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退休制度改革最新消息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卞彤思

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退休制度改革最新消息

大家好,由投稿人卞彤思来为大家解答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退休制度改革最新消息这个热门资讯。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退休制度改革最新消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退休制度的目的

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渐进式延迟退休马上就要开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的退休制度即将开始新的篇章,那么新政落地,总是伴随着很多的疑惑和问题,小编汇总了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新政究竟都会有哪些影响吧。

首先,退休年龄,“还得干多久才能退?”

这是在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之后,大家普遍最关心的问题。毕竟“退休”这两个字应该是打工人最大的梦想和心愿了。那么延迟政策下,大家啥时候能退休呢?

按照规定,在十五年过渡期结束后,最新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3周岁、女性55周岁和58周岁。分别延长了3年或5年左右。不过这个年龄限制并不是直接拉长三到五年,而是渐进式,采取每四个月延长一个月,每两个月延长一个月的办法。也就是说,在过渡期延长的工作时间是按照月份计算

打个比方,如果是在2025年6月份在职职工年满50周岁,每两个月延长一个月,一共延长三个月,也就是从6月往后延长三个月,在2025年的9月份开始退休。

总结一下,就是在过渡期前期,距离原法定退休年龄越近,延迟时间越短。影响较小的是1970年和1975年左右出生的女性还有1965年左右出生的男性。

第二,不想延迟退可以吗?啥情况才算是提前退?

这个问题相对应比较复杂,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实际情况来判断。首先明确,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后的“提前退休”就是旧规定中的正常退休。因为新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条件就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和达到原定法定退休年龄。

并且,最重要的是,203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在2030年前缴费年限最低还是15年。2030年之后,就要开始上涨,每年涨半年(6个月)。另外,提前退休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年。

总结一下,想提前退,在缴费满15年的前提下,就要在2030年达到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或55周岁。2030年之后,提前退要求相对较高。

第三,延迟退休之后,养老金咋计算?会不会变少了?

退休与养老金属于双生子,谁也离不开谁。很多朋友都担心延迟退休会对养老金的计发待遇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从目前的养老金调整公式来看,实际上,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大家的养老金待遇是利大于弊的。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缴费年限拉长、基础养老金水平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多。缴费年限这一块儿,相信大家都清楚,毕竟每年的养老金调整,缴费年限可是占大头。而基础养老金这块儿,实际上也是跟缴费年限相挂钩。就算是其他的指数不变,光是缴费年限延长,基础养老金金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总结一下,延迟退休体现了养老金制度的“晚退多得”。对养老金的累积是有益处的。

第四,灵活就业人员咋办?最低年限20年的话,还有必要继续缴吗?

这个问题也很复杂,因为是需要权衡利弊的。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如果是在2030年前满足“提前退”的基本条件,那么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还是比较划算的。因为相当于退休条件还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如果是在2030年之后才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那实际上就需要综合自身情况考虑,比如,2030年最低的缴费年限是15年零6个月,2031年是16年,以此类推。综合自己的经济收入条件和就业竞争力等条件,综合考量。

如果想继续缴纳,基本就是两种情况:坚持缴纳到新的法定退休条件;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种一个是养老金会比较高,但缴纳压力相对较大;另一个是缴纳压力小,但是到手养老金低。

总结一下,情况复杂,需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变通。

第五,延迟退休新政下,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够十五年,还能一次性补缴吗?

按照新规,如果在2030年之后,缴费年限没满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想办理退休,可以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补缴,达到要求之后可以办理退休。

但是这个具体如何操作,各地区的细则还没有出台,各位可以等细则出台之后,再做打算。但是目前我国对一次性补缴的政策要求有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2011年的7月1日。在此之前参保的可以办理一次性补缴,在此之后参保的,不能一次性补缴。那么新规实施后,如何规定,还需等待官方解答。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感谢收看,下期再见。

退休制度2025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以前我国的退休年龄制度将会进行完善的。那么2024年,我们执行的退休年龄制度有哪些呢?

一是正常退休年龄。

正常退休年龄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女同志50岁或者55岁退休,男同志60岁退休。

有关规定主要是依据1999年《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1978年的国发104号文件中《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由于现在已经不再看重身份,主要是以岗位为主。原则上非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都属于工人,可以按照50周岁退休。

女性干部或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按照55周岁确定。

另外,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是55周岁。这主要是依据2001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当时规定的农民合同制女性职工也是55周岁可以领取养老金。

有关制度文件实际上都是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或者建立之初设立的,现在确实也应该根据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情况来进行修订完善了。

二是提前退休年龄。

提前退休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种。

①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这主要是针对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男同志55周岁、女同志45周岁,可以退休。

特殊工种退休要审核职工档案,现在特殊工种都要进行备案的。主要是一些国企职工按规定进行备案以后才能够提前退休,并不是说自己觉得从事的是特殊工种或者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特殊工种,就可以提前退休的。毕竟现在很多单位劳动合同约定岗位并不规范,没有经过权威部门认定。

特殊工种职工,经与单位协商,可以在正常退休年龄和提前退休年龄之间的任意时间办理退休,这也是2018年以后实施的最新规定。

②失去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对于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同志50周岁、女同志45周岁可以退休。如果是在有关年龄之前失去劳动能力,办理的是退职待遇。

这主要指的是因病非因工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是因工失去劳动能力就属于工伤,1~4级伤残就应当退出工作岗位、发放病残津贴。如果是说退休的养老金低于病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还会补足。

当然,工伤职工达到退休条件的也应当办理退休,理论上也是50周岁和45周岁。退休是单位办理,无须征求个人意见的。

③公务员的提前退休。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经个人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工作年限满30年以上或者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且距离退休不足5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养老待遇也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于公务员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没有太高的失业风险,从养老金待遇角度考虑,肯定是早退休不划算的。

总体来说,确确实实我们的退休年龄制度制定较早,和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情况已经不适应了,相信2025年以前就要进行完善了。#头条创作挑战赛#​

退休制度改革新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4〕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我们制定了《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实施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报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2024年12月31日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体现自愿、弹性原则,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第二条 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第三条 职工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所在单位应及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

第四条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再延长。

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第五条 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单位和职工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 职工达到弹性延迟退休时间,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终止,所在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弹性延迟退休,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第七条 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

第八条 所在单位应不晚于职工选择的退休时间当月,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如实提供退休时间申请书等材料。

第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对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进行审核。职工从审核通过的退休时间次月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十条 对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再受理弹性退休申请。

第十一条 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保障其依法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第十二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探索扩展退休服务,主动为临近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提供关于办理退休手续的预先指导和提前受理等服务。

第十三条 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弹性退休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同意。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2024年12月31日前已经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来源:人社部网站)

退休制度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体现自愿、弹性原则,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第二条 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第三条 职工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所在单位应及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

第四条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确定后,不再延长。

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第五条 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单位和职工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 职工达到弹性延迟退休时间,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终止,所在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弹性延迟退休,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第七条 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

第八条 所在单位应不晚于职工选择的退休时间当月,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如实提供退休时间申请书等材料。

第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对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进行审核。职工从审核通过的退休时间次月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十条 对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再受理弹性退休申请。

第十一条 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保障其依法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第十二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探索扩展退休服务,主动为临近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提供关于办理退休手续的预先指导和提前受理等服务。

第十三条 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弹性退休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同意。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2024年12月31日前已经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责任编辑:闫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退休制度改革最新消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