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的规定,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是一种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所谓告诉才处理,是指不告不理。也就是所谓的“民不告官不究”。但是,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另外,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也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根据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具有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均不构成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结果上还要求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程序。否则,不构成本罪。
据此,下列情况下不构成诽谤罪:
首先,构成诽谤罪必须要具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捏造和虚构的。
如果散布的事实是真实的,不是凭空捏造的,即使有损他人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比如将他人偷情的事实公之于众,即使造成他人名誉和人格受损,也不构成诽谤罪。
还有,如果散布的的事实是道听途说得来的,而不是自己捏造的,也不构成诽谤罪。但要有证据证实。
其次,要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是指用言语或文字形式的扩散。如果有捏造但没有散布,或散布并未达到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程度,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也不构成诽谤罪。
最后,诽谤必须要有特定的对象。也就是说诽谤必须要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特定的人并不一定非指名道性,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即可。
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则因具体指向不明,也就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故,也不构成诽谤罪。
还有,如果将虚假的事实误认为是真实的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的事实进行扩散,但没有损害他人名誉的,也不构成诽谤罪。
个案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您遇到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吴敏律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哪些情况下不构成诽谤罪行为
●哪些情况下不构成诽谤罪呢
●下列情形不构成诽谤罪
●什么情况不能造成诽谤
●不构成诽谤的情形
●什么情况下不构成犯罪
●什么情况下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构成诽谤罪
●哪些情况下不构成诽谤罪呢
●哪些情况属于诽谤、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