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窑,岳州晚景翻译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若来为大家解答岳州窑,岳州晚景翻译这个热门资讯。岳州窑,岳州晚景翻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岳州是现在的哪里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底,被清廷强令撤藩得吴三桂愤怒至极,宣布起兵反清。清军久疏战阵,畏敌如虎,吴军先后占领了云、贵、川三省。其后吴三桂又攻入湖南,短短三个月内连克衡阳、常德、长沙、岳州等地,推进至长江边上的松滋,与屯驻荆州的八旗大营隔江而望。正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犯了一个极大的军事失误,他居然幻想着与清廷和谈,划江而治,被康熙帝拒绝之后才反应过来。至此,战线停顿在了长江边上,荆、岳战场成为清、吴两军的主战场,而争夺湖南在长江边上的重镇岳州则自然是两军的争夺重点,围绕对该地的争夺成为了清廷平三藩过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下面就来说说这场岳州攻围战。
荆、岳形势图
岳州失守,清军失机,主帅无能,陷入对峙。在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力图将战场控制在云南贵州、湖广境内,急忙命军队前往湖广布防,首先紧紧卡住荆州,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急忙令硕岱帅前锋 300多人前往荆州率先布防。接着在二十四日又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诸将守卫荆州,此次派出军队规模十分庞大。据《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十二年,清廷有满洲佐领416个、半分佐领7个;蒙古佐领156个,半分佐领1个;汉佐领209个,半分佐领3个。根据每佐领出兵人数可知,这波前往荆州的清军高达1.3万人左右。
《平定三逆方略》
而长江南面的岳州,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其是水陆要冲之地,其在洞庭湖畔,牢牢扼守住了洞庭湖前往长江的通道,无论从湖南通往外省,还是从外省进入湖南,岳州都是关键要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康熙帝迅速派出了都统觉罗朱满、一等侍卫毕桑阿等率部前行,占据岳州。岂料康熙未及固守,岳州就已经被吴军攻占。
吴三桂对岳州重要性也有着深刻的认识,眼瞅着成为对峙局面,于是就地防守,作为其长驻湖南的重要支撑点。他在岳州部署了高达7万人的兵力,令其侄吴应麒防守,“贼将吴应麒等率兵七万余”,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构筑防御工事,应对清军的进攻,“于城外浚壕三重,设陷坑、鹿角以拒步骑,于洞庭峡口攒立梢桩以拒舟舰”。
《圣武记》
康熙帝当然知道岳州的重要性,严令催促身在前线的勒尔锦等人迅速夺回岳州,虽然嘴上说“朕不欲速,惟图万全”,但实际表现却是万分着急。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贝勒察尼、将军尼雅翰等分率满、汉官兵水陆并进,进攻岳州,吴将吴应麒也率领诸将分路迎战,“列鹿角牌铳”等与清军对战,清军奋击,此战获得胜利,清军战报称“斩首万级”,击沉吴军战船10多艘。
《平定三逆方略》七里山之战
尽管这次战役清军获得了胜利,但并未改变双方态势,清军最终无法接近岳州退兵。从此以后单纯又搁那对峙,再也没有捷报传来。直到九月,康熙帝心急如焚,下诏申斥勒尔锦等,指责其到荆州半年,天天就光顾着找借口,不是“言马未肥”,就是“天热多雨难行”,迟迟不动。并特别强调别的战场的胜利都不值得高兴,只有拿下岳州主战场“方可喜耳”。
《平定三逆方略》
但勒尔锦是依旧岿然不动,整得康熙帝心急如焚,甚至有了去荆州亲自指挥的想法,“朕欲亲至荆州,相机调遣,速灭贼渠吴三桂”,但在诸臣的反对下不得不作罢。康熙十四年(1675)六月,眼见勒尔锦对荆州无可奈何,康熙帝又派多罗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同固山贝子彰泰、镇国公兰布率“旗下兵之半及蒙古兵四千”,又命固山贝子准达率“旗下兵之半及蒙古兵六千”,加强荆州方面力量以进取岳州,可见康熙帝对攻下岳阳的心情十分急迫。
但尚善的到来完全没有改变战场局势,一方面他上奏吴三桂兵“据守颇坚,难以进取”,另一方面他又向康熙帝不断请求援助。康熙帝为了尽快攻取岳州对尚善、勒尔锦的要求简直是有求必应,从捉襟见肘的兵力中不断挤出力量派往荆岳方向,盼望早奏捷音,但这两位爷的行为实在太让人无语,成天高卧于营帐之中,只知道敛取地方督抚的财物,“希图回家为富贵之计”。既不对岳州方面有所行动,对安亲王岳乐对长沙方向的攻势又毫无配合,让康熙帝的心情十分炸裂,“屡次下旨申饬,竟朕置谕于不问,安坐军中,致失大计”。
与此同时,康熙帝还接到了随军的礼部员外郎的王诏的密报,王诏表示,本来在康熙十三年三月,勒尔锦率军到达荆州后,对岸的岳州等地并未被攻占,如果当时渡江就可以直接占领,再不济晚一点,也可以乘吴军立足未稳攻下岳阳谁知道勒尔锦就搁荆州一动不动了,以致前线局势大坏,导致了现在的对峙局面。
《康熙起居注》
《茶余客话》王诏密疏
康熙十五年(1676)正月,康熙帝在看了王诏的密疏后暴跳如雷,再加上勒尔锦、尚善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打脸,着实绷不住了,对勒尔锦请求增援的奏疏进行批驳,下诏严厉的申饬勒尔锦等人,“前因欲渡江击贼,请发官兵,已添发满洲、蒙古兵数千、绿旗兵一万,而究未得湖南尺寸地”。
《清圣祖实录·卷五十九》:勒尔锦统领大兵,进剿逆贼,二载有余,未获尺土。以致师老饷匮,坐失机宜,今不直陈其罪,又巧饰具奏,殊为不合,应即处分。但见在进兵,俟旋师之日,严治其罪。
《清圣祖实录》
岳州拉锯在康熙帝的申饬和近乎恳求的命令下,心诚则灵,前线清军这尊石佛终于动了。康熙十五年(1676)三月九日,大将军、贝勒尚善率水陆大军进攻岳州。吴军拥舟数百艘“横列南浔港、君山等处”,被清军击败,君山落入清军手中,岳州吴军来援,又被清军击败,“追十余里,擒斩甚多,获船五十余”。
《平定三逆方略》
十八日,顺承郡王勒尔锦与诸大臣统率满蒙八旗、汉军八旗、绿营兵数万出发,至文村渡过长江,吴军由于数量少,弃营而逃,清军水师直逼太平街泊营。二十七日,清军占领太平街,当时,吴军由于长沙危急,有生力量都在和岳乐部交锋,如果长驱直入肯定战果不小,关键时刻,勒尔锦听说吴三桂的援军将至,脚底抹油又从太平街撤回荆州,还借口什么天气太热。
《平定三逆方略》
康熙帝对岳州方向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准备了两年的对岳州的攻势就这效果,这等于就是拉了坨大的,情绪都要崩溃了,“(勒尔锦)乃抵荆以来,州邑多陷,且踟蹰不前;以致孙延龄、耿精忠等相继叛变,徒劳我师,虚糜国饷,坐守三年,未获寸功”。想必康熙的情绪如下图。
尽管是老蒋的图,但反正老陈也演过康熙,将就着用吧
接下来的时间,康熙帝将军事重点转向长沙,重点支援安亲王岳乐方向,直到康熙十七年都是如此。而荆州的清军与岳州的吴军继续陷入激情对峙中。尽管康熙帝将主攻重点放在了长沙方向,但不意味着他对岳州不上心,在他眼里岳州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对岳州的调兵遣将、运输军需一刻都没停止过。比如为了控制洞庭湖,让清军水战得势,加紧制造战船,到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已经增造鸟船100艘,沙船438艘,“多于贼数倍”。至于马匹等军用物资更不用说,那都是有求必应,蒙古诸部的王公贵族一听清廷在前线马匹需求量很大,更是争相献马,赞助军需,虽然没有具体数目,但显然数字是很大的,所谓“外藩蒙古王等捐马甚多”。
增造荆州前线船只
为了确保岳州战线,又在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又在平定王辅臣之乱后,命前锋统领穆占率陕西八旗每佐领骁骑5人、护军2人,总兵王好问所属绿营兵2000人,并让在湖南的将军瑚什巴统领每佐领兵1人,共万余人去荆州、岳阳一带作战。康熙十六年(1677)二月,又调都统兵鄂鼐率舟师赶赴军前作战。
随着其他战线的陆续平定,清廷在荆岳一带聚集了约10万多人,兵力上略高于吴军。康熙帝自然是再次催战,尚善、勒尔锦也觉得自己又行了。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日,将军鄂鼐率舟师200艘入洞庭湖进取君山(岳州西侧,图中已显示),有掐断岳州补给的意图,吴军水师出动决战,双方大战数日,最后以清军撤退告终,又拉了坨大的,也从侧面说明了岳州的吴军防守和铁桶一样很难突破。
吴应麒自毁长城,岳州城破。吴军在岳州的防守真的硬,屡次让清军碰的头破血流,就尚善、勒尔锦那一言难尽的军事水平,突破岳州显然是遥遥无期的。但这个强力防线的内部却被内部搞崩了,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吴军岳州守将吴应麒的贪婪和猜忌。
不得不说,吴三桂的军事眼光是不错的,知道岳州非常重要,遂在岳州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话说清、吴双方在荆、岳对峙期间,两地商贾仍然互相流通做生意。当时荆州的米价一两一石,湖南只三钱一石;荆州的盐一钱一包,湖南至三钱一包。吴应麒就从这里看到了商机,“以三钱之米易一两五钱之盐”,这岂不是可以大赚一笔么,所以“倾仓倒换”,把吴三桂为了防守岳州囤的粮食全部倒卖,所得利润全部进入私人腰包,还时不时扣克军饷,搞得吴军军心浮动。不久,一个姓王的总兵就带着300人投降清军。
而同时投降的还有吴军的水军将领林兴珠,这位是吴三桂寄予厚望的大将,他和另外一位总兵杜辉一起防守洞庭湖,让清军头疼不已,岳州能守这么多年,军功章上得有他们的一半,“出入洪波大浪如平地,大小铳炮布列左右首尾,所当糜烂,扼守布袋口,吾寸板不得入”。
但吴应麒却对林兴珠傲慢无礼,并向吴三桂进谗言调走林兴珠,此事让林大为愤慨,决意降清。由于在降清过程中,其子被杀,妻子也被发往云南,遂对吴三桂集团怀有深仇大恨。总而言之,吴应麒搞得岳州人人自危,岳州的吴军官兵和百姓对其发出了恶毒的诅咒:吴应麒,吴应麒,杀了你,献康熙。
《平滇始末》
然后,后果就来了,投降清朝的林兴珠对岳州周边的险要和岳州城内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建言献策,提出清军水师占优,应该分一半船只停泊君山,切断常德的向岳州的运输通道,另外一半去往香炉峡、扁山、布袋口等处,并沿九贵山立营,切断长沙、衡州至岳州的交通,岳州城内粮食已经被吴应麒倒卖的差不多了,可使其城不战而自毙。
林兴珠献策
清朝立刻按照林兴珠的方针部署。康熙十七年(1678)五月,安远靖寇大将军尚善、湖广总督蔡毓荣等率水师进入洞庭湖与吴军决战,将吴军击退控制洞庭湖湖面,封锁岳阳粮道。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吴三桂死亡的消息传到清廷,康熙帝命清军将领抓紧,“逆贼吴三桂已死,渠魁既陨,贼必内变,诸路将军宜乘时各统大兵,分路进剿,克复疆圉”。
吴三桂的死亡,对吴氏集团得打击很大。但吴军仍然在岳州挣扎,并不断派舟师试图打破包围,向岳州运送给养。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二十二日,吴军将领杜辉、巴养元、姜义等率船250艘侵犯陆石口。二十九日,副都统叶储翰率兵进击岳州,破吴军万余,清军还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据降人供述,城内粮食“仅支十一月”。十一月,岳州吴军水师倾巢出动,意图疏通粮道,吴军5000人从陆上进攻陆石口营,清军奋力阻击,将其击退。
《平定三逆方略》
为了加快攻取岳州的进度,康熙帝遂命再往荆岳前线运送子母炮1000门。并调湖南其他方向的八旗兵和绿营兵18000人前来增援。
《清圣祖实录》清军增兵
康熙十七年(1678)十二月,长期缺粮岳州城内人心浮动,有吴军将士开始向清军投诚,“岳州伪游击刘鹏等文武官七十五员,下部议叙”。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清军进一步收紧了包围圈,在布袋口“树栅截湖,绝其饷道”,城外吴军见清军势大,不敢再战。岳州被清军攻占只是时间问题。
吴应麒麾下将士持续叛逃,土崩瓦解,他也起了逃跑的心思。正月十八日,吴应麒见形势危急,便收拾残卒潜逃出岳州。次日,清军入城,岳州告复。
但吴应麒再逃跑过程中,清军则表现出了贪生怕死,谎报军功的一面。如辅国公温齐在学州城收复后,谎称追击了二百余里,被康熙识破,康熙命令调查此事,“今以追杀贼众地方里数详度之,虚实即立见矣”,经过调查,并未有追击之事,“且杀贼不过三百余人”。温齐遭到削爵处分。
清军在岳州会战中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尤其在这场会战的前中期,战斗力低下、主帅庸懦无能等问题实在是太显眼,幸好吴应麒自毁局面,不然岳州不知几时可克也!但不管怎么样,清军取得了岳州攻围战的胜利,五年拉锯结束,岳州恢复,意味着吴三桂集团在湖南的统治的瓦解,敲响了吴氏集团得丧钟,直至彻底覆灭。
引用文献:《康熙起居注》、《清圣祖实录》、《平定三逆方略》、《甲申朝事小纪》、《圣武记》、《茶余客话》、《庭闻录》、《平滇始末》、《清会典事例》
岳州中学
来源:【湖南日报】
视频加载中...
岳州关,湖南最早的海关,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关,开我国“自开商埠”先河。
因几度撤并,加上抗日战乱,岳州海关存世档案已十分稀少。岳阳市档案馆馆藏的岳州海关租约、照会等纸质档案,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湖南最早的海关为何选址岳阳?
岳州关的开埠,背后有一段怎样的往事?
“湖湘独一档”为您解读!
出品人:张友明 姜协军 于金旺
总策划:秦清龙 蔡振武 罗碧野 颜斌 夏似飞
监制:庄劲旅 余友安 蒙志军 禹振华
统筹:欧阳甜甜 唐婷
执行:苏莉 曾益
主讲人:孙文
文案:周浩宇
编导:徐果婧 朱加宁 秦钰雯 刘馨蔓 王茜
摄像:陈萌 易昂
后期:宋太桓
特效:蒋翠平
推广:黄晓辉 秦慧英 刘颖 杨思
场地支持:南轩书院
出品:湖南省档案馆 湖南日报社 岳阳市档案馆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岳州扇
来源:【华声在线】
视频加载中...
岳州关,湖南最早的海关,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关,开我国“自开商埠”先河。
因几度撤并,加上抗日战乱,岳州海关存世档案已十分稀少。岳阳市档案馆馆藏的岳州海关租约、照会等纸质档案,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湖南最早的海关为何选址岳阳?
岳州关的开埠,背后有一段怎样的往事?
“湖湘独一档”为您解读!
出品人:张友明 姜协军 于金旺
总策划:秦清龙 蔡振武 罗碧野 颜斌 夏似飞
监制:庄劲旅 余友安 蒙志军 禹振华
统筹:欧阳甜甜 唐婷
执行:苏莉 曾益
主讲人:孙文
文案:周浩宇
编导:徐果婧 朱加宁 秦钰雯 刘馨蔓 王茜
摄像:陈萌 易昂
后期:宋太桓
特效:蒋翠平
推广:黄晓辉 秦慧英 刘颖 杨思
场地支持:南轩书院
出品:湖南省档案馆 湖南日报社 岳阳市档案馆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岳州电厂
古琴名家说岳阳
李祥霆
岳阳山水灵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寄情之所。登楼远眺,洞庭烟波浩渺;云梦泽畔,一琴一舟,皆可入画。古琴之韵,恰与此间天地相契——其声清越如君山竹影,其意幽远若洞庭秋月。
以琴心观岳阳,则楼台之壮阔、江湖之苍茫。弦动时,似见屈子行吟泽畔,杜工部泊舟孤城,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岳阳,千年文脉随琴音流转,非止于声,更在神思。以琴为舟,载洞庭云涛,溯游千年文脉;以弦作笔,蘸洞庭月色,续写盛世清音。当七弦雅的与巴陵胜状共振,太古遗音正化作穿行街巷的回响,让千年琴心在岳阳楼焕发新生,凝成这座江湖之城的精神图腾。
——作者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伏羲琴院院长
岳州琴风:七弦上的三国风云与盛唐诗潮
胡胜
古琴,这一古老的乐器,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抒发情感、修身养性的重要媒介。其音色清亮绵远,能够穿透人心,直抵灵魂深处。古琴的形制古朴,七弦横列,仿佛七条银色的绸带,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显得庄重而神秘。
每当指尖轻触琴弦,那悠扬的琴声便如泉水般流淌而出,时而激昂,时而低回,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智慧。
误拂琴弦周郎顾
岳阳自古便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其名人之盛如洞庭之水浩荡千年,更似岳阳楼之檐角揽尽星河。周瑜与小乔亦在岳阳留下不可抹去的历史足迹,他与小乔都在岳阳的这片土地上长眠。周瑜的墓在岳阳市金鹗公园内,而小乔墓在岳阳楼景区内。
周瑜,字公瑾,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以智勇双全、风流倜傥著称。他不仅在战场上英明决策,更精通音律,尤其擅长古琴。每当夜深人静,周瑜常独坐水榭,一曲《长河吟》便能让人心神荡漾,感受到他胸中的壮志与豪情。在紧张的军事生涯中,周瑜常在岳阳附近的江畔,手抚古琴,以琴声抒发情感,调节身心。古琴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智勇与雅致并存的象征。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这段话生动地描绘了周瑜对音乐的热爱和精通程度。即使在饮酒三爵之后,他仍能对乐曲中的错误敏锐察觉,并回头予以指正。这种对音乐细节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了周瑜的音乐才华,也彰显了他温润如玉的性情。而这一典故,更是成为了流传后世的佳话,被用来形容人精通音乐、善于品鉴。
小乔,庐江乔公之女,与姐姐大乔并称“二乔”,是江东有名的绝世美人。她不仅容貌出众,更兼才情横溢,温婉如兰,善于琴棋书画,精通音律诗词。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小乔常与姐姐在自家的庭院中抚琴作画,以避乱世纷扰。她的琴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乱世的沧桑与无奈,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周瑜与小乔的相遇,仿佛是上天精心安排的一场缘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率领东吴军队攻打皖城,周瑜作为孙策的好友和心腹,随从出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周瑜听到了小乔的琴声,那动人的旋律立刻吸引了他。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而小乔在弹罢后,抬眼间也看到了周瑜,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英雄与佳人的故事总是为人津津乐道,而三国时期的周瑜与小乔,无疑是这类故事中的璀璨明珠。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则是“琴瑟和鸣”这一成语的最佳诠释之一。他们的爱情,如同古琴曲般悠扬,穿越时空的迷雾,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回响。
岳阳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而提及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更是让人联想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英雄与雅致的并存。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古琴这一古老的乐器时,不禁发现,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连接岳阳、周瑜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桥梁。
琴韵诗魂李太白
岳阳,这座洞庭湖畔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李白,这位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才华横溢的诗篇而闻名于世,为岳阳与古琴的文化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游历四方,广交好友,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李白的一生中,岳阳成为了他重要的文化驿站之一。
唐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时,过洞庭经岳阳,拜望谪居此地的好友裴侍御。在岳阳期间,李白与当地琴人岫道人鼓琴唱和,留下了珍贵的诗篇《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对岫道人琴艺的赞赏和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之情。岫道人为他们弹了《白雪》《秋江》等琴曲,这些琴曲不仅展示了岫道人的高超琴艺,更体现了岳阳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是李白在洞庭湖泛舟时寻找裴侍御所作。诗中描述了他在湘水边泛舟,遇到裴侍御并共饮的情景。诗中提到“日晚湘水绿,孤舟无端倪。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过憩裴逸人,岩居陵丹梯。抱琴出深竹,为我弹鹍鸡。曲尽酒亦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乐,何必组与珪。”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与裴侍御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诗意的生活。
李白在岳阳期间,不仅与琴人岫道人鼓琴唱和,还游历了岳阳楼、洞庭湖等名胜古迹。他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如《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岳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表达了李白对岳阳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李白与岳阳古琴的渊源不仅体现在他与琴人的交往中,更体现在他对古琴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李白深知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必修课和礼乐传承的重要性。他在岳阳期间,通过与琴人的交流和鼓琴唱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琴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这使得李白在创作诗篇时,能够巧妙地融入古琴元素,使得他的诗篇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李白与岳阳的渊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增添了诗意色彩。
岳州琴韵徐员外
岳州,即今岳阳,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冲。君山岛上的舜帝二妃墓、湘妃祠等遗迹,见证了上古时期礼乐文明的传承;岳阳楼上的诗词题咏,记录着历代文人的情感寄托。
张祜是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豪侠游历到宦海浮沉,再到隐居。这些经历都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张祜与杜牧等文人墨客交情深厚,共同推动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是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生动地记录了诗人在岳州听琴的艺术体验。展现了古琴音色的独特魅力,将古琴音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
琴音和诗,与洞庭湖的波涛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岳州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记忆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诗意空间。张祜通过对古琴音色的描写,展现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与岳州的古琴文化记忆形成了深层的共鸣,体现出文化记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胡胜,1988年出生于岳阳。青年古琴演奏家、青年斫琴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古琴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巴陵琴社社长、岳阳琴会副会长、岳阳古琴协会副会长、种得琴院创始人、种得堂品牌创始人。编著有《琴学入门》《琴学初阶》《琴学正声》《巴陵琴谱》等。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岳州窑,岳州晚景翻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