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睿皓

《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

现实生活中,共有不动产仅仅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情形较为常见,以夫妻共有财产最为典型。该情形下,证载权利人单独处分(转让、抵押等)不动产时,实践中问题较多,争议仍存。现就共有财产的范围、共有财产的处分规则等问题,从法律上厘清相关问题。

一、共有财产的范围

法律意义上“共有”的一般分类。从共有权利产生的原因来看,共有权利可以分为法定共有、约定共有、天然共有。

法定共有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多个法律主体共享财产权,如夫妻婚后所得有关财产,同一户主名下家庭成员共有宅基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

约定共有是指多个法律主体通过协议或约定方式确立对某项财产的共有权,如多人约定共同出资购买房产并共享房屋所有权。

天然共有一般是因标的物财产具有构造上和利用上的独立性、不可分性,依法不能由个人单独且排他使用,或由个人单独排他使用违背生产、生活通常需要的情形,如同一楼住户对小区楼道、电梯间、物业管井的共有权。

二、现有法律规定

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夫妻共同财产来讲,包括法定共同财产和约定共同财产。《民法典》第1065条对夫妻约定共同财产作出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062条、第1063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由此可见,夫妻间财产归属实行约定优先制,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才实行法定财产制。

夫妻法定财产制分为法定共有和法定单独所有。《民法典》第1062条对法定共有作出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1063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民法典》第1063条对法定单独所有作出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上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以婚后所得自动共同为原则,单独所有为例外,同时坚持约定优先原则。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包括

《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的规定

民法典中夫妻共有财产

《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是多少

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有的财产

民法典中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有财产

《民法典》下,夫妻共有财产范围的规定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规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