人突然头晕,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再加上对黄旭阳也不熟悉,宁愿硬扛,也不去他那里诊治。黄旭阳得知情况后,背上医药箱直接来到老人家里,还主动为老人垫付了医药费不足部分,让老人十分感动。不久后,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愿意找他看病。

选择到村里当大学生乡村医生,曾经也让很多朋友不解。“有人说村里条件差,待遇又不好。”黄旭阳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乡亲们看病有多难。高中时,最疼爱他的外公查出胃癌晚期,很快就离世了。“农村里一些癌症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慢性病患者也多,去镇上看病,来回一趟要花大半天时间。”正是看到这样的现实,黄旭阳毅然参加了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到村里工作。

为留住大学生乡村医生,遂宁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为在岗乡村医生缴纳五险一金,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支持乡镇卫生院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乡村医生。“现在,我的工资待遇与本地事业编制人员基本相同,很满意!”黄旭阳说。

当大学生乡村医生,还有各类专业培训机会。去年,黄旭阳参加了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成人教育。最近,他又在准备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我会继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为乡亲们好好看病!”黄旭阳信心十足。

新疆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托喀依村村医古力亚尔——

“村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村民”

本报记者 李亚楠

“奶奶,放心吧,您今天的血压是正常的,但还要继续吃药,吃饭也要多注意,少吃点油腻的东西。”上午11点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卫生院托喀依村卫生室里,乡村医生古力亚尔·阿不都外力正耐心地叮嘱一位75岁的高血压患者。

“这位奶奶前段时间头晕,来卫生室找我看病,一检查,血压有点高。”古力亚尔说,患者这几天每天都来量一次血压,经过用药和饮食调整,已经稳定下来了。

去年4月,古力亚尔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考核招聘,拿到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医生,“现在村里的卫生室设备和药品都挺齐全的,当村医让我大学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也让我更有成就感。”

最打动古力亚尔的,是村民们的朴实善良。对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古力亚尔常常上门随访。互相熟悉之后,村民们对她非常照顾。“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果树,每到果子成熟的时候,村民们总会捧着自家的果子来给我尝尝。”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只有泥土的味道,但村民们淳朴的笑容和信任的眼神给了她力量。不到一年时间,村里1800多人的健康档案都装进了她心里。

过去一年,古力亚尔每个月都要在多来特巴格乡卫生院参加两三次线下实操培训,包括中医推拿、儿科护理、心血管疾病治疗、急救知识等。“除此之外,还有线上专家培训,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医疗知识。培训之后还要考核,不合格就得接着学习。让乡村医生接受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也是对村民的健康负责。”古力亚尔说。

从常见的感冒发烧治疗到慢性病管理,从疫苗接种到紧急情况处置,古力亚尔在一次次的诊疗中不断提升自己,“现在收入有保障,还有五险一金,没有后顾之忧。如果努力学习,还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有很大的职业上升空间。”

在给村民诊疗的过程中,古力亚尔发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除了一年一度的免费体检外,村民定期检查的意识较为欠缺,一般都是等到身体不舒服了再去医院,情况往往就会比较严重。古力亚尔经常去村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普及疾病预防知识。现在,村民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很多人会定期到卫生室来量血压、测血糖,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

“村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村民。”古力亚尔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脸,看到村民们的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我的内心都无比满足和幸福。”

(来源:人民日报)

乡村医生的待遇落实

逐步将村卫生室纳入县级医疗集团管理;乡村医生服务人口不足800人的,按照800人补助标准核定并补足……11月27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山西省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据悉,该《办法》用法规制度固化深化一体化改革实践成果,用体制机制变革激发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内生动力。从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关键问题入手,为县域基层群众提供公平可及健康服务的现实需要。

组建县级医疗集团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李福明介绍,《办法》中许多条款都具有创制性,如规定县级医疗集团及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行政、人员、资金、绩效、业务、药械“六统一”管理,明确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结算管理制度。

《办法》明确提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整合辖区内政府举办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含撤并乡镇后保留的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县级医疗集团。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稳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逐步将村卫生室纳入县级医疗集团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县级医疗集团的医疗服务合作。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对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县级医疗集团进行托管,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提升县级医疗集团的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

县级医疗集团应当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县级医疗集团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保留法人资格、原有名称。县级医疗集团及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人员、资金、绩效、业务、药械等实行统一管理,按照规定行使管理自主权。

城市三级医院应帮助县级医疗集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为深入推进一体化改革均衡发展,《办法》明确,城市三级医院应当采取组建医联体、人才共享、技术支持、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组织培训等方式,帮助县级医疗集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省级专科联盟应当以分级诊疗病种诊治和县域医学中心、医疗救治中心建设等为重点,采取专科共建、手术示教、业务培训等措施,带动县级医疗集团提升服务能力。

县级医疗集团应当制定县级医疗集团内部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完善县级医疗集团内部和县域向外转诊规范,建立双向转诊平台,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化转诊服务流程。应当提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应当根据本县域的城乡疾病谱,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健康教育和慢性病早期干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制定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指南,建立慢性病县乡村三级管理制度,提供筛查、诊断、转诊、随访的连续服务等。

县级医疗集团应当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开展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专家会诊、远程紧急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开展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咨询等在线服务。

建立乡村医生收入和老年退养村医生活补助定期增长机制

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

《办法》明确,乡村医生收入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专项补助、岗位补助以及承担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补助、医疗收入等组成。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乡村医生岗位补助标准,建立乡村医生收入和老年退养村医生活补助定期增长机制。

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核算乡村医生补助经费时,凡按照服务人口核算的补助经费,服务人口不足800人的,按照800人补助标准核定并补足。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含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并与县级医疗集团签订合同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未与县级医疗集团签订合同的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补助标准。

县级医疗集团应当在保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在编制总量内对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和调配,人员编制调整情况应当报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将医疗服务收入在扣除成本并按照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用于人员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优惠政策,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其薪酬待遇应当不低于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制图 李慧辰

(责编:褚嘉琳)

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山东省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干着公务员的活,操着医生的心,享受着农民的待遇。”相信不少村医都曾这样自嘲过……


不少乡村医生,都是从从赤脚医生的年代走来的。建立一体化卫生室以后,村医队伍逐渐走向正规化和职业化,但待遇始终没跟上来。收入低、发放不到位、养老没保障……村医一面怀念着赤脚医生的年代,一面又希望能够享受到基层医改的福利。

近日,贵州福泉市政府公布了一张医改“成绩单”,当地的村医工资连续三年高达9万元,实在是让人艳羡不已。经过几年的医改,村卫生室“重公卫、轻医疗”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村医担子轻了,收入却提升了。

基层医改

频频获国家点赞


在医改这项关乎民生的关键工作上,黔南州福泉市有着不少可圈可点的表现。当地曾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进行表彰,并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福泉市的医改从公立医院下沉到基层,为各级医务人员谋福利,为广大群众谋健康。


国务院医改小组也曾向福泉市政府发来感谢信,对福泉医改工作给予肯定。而且,福泉市还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举办的“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现场会暨培训班”上作辅导授课,获得高度认可……


那么,福泉市是如何有效推广福建三明医改,并取得地方特色的呢?医共体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对于村医而言,加入县域医共体大家庭,无疑意味着身份得到了认可、待遇得到了保障。


建设县域医共体

乡村医生待遇提升


医改工作千头万绪,患者、医生、医院、医保等方方面面均要“照顾”到位。为此,福泉市全力加强了医共体建设。


据了解,医共体建设通过有效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资源,重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三级医疗机构功能优势,让更多患者就近享受高质量诊疗服务。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福泉市中医医院2个县级公立医院牵头,按照“业务关联、区域相近”原则,整合市妇幼保健院、12个乡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2个医共体。


成为医共体成员单位后,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有什么变化?


以藜山卫生院为例,卫生院于2018年按医共体建设规划列入福泉市第一医共体成员单位。2020年,医共体总院投入资金帮助卫生院整体搬迁、重建,建成集基本综合医疗、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一级乙等综合性乡镇卫生院。


卫生院升级改造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乡村一级医疗机构看病。金邦富是新桥营村的村民,患有高血压多年,常年吃药控制血压。他表示,“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院随时可以测量血压,买药也很便宜,医生护士服务也很好。”


2020年,藜山卫生院年门诊人次大大提升,业务收入增12.15%,公共卫生收入提升了36.14%。其盈余部分,就成了乡镇、乡村医生待遇的重要保障之一。


村医收入高达9万元

缴纳养老保险


医改后,村卫生室建设得怎么样了?一位乡村医生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村医的待遇逐步提高,过去三年,我的年收入都在9万元左右。


她叫袁德莉,是福泉市金山街道太平卫生室的一名普通村医。今年39岁的袁德莉从事村医工作已有十余年。2012年,她才来到现在所在的卫生室。相比之前,她的待遇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样的例子在福泉市并不罕见。当地村医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家庭医生签约费、基药补助、基本医疗等,除了基本的工资收入托底,当地村医还拿到了各种各样的补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医生的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在村卫生室工作干劲更足了。


2018年起,当地又为村医购买了养老保险。各项医改措施,让村医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证,更加有利于他们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组建三级团队

为村医提薪减负


福泉市推行“2+4+N”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即以2名市级医师、4名乡镇医师、多名村医组成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上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健康服务。这不仅有效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也减轻了村医的公卫任务压力。


同时,提高建档立卡四类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费用,资金直接结算到基层家庭医生个体,减少“层层结算”,有效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基层家庭医生签约费用已由每人3元提高到20元。也就是说,村医每多签约一位群众,就可以多结算20元的补助。通常,每位村医至少要签约上百名群众,这一收入对于村医来说也是可观的。


新进村医

缴纳五险一金


2021年10月,当地公布了一则村医招聘公告,可以窥见新进村医的待遇水平。


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专业)专业的中专学历人员,即可参与招聘。村医经面试合格后,试用期两个月。试用期过后,缴纳五险一金。


新进入卫生室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其他村医一样,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公卫服务经费、基药补助和基本医疗费。


福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福泉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精神,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基本实现‘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改革目标。”可见当地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政策,乡村医生的待遇最新消息安徽省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