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系亲属包括哪些人,政审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余婷玲

旁系亲属包括哪些人,政审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大家好,由投稿人余婷玲来为大家解答旁系亲属包括哪些人,政审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这个热门资讯。旁系亲属包括哪些人,政审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非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什么是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根据路程远近,企业还应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工资。

  爷爷、奶奶是直系亲属,但依据国家对于丧假的规定不在使用丧假的范围。

  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直系亲属定义、范围比较模糊,一般认为直系亲属的范围广于直系血亲,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直系亲属不仅包括自然血亲还包括拟制血亲,直系血亲只包括自然血亲。例如:父母,子女。直系血亲仅指亲生父母和子女,直系亲属既包括亲生父母和子女,还包括养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抚养和赡养关系的继父母和继子女。

  (二)直系亲属包括部分直系血亲和配偶。例如:在户口和有些表格中直系亲属为:配偶,父母,子女三者。

  (三)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例如:有些丧假的适用条件为:配偶、子女、父母,(外)祖父母,(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的死亡。这里的血亲包括拟制血亲。

  (四)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例如:会计回避制度中的“直系亲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解释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配偶亲关系。

  可见对于直系亲属是否包含公婆或兄弟姐妹是法的价值判断的结果,没有一个可以固定的范围。

  直系血亲是指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的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包括直系长辈血亲(生育自己的)和直系晚辈血亲(自己所生育的),如父 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是指有着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包括在辈分上同自 己相当的旁系同辈血亲、在辈分上高于自己的旁系长辈血亲以及在辈分上低于自己的旁系晚辈血亲。

  我国《民法典》是以血亲之间的"代"来计算亲属关系的远 近,"代"的计算方法为一辈一代。在计算直系血亲时,以自己为一代,然后由自己向上或者向下数,向上数至父母为第二代,数至祖父母为第三代;向下数至子女 为第二代,数至孙子女为第三代,依此类推。

为什么近亲不可以结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其子女就可能因为是突变纯合子而发病。因此,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亲婚配使子女中得到这样一对纯合或 相同基因的概率,称为近婚系数。

  一对夫妇,如在曾祖父以下世代有共同祖先,就算是近亲结婚。表兄妹结婚,就是较常见的近亲结婚。大多数国家都不鼓励近亲结婚,甚至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后代的死亡率高,并常出现痴呆、畸形儿和遗传病患者。这是由于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容易使对生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 在后代中相遇(即纯合),因而容易出生素质低劣的孩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 5 ~ 6 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

  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下表列举了几种隐性遗传病,表明近亲结婚后代的发病率是非近亲婚配后代发病率的数倍。

近亲是指几代以内

  近亲是三代以内的直系、旁系亲属为近亲,父母兄弟姐妹、表堂亲等等。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指禁止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直系血亲简单地说,就是生养你的,以及你生养的。举个例子,父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以及爷爷与孙女,姥姥与外孙等等;

  禁止结婚的旁系血亲是指双方有共同的祖先,且在三代以内的。

  具体的算法:从你开始算起,你自己一代,你父亲就是二代,你祖父就是三代,你曾祖父就是四代(你与母亲那边的血缘关系,跟父亲这边的是一样的。)

  如果男女双方的共同祖先是在三代以内的,那就禁止结婚。如果是在三代以外的,法律是允许的。比如曾祖父或外曾祖父是共同的,那法律上是允许结婚的。

  如果男女双方的共同祖先不是同代的,比如男方这边的共同祖先,对他而言是第三代;而女方是第四代,那按多的算,就是四代。可以结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是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的相关知识,直系亲属的法律范围相比起近亲属的范围会更小,近亲属一般是指三代以内的血亲关系,而直系亲属则是二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咨询专业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法律规定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今年1—9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305亿元,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进一步扩大共济范围到近亲属。什么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如何参加家庭共济?哪些亲属可共济?这超300亿的家庭共济资金对参保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为“医保家庭共济”?可支付哪些费用?

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设有医保个人账户,缴纳的保费会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只能由职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医购药时个人负担的费用等。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开启了我们所说的家庭共济。家庭共济账户可用于支付哪些费用?

山东德州市民路延波老人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每个月他都要到社区医院购买药物。本次药费一共是141.8元,按照城乡居民医保65%的报销比例,他需要个人负担49.58元。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他女儿作为职工医保参保人,前不久办理了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给父亲路延波老人使用,产生的费用直接在这个账户余额中扣除。

山东德州市民路延波:我们老年人,平时不论是做检查和买药都比较多,我们用孩子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付老人的药费,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看病的经济压力。

除了支付家庭成员的医药费用,家庭共济账户还可以用于缴纳城乡居民参保费用。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的305亿家庭共济金额中,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273.18亿元,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12.21亿元,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17.03亿元。

“家庭共济”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降低家庭整体负担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仲芳:事实上来讲,很多青壮年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累积资金是比较大的,而在家庭成员里面,老人小孩,尤其是老年人的住院次数比较多,各种病也相对比较多。那么他的报销之余,个人负担还是相对比较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家庭成员里面的个人账户的累计盈余资金用于其他成员,这样使得个人账户资金不至于在这里闲置沉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提高了我们的医疗保障水平。

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具体包括哪些人?

家庭共济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那么如何定义家庭成员范围呢?最初可以进行共济的家庭成员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但是今年7月底,国办再次印发文件,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亲属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其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

截至10月20日,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了解了家庭共济的好处和使用范围,再来看看实际操作,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据了解,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里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

以江西为例,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页面中选择,点击“添加我的亲属”按钮,进入绑定家庭成员信息填写页面。填写家庭成员信息:在添加亲属页面,按要求填写需要绑定的亲属姓名、亲属证件号码、亲属关系等信息,完成亲属绑定。绑定的家庭成员必须为省内正常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参保人。

被多人绑定会自动选择余额最多的账户结算

被绑定的亲属到全国范围内定点医院看病就医使用本人医保码或医保卡结算时,系统自动完成共济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亲属被多个职工参保亲属绑定,系统在结算时就会自动选择个人账户余额最多的共济人结算,如该共济人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本次结算,系统不会从多个共济人账户中“凑钱”结算,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其他方式继续结算。

家庭成员能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吗?

如果家庭成员在不同的省份,能否进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呢?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预计到今年年底,各地将全面实现个人账户的省内共济。只要共济人、被共济人在同一省份内参保,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城市,都可以实现个人账户资金共济。

但同时,个人账户还没有实现家庭成员间的跨省共济,如果家庭内参保人在不同省份参保,目前还无法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消息表明,明年起将探索推动跨省共济。

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

在办理医保家庭共济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发现还有一个概念,叫“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呢?国家医保局提示,两者的功能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是两项不同的操作。

亲情账户,是帮助家人展示医保码,花的是家人的医保额度,与绑定人的个人账户无关。如李明带孩子看病,忘记了带孩子的医保卡,就可以通过手机,将孩子加入自己的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内会自动生成孩子自己的医保码,帮孩子扫码就医。

共济账户,是把绑定人的医保个人账户额度共济给家人,花绑定人的钱帮家人“买单”。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后,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都可以使用这一共济账户的余额,支付看病买药时产生的费用。

部分参保人就医时,只帮家人绑定了“亲情账户”,没有操作“家庭共济”,会导致未能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张萍 郑怡哲 鄢俊琪)

来源: 央视新闻

丧葬假亲属包括哪些人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今年1—9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305亿元,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进一步扩大共济范围到近亲属。什么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如何参加家庭共济?哪些亲属可共济?这超300亿的家庭共济资金对参保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为“医保家庭共济”?可支付哪些费用?

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设有医保个人账户,缴纳的保费会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只能由职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医购药时个人负担的费用等。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开启了我们所说的家庭共济。家庭共济账户可用于支付哪些费用?

山东德州市民路延波老人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每个月他都要到社区医院购买药物。本次药费一共是141.8元,按照城乡居民医保65%的报销比例,他需要个人负担49.58元。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他女儿作为职工医保参保人,前不久办理了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给父亲路延波老人使用,产生的费用直接在这个账户余额中扣除。

山东德州市民路延波:我们老年人,平时不论是做检查和买药都比较多,我们用孩子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付老人的药费,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看病的经济压力。

除了支付家庭成员的医药费用,家庭共济账户还可以用于缴纳城乡居民参保费用。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的305亿家庭共济金额中,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273.18亿元,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12.21亿元,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17.03亿元。

“家庭共济”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降低家庭整体负担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仲芳:事实上来讲,很多青壮年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累积资金是比较大的,而在家庭成员里面,老人小孩,尤其是老年人的住院次数比较多,各种病也相对比较多。那么他的报销之余,个人负担还是相对比较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家庭成员里面的个人账户的累计盈余资金用于其他成员,这样使得个人账户资金不至于在这里闲置沉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提高了我们的医疗保障水平。

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具体包括哪些人?

家庭共济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那么如何定义家庭成员范围呢?最初可以进行共济的家庭成员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但是今年7月底,国办再次印发文件,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亲属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其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

截至10月20日,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了解了家庭共济的好处和使用范围,再来看看实际操作,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据了解,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里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

以江西为例,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页面中选择,点击“添加我的亲属”按钮,进入绑定家庭成员信息填写页面。填写家庭成员信息:在添加亲属页面,按要求填写需要绑定的亲属姓名、亲属证件号码、亲属关系等信息,完成亲属绑定。绑定的家庭成员必须为省内正常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参保人。

被多人绑定会自动选择余额最多的账户结算

被绑定的亲属到全国范围内定点医院看病就医使用本人医保码或医保卡结算时,系统自动完成共济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亲属被多个职工参保亲属绑定,系统在结算时就会自动选择个人账户余额最多的共济人结算,如该共济人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本次结算,系统不会从多个共济人账户中“凑钱”结算,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其他方式继续结算。

家庭成员能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吗?

如果家庭成员在不同的省份,能否进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呢?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预计到今年年底,各地将全面实现个人账户的省内共济。只要共济人、被共济人在同一省份内参保,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城市,都可以实现个人账户资金共济。

但同时,个人账户还没有实现家庭成员间的跨省共济,如果家庭内参保人在不同省份参保,目前还无法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消息表明,明年起将探索推动跨省共济。

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

在办理医保家庭共济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发现还有一个概念,叫“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呢?国家医保局提示,两者的功能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是两项不同的操作。

亲情账户,是帮助家人展示医保码,花的是家人的医保额度,与绑定人的个人账户无关。如李明带孩子看病,忘记了带孩子的医保卡,就可以通过手机,将孩子加入自己的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内会自动生成孩子自己的医保码,帮孩子扫码就医。

共济账户,是把绑定人的医保个人账户额度共济给家人,花绑定人的钱帮家人“买单”。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后,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都可以使用这一共济账户的余额,支付看病买药时产生的费用。

部分参保人就医时,只帮家人绑定了“亲情账户”,没有操作“家庭共济”,会导致未能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张萍 郑怡哲 鄢俊琪)

来源: 央视新闻

三代内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今年1—9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305亿元,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进一步扩大共济范围到近亲属。什么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如何参加家庭共济?哪些亲属可共济?这超300亿的家庭共济资金对参保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为“医保家庭共济”?可支付哪些费用?

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设有医保个人账户,缴纳的保费会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只能由职工本人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就医购药时个人负担的费用等。2021年,国办印发文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从职工本人,扩大到其参加基本医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开启了我们所说的家庭共济。家庭共济账户可用于支付哪些费用?

山东德州市民路延波老人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每个月他都要到社区医院购买药物。本次药费一共是141.8元,按照城乡居民医保65%的报销比例,他需要个人负担49.58元。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他女儿作为职工医保参保人,前不久办理了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给父亲路延波老人使用,产生的费用直接在这个账户余额中扣除。

山东德州市民 路延波:我们老年人,平时不论是做检查和买药都比较多,我们用孩子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付老人的药费,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看病的经济压力。

除了支付家庭成员的医药费用,家庭共济账户还可以用于缴纳城乡居民参保费用。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的305亿家庭共济金额中,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273.18亿元,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个人负担的费用12.21亿元,用于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缴费17.03亿元。

“家庭共济”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降低家庭整体负担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张仲芳:事实上来讲,很多青壮年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累积资金是比较大的,而在家庭成员里面,老人小孩,尤其是老年人的住院次数比较多,各种病也相对比较多。那么他的报销之余,个人负担还是相对比较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家庭成员里面的个人账户的累计盈余资金用于其他成员,这样使得个人账户资金不至于在这里闲置沉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提高了我们的医疗保障水平。

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具体包括哪些人?

家庭共济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那么如何定义家庭成员范围呢?最初可以进行共济的家庭成员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但是今年7月底,国办再次印发文件,推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亲属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其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

截至10月20日,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18个省份及四川半数统筹区已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了解了家庭共济的好处和使用范围,再来看看实际操作,如何正确绑定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据了解,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里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

以江西为例,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页面中选择,点击“添加我的亲属”按钮,进入绑定家庭成员信息填写页面。填写家庭成员信息:在添加亲属页面,按要求填写需要绑定的亲属姓名、亲属证件号码、亲属关系等信息,完成亲属绑定。绑定的家庭成员必须为省内正常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参保人。

被多人绑定会自动选择余额最多的账户结算

被绑定的亲属到全国范围内定点医院看病就医使用本人医保码或医保卡结算时,系统自动完成共济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亲属被多个职工参保亲属绑定,系统在结算时就会自动选择个人账户余额最多的共济人结算,如该共济人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本次结算,系统不会从多个共济人账户中“凑钱”结算,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其他方式继续结算。

家庭成员能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吗?

如果家庭成员在不同的省份,能否进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呢?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跨统筹区共济。预计到今年年底,各地将全面实现个人账户的省内共济。只要共济人、被共济人在同一省份内参保,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城市,都可以实现个人账户资金共济。

但同时,个人账户还没有实现家庭成员间的跨省共济,如果家庭内参保人在不同省份参保,目前还无法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消息表明,明年起将探索推动跨省共济。

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

在办理医保家庭共济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发现还有一个概念,叫“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有何区别呢? 国家医保局提示,两者的功能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是两项不同的操作。

亲情账户,是帮助家人展示医保码,花的是家人的医保额度,与绑定人的个人账户无关。如李明带孩子看病,忘记了带孩子的医保卡,就可以通过手机,将孩子加入自己的亲情账户,亲情账户内会自动生成孩子自己的医保码,帮孩子扫码就医。

共济账户,是把绑定人的医保个人账户额度共济给家人,花绑定人的钱帮家人“买单”。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后,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都可以使用这一共济账户的余额,支付看病买药时产生的费用。

部分参保人就医时,只帮家人绑定了“亲情账户”,没有操作“家庭共济”,会导致未能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来源: 央视新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旁系亲属包括哪些人,政审直系亲属包括哪些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