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违法吗?,事业单位人员放高利贷违法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韩琴雯来为大家解答放高利贷违法吗?,事业单位人员放高利贷违法吗这个热门资讯。放高利贷违法吗?,事业单位人员放高利贷违法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放高利贷违法吗会判刑吗
利息在绝大部分借贷关系中都会出现,银行、借贷机构不用说,肯定会有利息,哪怕是朋友之间、亲戚之间,借钱一般也是会规定利息的,只是利率会不一样。
而我们说的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以超过规定的利率借贷给他人。“高利贷”自出现就给大家留下的是违法犯罪的不良印象,不少人因为还不起高利贷而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不少家庭因此破裂。虽然传闻中高利贷带来的尽是负面的消息,但虽然高利贷是不好的,它本身却仍然不违法!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以上关于高利贷的条例可见,相关规定只说了法院保障的利率范围以及法院不支持诉求的利率范围,却没有说超过上限就是违法,只是不受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自然人之间借贷,你可以规定高利率,如果对方认可,那没问题,借贷也不违法;但如果对方翻脸不认账,不想还这个利息,债权人拿着借条想主张权益,法院也是不予支持的。
虽然说单纯的高利贷行为本身不涉及违法犯罪,但实际上高利贷往往还伴随着其他行为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所以,有以下5种情况时,高利贷就涉及违法了:
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也就是找他人借了钱,再将这笔钱以高利贷的形式转借出去,达到一定金额就属于违法。
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跟第一条相似,第一条中是向他人借钱用于转贷,而这一条中则是向金融机构进行借贷。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4、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比如说,向他人高利借贷,然后债务人不愿意支付利息而法院因为是高利贷也不予支持的,这笔利息按理说就不作数了;但债权人借钱多是为了利息,很多人不愿意就此了事,因此会以恐吓、威胁、绑架、殴打等方式来逼迫债务人支付利息,这时就不是简单的高利贷行为,而是刑事犯罪了。
5、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因高利贷产生的种种恶劣后果,导致很多人憎恨高利贷,一说到高利贷就认为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但不管大家怎么想,的确高利贷这行为本身是不好的,任何一个放高利贷的人都是抱着“非法盈利”的心态的。
但其本身从法律上来讲,最多是法律不认可不保护,刑事犯罪不是因为高利贷,而是因为与高利贷有关的其他违法行为。说到底,高利贷还是不好的,不管有没有违法行为,大家最好都不要涉及高利贷!
私人放高利贷违法吗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以超过规定的利率向他人借贷,以谋取高利息。一说到高利贷绝大多数人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即使没有接触过高利贷,也听说过不少,多少人因为高利贷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又有多少家庭因为高利贷家破人亡。
不少人因为高利贷的不好、以及一些影视作品的宣传,就认定高利贷是违法的,但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由此可见,高利贷是以利率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而根据条例规定,高利贷本身只是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可以不还利息;但并没有说高利贷本身是违法的。高利贷违法只是因为因高利贷伴随的一些其他行为触犯了法律,比如,以下5钟情况。
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4、因非法催收高利贷而对债务人作出非法拘禁、威胁恐吓、绑架、伤害、诈骗等行为,属于刑事犯罪。
5、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所以说,高利贷本身是不违法的,只是也不受法律的支持保护,违法的是以高利贷为支撑的其他行为。但这并不说明高利贷是好的,绝大多数涉及高利贷的案件都伴随着其他违法活动,不少人因为还不上高利贷被逼得结束生命,因此,高利贷还是碰不得,大家心里有要根行为红线!
民间放高利贷违法吗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起自己因为生意上的问题,在别人怂恿下碰了高利贷,结果惹了一大堆的麻烦事。提到高利贷,相信不少人对此都是深恶痛绝的,现实中,多少人家破人亡都是高利贷惹的祸!而那些放高利贷的人则有恃无恐,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以身试法,以为只要借款人不告发,就属于“私事”,法律管不着。实际上,一些高利贷行为已经严重违法,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胁迫或欺诈放贷
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借贷问题产生纠纷闹到法院的,债务人只需偿还本金和合理的利息即可。
现实中,一些放高利贷者利用债务人急需钱的心理以高出银行利率数倍的利息进行放贷,等到债务人无力偿还的时候,再以威胁或欺骗等方式迫使债务人签下其他的欠条,以“利滚利”的形式让债务人短时间内背负远超本金的高额利息。或更有甚者,直接非法侵占债务人财物的, 这些行为都已经违法。
这样以非法占有他人财务为目的,以胁迫欺诈的手段进行的高利贷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将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其非法侵占的财物应该返还,非法建立的借条也不具有法律效应。
二、投资放贷
现实中一些人为了掩盖高利贷的行为,假借投资的名义向个人或企业放高利贷,并且违法所得额较大的,将构成非法经营罪。
按照法律规定,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0万元以下罚金,尚未收回的涉案本金也予以追缴。
三、转贷牟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一些放高利贷的人向银行、个人或金融机构以正常利息借得资金再以高利贷的形式转贷他人,从而赚取中间差价的行为属于违法,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构成高利转贷罪。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
按照《刑法》第175条相关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资金以高利率转借给他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罚金数额视情况而定,为1~5倍违法所得金额。
领导干部放高利贷违法吗
来源:找法网
高利贷是指利息远远超过银行利息的贷款,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一时资金困难,接了高利贷,最终利滚利已经超过了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最终在高利贷的暴力催收下,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在那么,放高利贷犯法吗什么罪?
一、放高利贷犯法吗什么罪
目前我国刑法中并未将单纯放高利贷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如果放高利贷的人在收债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触犯刑法上规定的罪名是可能构成犯罪的。比较常见的是收债过程中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和强迫交易罪等。
此外,还有一种放高利贷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叫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然后再将这个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从中赚取利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高利转贷罪侵害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而不是借贷人的财产权或者人身权。所以该罪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从银行套贷赚取利差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普通公众还是应该要远离高利贷才行。
二、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款人应当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民间借贷民事纠纷,借款人可以主动向法院起诉,要求在法律允许的利率范围内偿还出借人的本息;若是出借人因此对借款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危险或者人身言语攻击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时,借款人可以到公安机关依法举报并寻求保护。
借款人借高利贷并不需要全部偿还,只偿还本金及法律允许的利息即可。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高利贷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放高利贷的行为,一般不属于犯罪行为,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可以不予返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放高利贷违法吗?,事业单位人员放高利贷违法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