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媛案探究为何法律不可溯及既往,素媛案的法律分析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苏婉晓

大家都觉得素媛案的真凶赵斗淳判12年有期徒刑太轻了,甚至韩国法律后期都为此作出修改为什么不能给赵斗淳改判判的再重一点呢?这就涉及法律的溯及力问题,目前司法界普遍认为,法律没有溯及既往的能力,也就是说法律对于以前发生的事儿没有管辖力。这既是为了保证司法稳定,也是为了维护人民社会生活的稳定。举一个例子:如果法律可以溯及既往,那我们每天办事儿都要小心翼翼,因为很可能你今天来了盒止痛药,十几年后被列为毒品,那你就会被抓起来,因为构成持有毒品罪了。这显然不合理,所以法律不能溯及既往,这是司法公正的要求,那么对于个案的公正,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司法途径找补。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现代国家一般通行的原则有两个:首先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国家不能用当前制定的法律去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了某种当时是合法但是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当前的法律处罚他们。不少学者认为,“法律不溯及既往”应该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其次,作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补充,许多国家同时还认为法律规范的效力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既往行为,即所谓的“有利追溯”原则。在我国民法当中,有利追溯的原则体现为,如果先前的某种行为或者关系在行为时并不符合当时法律的规定,但依照现行法律是合法的,并且与相关各方都有利,就应当依照新法律承认其合法性并且予以保护。在我国刑法中,“有利追溯”表现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律在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处罚较轻的,适用新法。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从素媛案看待法律空缺

素媛案中的法律

素媛案相关法律

从素媛案怎么看法律问题

素媛案的法律分析

素媛案为什么不判无期

素媛涉及到的法律

素媛案件的看法

素媛案中的法律

从素媛案件告诉我们什么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