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打劳动官司的误区,员工打官司有什么不利影响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穆欣

员工打劳动官司的误区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天天处理劳动纠纷,对很多亲历的案件总有些心得体会,有时不吐不快。首先一点,站在员工的角度,我并不完全反对打劳动官司,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严重侵犯(比如拖欠工资),维权不仅必须,而且必要(止损)。但是很多劳动者在跟单位发生争议的时候,对很多自身问题容易误判,对利益权衡存在一定的盲区。

我经历过很多纠纷,仅仅从拿钱的角度,能够拿到高额赔偿的往往不是通过打官司获得的,大部分是协商的,比如曾经经手一个高管的案件,双方沟通良好,最后公司愿意给150万,远远高于法定赔偿,记得当初计算法定赔偿只有5万多(社平三倍封顶),相差30倍。往往打官司撕破脸了双方都不会轻易让步。倒是协商,对方觉得亏欠你时反而容易在钱上做让步。实际上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大力宣传,无论外企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规范了。像我接触的企业,大都内部有专业HR和法务,外部有律师顾问。对风险的预估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劳动者,往往在找你谈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些案件,劳动者往往高估胜诉可能性,认为仲裁法院应该帮劳动者说话。其实一个纠纷,涉及证据、举证、司法自由裁量权、时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障碍都可能导致案件不能支持或者不能全部支持,最为重要的事,打官司不是你一个人再打,你在公司工作这么多年,留下了多少证据在企业,你有些时候完全不知觉,打官司对方拿出来你一下子傻了眼。这种情况很多。

我是深圳劳动方面的律师,有任何劳动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问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员工打劳动官司的误区有哪些

员工打劳动官司的误区分析

劳动者打官司对以后有没有影响

打劳动官司对员工有何不利

员工打官司有什么不利影响

打劳动官司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员工与单位为劳动纠纷打官司

劳动者和公司打官司

员工打劳动官司的误区分析

员工和公司的劳动纠纷打什么电话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