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系列——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将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祁凝

公司法系列——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将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

【裁判观点】

如果穷尽执行措施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股东出资应加速到期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在执行不到有限责任公司为被执行人的财产时往往会申请追加未出资到位股东为被执行人,因追加未出资到位股东发生的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随之与日俱增。本案中法院认为,在有生效判决,经公司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情况下,如果穷尽执行措施公司还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其结果与《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完全相同,故这种情况下比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股东未届期限的认缴出资加速到期。《九民会议纪要》对此已有规定: “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下列情形除外:(1)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 的;(2)在公司债务产生后,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或以其他方式延 长股东出资期限的。

【基本案情】

某科技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6 日成立,注册资本 100 万元。其中 李某认缴出资 60 万元,出资时间为 2035 年 12 月 5 日;冯某认缴出资 40 万元,出资时间为 2035 年 12 月 5 日。郭某与某科技公司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法院于 2018 年作出判决:某科技公司于判决生效之 日起 7 日内返还郭某 30 万元及赔偿利息损失。后郭某向法院申请强 制执行,法院立案执行后,经执行查询,被执行人某科技公司无财产 可供执行。郭某以李某、冯某作为被执行人的股东未足额出资为由提出执行异议,申请追加李某、冯某为该案的被执行人。法院于 2019 年 5 月 8 日作出执行裁定书,驳回了郭某申请追加李某、冯某为被执 行人的请求。某科技公司自2017 年 11 月开始进行清算,目前已注销 了税务登记。郭某起诉请求:变更原执行裁定,追加股东李某、冯某为被执行人。

【裁判结果】

生效判决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能否要求追加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 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 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 “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 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本案各方的争议实质上针对的是公司在非破产与解散情形下股东出资应否加速到期。对此,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不予支持,但是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 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情况除外。由上,在有生效判决,经公司债权人申请执行的情况下,如果穷尽执行措施公司还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其 结果与《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 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完全相同,故,这种情况下比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股东未届期限的认缴出资,加速到期。本案中, 根据现有证据,某科技公司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法院对 某科技公司穷尽执行措施仍无财产可供执行,故郭某有权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李某、冯某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 补充赔偿责任。关于李某、冯某主张的不应单独清偿案涉债权,在上 述情况下,加速到期的财产归公司的债权人而非同破产那样归公司,此类情况并非破产程序,在保护本案债权人的同时,并不妨碍其他债 权人申请公司破产,亦不妨碍公司自身申请破产;且债权人提起本案 诉讼系为自身利益的诉讼,所获收益归债权人个人而非归债务人,其并非代表全体债权人进行诉讼,故法院对此不予采信。法院判决:追加李某、冯某为该案件的被执行人。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