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针对征地拆迁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村子、或者几个村子共同实施的,不是一户一户的拆,而是大面积、大区域、大范围的实施拆迁行为。对于公告公布的补偿标准过低,补偿不合理的情形也不是一家一户认为不合理,是整个受到被拆迁区域的被拆迁人都认为补偿不合理,带有不满情绪和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见的情形就是对于补偿标准不满意的群体会抱团取暖,大家会利用现在市场上最火的聊天沟通软件即微信进行沟通,从而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大家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出意见,出主意都是有的,也能够使得大家能及时的获取更多信息。
利用微信群来进行沟通确实会方便很多,而且还不会有什么费用产出,但是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微信群属于网络平台,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并非是绝对自由的,微信群如果没有组织和管理,将会后患无穷。如果在群内发布不实消息、散布谣言,引发群体性事件,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使用微信群来进行沟通,只是在使用这些软件的同时,要注意规范、合法的使用。要求群主一定要做好人员管理的任务:在征收拆迁维权的过程中,尤其是涉及户数较多的微信群聊里,组织能力较强、有号召力的“带头人”一定要做好群主、群管理的工作。微信群不能只建不管,群主和管理首先需要核实相关利害关系人的身份信息才能拉人入群,同时做好群聊秩序的角色维护,制定相应的群规,要求入群的拆迁户遵守群规、听从指挥,不能无组织无纪律。
在征地拆迁微信群的聊天与发言一定要注意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对重要的内容保持高度重视,尤其是专业律师发布相关信息时,一定要保持群内秩序,不要因无用信息和闲聊内容被淹没、sp;第二是与征拆维权内容无关的信息,不要在群内引发讨论,占用公共资源。尤其是在人数较多的群聊中,更要注意保持群内信息的相关性,看到发布无关内容要及时制止,切勿闲聊sp。
群众拧成一股绳,力量就变得强大,拆迁方应对抱团取暖的拆迁户可能有些吃力,给政府的拆迁进程带来不小的压力。于是,很多地方政府也开始“见招拆招”,通过对拆迁户群体中的某一户、某几户重点关注、逐个击破的方式,来击碎拆迁群众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凝聚力。这时,作为维权微信群的成员就要保持高度警惕,严防不相干人员混入其中,充当政府的“说客”,“渗透”妥协信号,动摇军心。更有甚者在群内发出质疑声音,产生意见冲突,大大削弱了维权的坚定意志。
征拆维权中土地和房屋是关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财产,不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放弃维权,软弱妥协。微信群作为被拆迁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对传达各方信息、交流意见、推动案件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征地拆迁中,被拆迁人最快、最高效的维权方式还是委托专业的律师介入,在律师的指导下,完成维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