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出身怎么填写才正确,政审家庭出身怎么填
大家好,由投稿人卞奕来为大家解答家庭出身怎么填写才正确,政审家庭出身怎么填这个热门资讯。家庭出身怎么填写才正确,政审家庭出身怎么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出身怎么填写
您绝对想不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户口本上,家庭出身栏竟填着"58"这个神秘数字!这事儿得从1959年那个冬天说起,刚从抚顺战犯管理所出来的溥仪,揣着特赦令到北京西城区公安局办户口,当场把户籍民警惊得直挠头——给皇帝登记家庭出身,这活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史上最牛户口本诞生记】
那天下午三点,西长安街派出所来了个穿中山装的清瘦男子。当溥仪在"曾用名"栏写下"爱新觉罗·溥仪"时,户籍警老吴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据当年值班记录显示,这份编号京公西字第001887号的户口本,整整办了4小时38分钟——普通市民平均只需15分钟。
最棘手的当属"家庭出身"栏。按当时公安部《城市户口登记暂行办法》,1900多个职业分类里压根没有"皇帝"选项。档案显示,户籍科连夜请示公安部,最终在民族事务委员会提供的代码表里找到"58-土司"这个最接近的选项。毕竟土司也算世袭统治者,和皇帝好歹沾点边。
【代码58背后的冷知识】
这个土司代码可不是随便写的。1956年全国民族识别时,把西南地区142个土司编为58个类型,像云南车里宣慰司代码58.01,四川德格土司是58.12。但给前朝皇帝用这个代码,着实让经办人员捏了把汗。故宫博物院老档案员回忆,周总理得知后还打趣:"总不能让同志填个'真龙天子'吧?"
其实这事早有先例。末代衍圣公孔德成1949年后在台湾登记户籍时,职业栏填的是"奉祀官",而留在曲阜的孔氏族人大多登记为"教师"。相比之下,溥仪能保留"土司"代码已属特殊照顾——他的亲弟弟溥任同年办户口时,出身栏老老实实填了"职员"。
【皇帝户口暗藏玄机】
翻开这本现存西城档案馆的珍贵户口本,处处都是历史密码:文化程度填的"初中"(实际溥仪精通满汉双语),职业栏是"政协文史专员",最扎眼的是住址栏"东观音寺胡同22号"——这间15平米的平房,还没他当年养蛐蛐的罐子大。
对比其他历史人物更有意思:上海滩大亨杜月笙1951年在香港去世时,户口注销原因写的是"逃亡";军阀孙传芳后代1949年登记时,出身栏填的是"旧军人"。但像溥仪这样用民族代码代替阶级成分的,全国独一份。
【户口本里的新时代】
这个代码背后藏着大智慧。中央党校党史专家指出,给溥仪定"土司"成分,既承认其特殊历史地位,又避免引发"封建复辟"联想。这种政治智慧在后来香港回归时再现——1997年我国给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定位是"外国行政官员"。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溥仪专题展"里,这份户口本的复印件总被围得水泄不通。00后观众最常问:"为啥不干脆填个'皇帝'?"讲解员总会指着展柜里的《关于正确处理历史人物成分问题的指示》说:"看这份1958年红头文件第7条,'对前朝统治者以民族代表身份登记',这就是答案!"
从"真龙天子"到代码58,这本户口本不仅记录着个人命运转折,更折射出新政权处理历史包袱的政治智慧。下次您逛故宫时不妨想想:要是那些红墙黄瓦会说话,该有多少这样的时代密码等着破译?
学生登记表上家庭出身怎么填
光绪皇帝驾崩后,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溥仪登基,年号宣统,不过当了三年皇帝,革命的炮火便把他轰下了台,美其名曰“逊位”,还有了一个清逊帝的名号。(想看看上回发的老照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106年前,美国人拍下的许昌、新郑、荥阳和巩义)
溥仪的户口本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但有“户口本”的,末代皇帝溥仪是独一份。
网上热传的溥仪户口本,其实就是一张卡片,上面也写着:人口登记卡片。
这个户口本上,职业栏写着“北京植物园,不教劳动”。这个“不教劳动”是啥意思?
原来,为了保护溥仪,周总理特意说明情况:溥仪在植物园的工作是正式岗位,并非接受劳动改造。
在植物园干满12个月后,溥仪不仅学会了育苗、移栽、盆栽这些园艺技术,更重要的是,这段日子让他彻底放下了帝王身份,真正适应了平民生活,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溥仪的又一个户口本
卡片所填信息中,“婚姻状况”写着“离婚”,溥仪原先有两位妻子,婉容和文绣,都是选秀时溥仪看上的,婉容已先在四十年代身死,和溥仪离婚的,自然是文绣。
溥仪与婉容
溥仪的妃子文绣
卡片中的“家庭出身”填的“58”,这个数字到底啥意思?根据1984年国家标准《家庭出身代码》的规定,“58”表示“土司”。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末代皇帝溥仪的家族先祖努尔哈赤,原本就是女真建州部的部落首领。从这个角度看,说溥仪出身于类似"土司"的世袭统治家族,确实很恰当。
1962年4月30日,溥仪与李淑贤在亲朋好友和同事们的祝福中喜结连理。溥仪格外重视这段婚姻,他对爱人坦言:“认识你之前,我完全不懂什么是爱情。直到和你在一起,才明白世上还有这么美好的感情。”
这张小小的户口本,成了溥仪人生的终点站。
溥仪与妻子李淑贤共同生活了五年。1967年10月17日,这位末代皇帝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61岁。
另:当年的美好时光哪去了?那些曾经影响我们生活的风物为何慢慢无影无踪?为留住更多渐行渐远的消逝的老建筑、老寨、歌谣、现象、老行当、童年游戏等,“老家许昌”汇编了资料《消逝的风物》,希望留住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该资料长约29厘米,宽约21厘米,厚3厘米,重约3.2斤,50余万字,496页,全彩印刷,欢迎留言咨询……
1、本文文字综合网络。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2、期待所有喜欢文化的朋友分享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或老物件,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入党的家庭出身怎么填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之中,溥仪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身为封建王朝末代皇帝,他历经诸多变革动荡,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实在令人喟叹。抗日战争终结之后,溥仪被苏联军方拘捕入狱。直至 1950 年,苏联方面将溥仪移交给新中国政府,这一事件标志着溥仪人生进入新的阶段。
1959 年,溥仪获得特赦出狱,并担任新中国的政协委员,这一角色的转变体现了新中国对待溥仪这样具有特殊历史身份人物的包容与接纳态度。
溥仪的一生可谓曲折复杂,其经历广为人知。然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那就是他户口本上家庭出身一栏填写的内容令人大为诧异。该栏填写的是 “58”。
那么,这个 “58” 在户籍体系中究竟代表何种含义呢?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户籍相关规定里,“58” 所对应的是土司这一概念。这一现象看似奇特,实则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逻辑根源。
溥仪身份殊异,其曾为封建帝王。在当时的新中国户籍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于溥仪这样独一无二的身份,在填写家庭出身时面临着特殊的挑战。从身份匹配的角度来看,溥仪的皇帝身份在当时新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没有直接对应的类别。在进行户籍登记时,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在现有的户籍代码体系中寻找与他出身最为接近的类别。由于溥仪身份的独特性,在全国当时尚在人世的人群里,唯有他有皇帝的经历,而土司这一概念在某些方面与溥仪的出身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在封建时期的特殊阶层地位等方面,所以最终在家庭出身一栏填写了代表土司的 “58”。
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在户籍管理初期,面对特殊历史人物时,既要遵循既定的户籍管理规则,又要兼顾特殊人物的历史身份这一复杂情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户籍登记问题,更是新中国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在现代社会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缩影。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新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将传统的历史身份与现代社会身份进行融合与对接的探索过程。溥仪户口本上家庭出身栏填写“58”这一现象,乃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里独特且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文化现象。
一般家庭出身怎么填
1945年,日本投降而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却被苏军俘获,囚禁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
1950年,苏联把溥仪移交给新中国政府。至1959年,溥仪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国政协委员。当相关人员要替溥仪办理相关手续之时,溥仪拿出他的户口本,当工作人员看到溥仪户口本之上“家庭出身一栏”时,却头痛不已。
原来,溥仪户口本之上“家庭出身一栏”写着58,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么后来工作人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溥仪被苏军俘虏1945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人民开始恢复和平生活。而在这场全球战争的终结之际,溥仪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清朝皇帝,如今沦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而随着日本的战败,溥仪所依赖的“伪政权”轰然倒塌。
最终溥仪被俘虏并押往苏联,在苏联的软禁岁月里,溥仪不仅面临着外部的压力,更不得不在内心深处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以及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1950年,应新中国请求,苏联决意将溥仪交还于中国政府。
对于溥仪来说,可谓是尝尽了人间冷暖,从皇帝到傀儡皇帝,再到囚徒,最终又回到祖国担当“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试问像这样的身份更替又有几人尝试过?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回到祖国之后,溥仪的户籍登记,也让工作人员头痛。虽然溥仪曾是清朝的皇帝,但在新中国的户籍系统中,他的“家庭出身”一栏竟然被填上了“58”。当时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这个58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来要相关人员的指导和查证之下,才知道这个编号代表的是“土司”,一个曾经拥有地方性权力的特殊身份,常见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而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土司”,这份特殊的户籍记录,也着实让工作人员犯难。
总结来看,溥仪从清朝皇帝沦为日本伪政权的傀儡,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特赦公民,并且当上“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恐怕连电影里面导演都不敢写的角色,却真实发生在末代皇帝溥仪的身上。
而溥仪的户口本,恐怕在整个中国也找不出几个人来,毕竟要当过皇帝,又是我国公民,像这样的双重身份,试问又去哪里找呢?
最后朋友们,你们都见过户口本在“家庭出身一栏”写着58编号,或者是其他编号的人员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家庭出身怎么填写才正确,政审家庭出身怎么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