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民法典总则编以及合同编的规定,民法典规定了几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分别是什么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苗铭航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文就民法典总则编以及合同编中关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文进行梳理。

民法典总则编: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合同编:

【第五百三十八条】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三十九条】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四十条】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中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理解

民法中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民法典关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几种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分别是什么

民法总则对可撤销行为的撤销期间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期限

民法总则中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理解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