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
日前,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奉贤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李宇(化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6月至9月,李宇制作一款具有非法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的手机“黑客软件”,发布售卖,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于某论坛提供免费下载,非法获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共计1751张,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脸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该软件声称可自动评分带有脸部元素的照片,并且判断肤质。在示例美女头像下方,还配有“年龄21岁左右,颜值73.4还行,皮肤健康度18.769,色斑度9.437,青春痘可能性5.446%,黑眼圈可能性1.865%”等看似专业的语句。但据李宇本人庭审时陈述,实际上该软件没有任何测试颜值的功能,就是为了盗取个人信息所用。
2020年9月,李宇购买“xx库资料”并转存于网盘。2021年2月,李宇明知“xx库资料”含有户籍信息、QQ账号注册信息、京东账号注册信息、车主信息、借贷信息,为了炫耀自己所谓的“专业技能”,仍将网盘链接分享至某业主交流QQ群,提供给群成员免费下载。经鉴定,“xx库资料”包含公民个人信息1.5亿余条,经去除无效数据并进行合并去重后共计8100万余条。
【以案说法】
上海奉贤法院经审理认为,李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经查,目前涉案信息传至QQ群后未进一步扩散,李宇亦未从中获利。鉴于李宇无前科劣迹,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从宽处理。
据此,上海奉贤法院采纳公诉机关量刑建议,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宇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本案中,李宇的行为已经侵害不特定公民的隐私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提起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上海奉贤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判决李宇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对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内容须经本院审核);删除“颜值检测”软件及相关代码,并删除所有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涉案公民个人信息,注销侵权所用QQ号码。
2021年8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该法共8章74条,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实行。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体制机制。
【法辞典】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第六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第五十二条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取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一百八十七条民事主体因统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拟提起公益诉讼的,应当依法公告,公告期间为三十日。
公告期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不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人民检察院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提起刑事公诉时,可以向人民法院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人民法院同一审判组织审理。
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审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多少条
●数量达到条即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标准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被处以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量认定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洗钱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情节严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重罪吗
●数量达到条即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