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过程中作出行政行为不服,应当以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是市、县级人民政府,但在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应当遵循“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这是因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涉及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客观上需要地方人民政府设立或者确定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房屋征收补偿工作。而既然存在专门负责征收补偿工作的部门,在被征收人对具体实施的征收补偿工作不服提起诉讼时就不应当再以市、县级人民政府为被告。
在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市、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责主要有:组织有关部门论证和公布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对征收补偿方案的征求意见情况和修改情况进行公布,以及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人不同意情况下举行听证会;对房屋征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法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公布;制定房屋征收的补助和奖励办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证和处理;依法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等。
房屋征收部门的职责主要有: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并对委托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公布调查结果;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房屋征收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相关手续;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报请作出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补偿决定;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补偿档案,并将分房补偿情况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等。
根据房屋征收补偿工作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可以作如下区分: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该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为被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协议不服的,应当以与其签订协议的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过程中的强制拆迁、强制搬迁等行为不服的,也应当以具体组织实施征收补偿工作的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
二、被征收人对征收实施单位在其委托范围内从事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补偿的具体工作。这是考虑到房屋征收有大量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部门由于受编制、人员、设施设备、技术条件等限制,很难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故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委托的事项一般包括:协助进行调查、登记,协助编制征收补偿方案,协助进行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的宣传、解释,就征收补偿的具体问题与被征收人协商,协助组织征求意见、听证、论证、公示以及组织对被征收房屋的拆除等。
但是,房屋征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征收工作的人员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生疏、对征收业务不熟悉,或者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失误或损失。因此,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从事房屋征收业务的人员,应经过房屋征收部门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能熟悉掌握与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业务知识等;另一方面,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加强对受委托的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促使其掌握政策、熟悉业务,接受群众监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征收行为、减少矛盾纠纷,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房屋征收部门与征收实施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征收实施单位需以房屋征收部门的名义进行房屋征收补偿方面的工作,其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的后果由房屋征收部门承担。因此,被征收人对征收实施单位在其委托范围内从事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屋征收过程中应当以谁为被告人
●房屋征收决定由谁作出?( )
●房屋征收被征收人
●征收房屋当事人是谁
●房屋征收只能以什么为目的
●房屋征收决定的程序的要件
●房屋征收应当遵循的程序有哪些
●以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告
●房屋征收决定由谁作出?( )
●房屋征收决定是否可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