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乐悦

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

大家好,由投稿人乐悦来为大家解答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这个热门资讯。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其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二、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1. 专利

(1)发明专利:审查严格、含金量高,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和用具等)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

(2)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低成本、研制周期短。

(3)外观专利:即视觉的新事物,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 软件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分为软件著作权个人登记和企业登记,如果企业要申报双软认证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保证著作权是企业登记的状态。

3. 作品著作权(版权)

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图片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

4.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是指集成电路中至少有一个是有源元件的两个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连线路的三维配置,或者为制造集成电路而准备的上述三维配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图形设计,但它并非是工业品外观设计,不能适用专利法保护。从专利的的取得程序,专利申请审批的时间过长,成本较高,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 商标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是驰名商标,将会获得跨类别的商标专用权法律保护。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在17世纪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专有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可进行买卖、赠予和使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民法典》第123条规定,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三、知识产权的常见种类


1.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人身权和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财产权。
2.专利权: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等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对产品形状等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方案;外观设计是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等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3.商标权: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所享有的权利。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中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

1.著作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无期限保护,发表权和其他财产权利公民为终生及死亡后50年,法人为发表后50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50年。

2.专利权: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3.商标权:有效期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算,到期可续展。

、侵犯知识产权的主要行为

1.‌著作权侵权行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等行为。

2.‌假冒专利行为‌:在不具专利权的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在广告中宣传不具专利权的产品为专利产品;

3.‌专利侵权行为‌:在专利有效期内,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如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

4.‌伪造或擅自制造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包括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并销售这些伪造或擅自制造的标识;

5.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为侵权行为提供场所、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来源: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初审:柳昭武
复审:马文波
终审:赵瑞清
本期编辑:张艳秋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

01. 知识产权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产权,迄今为止,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给知识产权的定义是:“泛而言之,知识产权是智力活动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产生的合法权利”。

我国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02.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具备私权属性

私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私人的权利。私人特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私有的权利。意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是特定人享有的私人权利,而不是一切人同享的公共权利。私益的权利。也就是与公益相对应的个人利益。

知识产权具备无形财产权属性

无形财产权是区别于有形财产权的另类权利,包括以下三类:

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经营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等。经营性资信权,包括信用权、商誉权、商品化(形象)权等。

0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客体的非物质性

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品,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这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

专有性

知识财产为权利人所独占;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地域性

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相关权利,只能在本国内获得保护。

时间性

权利仅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类型

在4月26日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4月20日至26日)活动。

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今天普法君先从基本概念开始,以问答方式带大家一起走进知识产权大课堂。

Q:什么是知识产权?

A: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也称为智力成果权。中国《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Q:知识产权可以分为哪几类?

A:在法学理论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知识产权分为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品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企业名称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产业质量标记权等。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公约如《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WTO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采用的是广义范畴的知识产权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发现权不被作为知识产权对待。


Q:什么是专利权?

A: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根据中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Q:专利制度是否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

A:专利制度的特点是,国家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发明创造,即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授予专利权换取发明人向社会公开其发明创造的内容。

500多年的专利历史表明,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推动技术进步,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专利制度能够鼓励专利权人主动实施其专利技术;其次,专利制度为他人实施专利技术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再次,专利制度有利于从外国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也有利于我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走向世界,从而促进发明创造的国际推广应用。

Q:专利有效期是多久?

A: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Q:什么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

A:《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延伸阅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简称“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致力于利用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外观设计等)作为激励创新与创造手段的联合国机构。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而设立。该公约于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尔摩签订,于1970年4月26日生效。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只有国家才可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

中国于1980年6月3日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它的第90个成员国。


世界知识产权日具体日期与建立的意义

1999年,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

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为绿色未来而创新”。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