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号怎么查,地号集是哪天
大家好,由投稿人尤玲来为大家解答地号怎么查,地号集是哪天这个热门资讯。地号怎么查,地号集是哪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号是什么意思
标的物名称:惠州市惠州港荃湾港区地号为103215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号:惠湾国用(2010)第13210301122号;土地面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为10,010平方米。
开拍时间:2020年11月23日10时至2020年11月24日10时
起拍价: 7007000元上拍平台:淘宝网上拍链接:https://sf-item.taobao.com/sf_item/629570117466.htm?spm=a213w.7398504.paiList.38.324a56e3TOmj0m&track_id=0d03a895-0843-45e2-badb-cbdf431ab515
地号和土地证号是一个吗?
“房本”的前世今生
一本“房本”折射着老百姓住房的变迁。今天就聊聊,“房本”的那些事。
古代的“房本”长啥样?
古人出远门会带着贵重物品,好比秤离不了砣,其中少不了一张叫房契的文书。《三侠剑》第六回中,贺照雄远行前,艾道爷就曾问道,“照雄,你房契地契,汝母可曾带去?”
房契,购房时买卖双方签订的文书。它集买卖合同与房屋归属权凭证为一身。在古代,民有私约如律令,房契就相当于现在的不动产权证,甚至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民间还在沿用这种形式。
清宣统年间房契官纸
房契上都写了些啥?这是一份元代的房契文本:
泉州路录事司南隅排铺住人麻合抹,有祖上梯己花园一段、山一段……坐落晋江三十七都东塘头庙西……因为阙钞经纪用度,将前项花园并屋基连土出卖……今得蔡八郎引到在城东隅住人阿老丁前来就买,经官牙议定,时价中统宝钞六十锭……所有合该产钱,麻合抹户苗米二斗八分……
至元二年十月,情愿卖花园屋基人麻合抹,同卖花园母亲时邻,引进人蔡八郎,知见卖花园屋基姑父何暗都剌。
从中可以看出,一张房契包含了卖家、房屋位置和大小、出售原因、出售价格、见证人等内容,通常情况下,民间签订的房契没有买家姓名,或者只有姓氏、化名。有学者解释,这是因为当房屋产权有争议时, 可以追究卖方责任,而买家无须如此。
古代房契丢失了怎么办?
武侠小说《碧血剑》中,闵二爷把大功坊房契赠送给袁承志,无须去官府过户登记,袁承志就成了房屋的新主人。兴许你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官府不登记、无备份且房契无买家名字,那如果房契丢了,就意味着丢了房吗?理论上还真有这种可能,甚至还有恶霸借机伪造房契,强取豪夺。
对此,宋朝曾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也就是说,抵押或出售不动产需要在官府去登记,并签订四份合同。
受限于时代,房契还导致产权不清晰、交易混乱。翻开南宋时期编撰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涉及房屋纠纷的案件不在少数。
房产证啥时候出现的?
辛亥革命后,现代意义上的不动产登记开始出现。
1912年,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先后成立了“不动产登记所”之类的机构,呼吁百姓“改换新契”。随后,登记处、登记科之类的新型机构在各地出现。老百姓主动申报,在缴纳登记费后,就能领到一张《私有不动产登记证书》。
浙江不动产登记证书
1922年,北洋政府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进一步推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进行登记。
新中国的“房本”长啥样?
1950年,新中国颁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明确,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新分的土地或原有土地和房屋,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房产所有证》被业界称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房产证”,上面详细标明了产权所有人、土地和房产的地号、坐落、面积等。而收取的土地证费更多是象征性的,《关于土地房产所有证收费的决定》就规定 “甲类:水田及场院、宅基,每市亩收五市斤。乙类:旱地,每市亩收二市斤半。”
一张张《土地房产所有证》背后,是土地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亿万农民翻身站起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夙愿。
武汉市国有房屋住房凭证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栋栋“筒子楼”成为城市的标配。彼时,住房成为一种福利,由企事业单位参考工龄、级别等因素来分配,房主能领到一张《国有房屋住房凭证》。
商品房时代到来
改革开放初,随着人口增长,原有的住房制度已经无法解决住房的问题,住房改革被提上了日程。
多个城市开始探索住房改革:1979年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获批;1980年成立第一家房地产公司;1987年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商品房的时代正在来临。
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房地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商品化、社会化、货币化的住房走上新舞台。
与住房改革搭肩前行的是房产证的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统一式样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正式发布。
《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房地合并发证,改为“房地产证”。随后,历经多次改版,但名称沿用20余年。
不动产权证书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对城里人来说,不动产统一登记最直接的是房地统一,这个“红本本”成为其主要的象征,也寄托着梦想和奋斗。也愿你不负韶华,奋斗燃烧之后,得一处“此心安处是吾乡”。(记者周圆)
地号是产权证号吗
春日的北大荒,广袤大地从沉睡中渐渐苏醒,处处涌动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北大荒集团旗下的各农场正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富川管理区的智能配肥站内,农技人员正盯着操控屏调整参数。屏幕上,氮磷钾配比数字随着土壤化验数据跳动,一旁的混肥仓里,各色的肥料颗粒正发出沙沙声。
“过去人工配肥全靠经验,现在采用智能配肥机自动掺混,误差不超过0.1%。”管理区副主任王世永拿起一张测土配方卡,上面清晰标注着肥料养分比例和适用地号。记者注意到,每张卡片背后都贴着对应地号的三年轮作记录,5号地去年种玉米缺硼,今年基肥特意加了微量元素。
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富川管理区的智能配肥站作业现场。(受访者供图)
这个占地200平方米的配肥站,如今“掌管”着管理区3.2万亩耕地的“饮食起居”。工作人员通过土壤化验室2000多个检测数据,为每个地号建立“营养档案”。“就像给土地开药方,我们根据这些‘营养档案’给每块土地制定配肥方案。”王世永指着墙上的春耕进度表,37个地号的配肥方案已细化到播种日期。
今年,军川农场将全面实现测土配方施肥,预计比常规施肥减少化肥用量10%。
在北大荒集团庆丰农场有限公司,第七管理区种植户刘家汉的农田里,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正牵引着满载腐熟牛粪的设备,有序开展抛撒作业。“粪肥抛撒就像给黑土地进行滋养,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被好好照顾。”刘家汉笑着说。
这些充分发酵的粪肥,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的“利器”。“过去用化肥,时间长了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下降。现在用有机粪肥,土壤越来越松软。”刘家汉感慨道,近几年使用粪肥后,化肥投入减少了,农作物抗病能力增强,产量和品质都显著提升。
庆丰农场有限公司隆盛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健介绍:“实施粪肥还田,既解决粪污处理难题,又能提升土壤肥力,一举两得。”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三分公司第七管理区集中育秧基地,一排排育秧大棚整齐排列。种植户姜涛熟练地将有机肥均匀铺撒在覆盖着积雪的苗床上,他笑着对记者说:“撒了有机肥,雪化得快多了。”
农技人员为确保有机肥撒施科学规范,在大棚间忙碌奔走,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指导。八五三分公司第七管理区副主任郑楠介绍,今年雪量远超往年,如果像往年一样静待积雪自然消融,恐怕会误了农时,撒施有机肥能加速积雪融化,还能在避免传统融雪剂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记者黄腾)
地号1-2-4-1是什么意思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清 袁枚,追溯黎里古镇历史,低调且静谧,真的的是一块宝藏。
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吴江区一处安静的所在,黎花带雨江南地,时间仿佛在这个隐世小镇上静止了一般。
古镇历史悠久,距今可追溯2500多年。为“江南四里”之一,与苏州同里、吴兴织里、常熟故里并称“江南四里”。
黎里古镇不同于其他上海周边古镇,平日游人并不多,没有过重的商业气息,人文气息浓郁,保留了古镇的原生态。
街上的店铺还保留着80-90年代的模样,在这里没有喧哗,有的是无尽的静谧与安宁,可以感受到古镇的慢生活。
如果说其他古镇的特色是“古桥”,那么,黎里古镇的最大特色就是“弄堂”。
古镇弄堂之多堪称江南之最,百余条弄堂,最长的超过百米,最窄仅为0.7米。据说有大小115条之多,很多小弄堂仅一人多宽,幽暗、深邃,深入之后别有洞天。古镇弄堂大多都不是露天的,上盖有顶,不受风雨侵蚀。
走在古镇弄堂之中,异常昏暗,大大小小多达一百一十五条的弄堂蜿蜒曲折,但这种忽长忽窄忽高,又一眼望不到头,行走其内有探幽之感。
百千年间见证着无数人穿堂而过,青砖黛瓦上,留下了斑驳的岁月痕迹,在附近众多古镇之中属实罕见。
整座古镇呈丁字形,保留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古镇的街巷依水而建,房屋古朴典雅,石板路蜿蜒曲折,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古镇主要景点有端本园,中国锡器博物馆,江南民俗博物馆,柳亚子纪念馆,周公傅祠,簖湖道院,徐悲鸿艺术馆,南社遗址,天主教堂...等等。
其中“端本园”,这座隐藏在古镇里的小园林,要穿过一条小胡同,稍不注意很容易错过,此宅始建于乾隆初,为通判陈鹤鸣私人宅园,同治年间重新修建。
因电视剧《繁花》的火爆,也使得古镇更为出名。其作者金宇澄先生祖母的旧宅就在于此,钉有门牌“中金家弄”的老宅焕然一新,其宅更名为“繁花书房”。“繁花书房”将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在这个空间里融为一体,书房里不但有金宇澄老师的很多手稿、照片、物品与他的绘画,还有很多老物件是金老师祖母当年从这个黎里老宅带去上海的许多老物件。电视剧《繁花》拍成后,众人写给金先生的信。
整个书房分两层,拾梯而上,有个阳台,可以远眺宝总站立的那个屋檐,青砖石瓦,小桥流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气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
当地的“多肉馄饨”店,果然不错,爱吃的皮子,肉馅精心调过,有着浓郁的小镇特色。
春日的黎里古镇,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淡雅而宁静。踏春而行,古镇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小巷深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添几分静谧。
古镇沿河而建,主要建筑在河道两侧,沿河边走着还能看到原住民用河边洗衣服,白墙青瓦、小桥流水、一片江南景象。
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中,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倒映着古老的建筑和悠闲的居民,两岸的居民伴水而居的生活景象映入眼帘。
一种朴实无华的烟火气生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中。
如果偏爱“小众”安静的古镇,黎里古镇值得一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地号怎么查,地号集是哪天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