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期限怎么算,存放与留置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顾嘉志

一、留置期限怎么算

留置期限应当从留置措施采取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一般规定

1.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是基本的时间限制,旨在确保在合理时间内对案件进行调查等相关工作。

2.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里的特殊情况通常是指案件情况复杂,在三个月内难以完成调查等相关工作的情形。

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留置期限的规定是为了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保障被留置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留置措施被滥用,使得监察工作在合法、合理、有序的框架内进行。

二、存放与留置区别

存放与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1. 概念方面。存放是指将物品放置在某个地方保管,侧重于对物品的安置保管,存放的地点可以是自己选择的仓库、场所等,存放的目的多为保管、储存。而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形式。

2. 法律性质。存放更多是一种事实行为,没有特殊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除了可能涉及仓储合同等特殊情况)。留置是一种法定的担保方式,涉及到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有留置权这一法定权利。

3. 主体关系。存放关系中的主体较为宽泛,可以是物品所有人自己存放,也可以是委托他人存放。留置关系中的主体是特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

三、留置人员家属有什么规定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留置人员家属有如下规定:

(一)家属知情权方面。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家属的知情权,在一定范围内告知家属被留置的原因、留置的场所等基本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情况除外。

(二)家属会见方面。在留置期间,一般不允许家属会见被留置人员。这是为了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可能出现的串供、毁灭证据等干扰调查的行为。

(三)家属权益保障方面。监察机关依法开展留置工作时,不得侵犯被留置人员家属的合法权益,家属的正常生活不应受到无端的干扰或侵害。同时,如果家属发现监察机关在留置过程中有违反法定程序或侵害被留置人员合法权益等行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期限怎么算三个月

留置期限怎么算时间

留置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留置期限的规定

留置时间算不算刑期

留置期是什么意思

留置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留置期限怎么算时间

留置期最长的时间

留置期限如何计算

存放与留置区别在哪

存放与留置区别是什么

存放与留置区别

存留和存放的区别

留置和提存

留置的物品可以处置吗

留置物品是什么意思

留置放出来会有事吗

留置还是滞留

留置属于物保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人员家属有什么规定,留置人员家属的注意事项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