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2025,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骗局吗

行政与行诉 编辑:柳松振

一、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2025,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

网购手机虚构价格属于欺诈行为,包括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诱骗他人购买,构成价格欺诈,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时应增加赔偿消费者损失。

二、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骗局吗

虚构价格实施手机网购的行为属于欺诈,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三、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欺诈吗

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案情简介:网购手机2015年7月31日,原告冯某通过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网店购买了一部某品牌手机,商品购买页面表明其原价为4599元,而促销价为4499元,由于该手机当时在官网还未发售,原告最终以4499元的价格购买了这部手机,并最终通过快递方式寄达原告。但8月下旬,原告无意中发现,该款手机在该品牌官网的发售价格仅为3999元。原告认为,该公司通过虚标原价的方式虚构优惠折扣的销售行为存在欺诈。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退还手机价款4499元、赔偿13497元,合计17996元。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三倍货款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网上经营店铺购买手机一部,并提供了交易订单、快递单、购物发票等证据予以佐证,原告与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之间就涉诉产品成立买卖合同关系。关于被告认为原告不是本案适格主体的意见,因原告已提供相应证据,作出了合理解释,故对被告的该意见本院不予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时,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等行为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同时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对未销售过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原价”、“原售价”、“成交价”等类似概念,误导销售者认为该商品在本经营场所已有成交记录,否则属于上述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本案中,被告在庭审中陈述原告系在被告经营的网上店铺第一个购买手机的用户,可见被告在此之前并无涉案手机的成交记录,但被告在宣传页面中标注了“价格4599元”和“促销价4499元”,会误导购买者以为该店铺中已有过交易记录,被告标示原价的行为属于虚假、捏造,显然违反了诚信原则,构成欺诈。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故原告要求被告退还货款并赔偿三倍货值金额的诉请,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同时,原告应将涉案的某品牌手机退还给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律师说法:虚构价格是欺诈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构成欺诈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2、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3、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与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在网上出售手机,虚构原价,诱骗他人购买,其行为构成价格欺诈,故原告冯某有权依照上述法律规定向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主张赔偿。

四、卖假手机多少钱属于诈骗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起刑为2000元。如果你卖的手机只是在性能上存在瑕疵的话,比如扬声器不好用,不构成诈骗罪,只是普通的欺诈行为,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五、买手机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法律分析: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第三条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价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六、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否属于欺诈

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欺诈。经营者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应属价格欺诈行为。

经营者提供商品时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行为

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消费者

网购手机买到假货了可以报警吗

网购假手机找哪个部门投诉

网购买到假手机怎么处理

网上买假手机算不算网络诈骗

网上买到假手机可以起诉吗

网上买手机买到假手机怎么办

买手机对方虚构事实是诈骗吗

134元网购手机配件牵出11亿元制假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网购手机虚构价格是不是欺诈消费者,网上买假手机算不算网络诈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