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是指历史遗留的集中成片危旧住房、破房烂院,公共设施无法配套,消防出行、生产生活存在明显公共安全隐患的旧村旧城。棚户区改造的初衷,是想解决历史顽疾,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优化生产生活环境。
在过去几年中,不少地方出现继续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急功近利,为了走棚改审批的绿色通道,将正常建筑或者历史建筑纳入棚改范围内。
在今年,住建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
禁止进行大拆大建,严格执行棚户区改造政策,不得以棚户区改造名义开展城市更新。
当时就有很多的人认为棚户区改造被叫停了,以后不会再有棚改了。但实际上这项规定,不是为了叫停棚改,叫停城市更新,而是要引导规范城市更新回归理性,防止以棚改名义进行大拆大建。
所以,棚改并非就此消失,而是有限制有选择的进行。这一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网站中就能查到最新的棚改计划。以下几种房屋就仍然是棚改的目标。
质量存在问题的危房
无论是棚改拆迁还是旧改计划,无疑都是为改善居民住房环境而服务的。
旧改计划的对象主要针对外观破旧但没有质量问题的老小区房屋,通过提升绿化、加装电梯、改善水、电、网等措施来达到提升居住质量的效果。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老旧小区都只是外观破旧,城市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老房子。因此对于这类房屋,在旧改计划不适用的前提下,以后还是会按照棚改政策来规划的。
影响市政规划的房子
这类房屋是征收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特别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很多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如地铁、机场、医院、公园、道路拓宽等都需要将周边的老房子拆除掉,以保障市政规划的完整性。
除了上述两种房屋之外,部分地段极好,富有商业开发的价值老房屋也可能成为所谓“棚户区改造的范围”之中。
棚户区改造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形式的模式。但由此也会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并非老旧到一定程度甚至还能算较新的小区也因为利益关系被划进了棚改范围内。
这种情况很显然会对被征收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经济损失。因此,了解棚户区改造的程序就很重要。因为这就是判断本次棚改规划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棚户区改造大多发生在国有土地上房屋中,其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所以棚改的启动程序也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大致相同。
1、改造目的正当
以公共利益为改造目地。为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是安居保障工程的重要体现。
2、纳入规划
棚改项目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且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因此某个地区棚改项目多少套,早就是规划入内了,不能随意更改的。
3、多部门审核
由发展改革部门率先对项目进行审批,城乡规划部门、规划部门再分别对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和符合环境影响进行审查,形成审批意见。
4、风险评估过审
棚改项目涉及到这一片的国民生活,需提前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风险评估不过关的,直接扼杀在棚改的摇篮里。
5、制定补偿方案
纳入规划,进行立项之后,房屋征收部门进行制定补偿方案的执行。这个方案也大多就是日后公示的安置补偿方案了。
在进行棚改维权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审查方案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棚改项目的启动是否合法。只要其中存在任何一个违法点,其都将成为我们维权的重要武器。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遇到的棚改是否合法行为
●怎么才算棚改
●棚改的棚户怎样认定
●棚改方式
●怎么确认棚改户资格
●棚改资格怎么认定
●棚改认定
●棚改问题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怎么才算棚改
●棚改是针对什么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