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是病句吗?,教师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薛诺建

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是病句吗?,教师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薛诺建来为大家解答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是病句吗?,教师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这个热门资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是病句吗?,教师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的工资是哪个部门发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祝你工作顺利的,题图来自:AI生成

近期,有海外博后咨询蔚青学者国内的人才政策情况……

图源:小红书粉丝私信截图

对于想进高校、或是回国任教职的青年学者来说,各高校福利条件和省市引才政策是就职时的重要考量。提起高校人才待遇和省市政策,准青椒们总是“一脸问号”。安家费、生活补贴、人才补贴该怎么发?“全口径”、“一事一议”又是什么意思?最让人犯难的还是那句“按高校薪酬待遇相关规定执行”,一众想就职国内高校的青年学者只能“持续观望”。

那么,关于国内大学青椒的真实薪资情况,谨以此篇内容作一分析、介绍:

在基于对青椒群体的深入了解以及目前国内高校引才待遇和省市人才政策的系统收集,本篇分析汇总了国内高校青年教师的真实薪资情况,便于广大青年学者在求职前做好预期管理。所有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薪资水平需视情况而定。

大学青椒薪酬

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基本薪资构成包括固定薪水、人才补贴、年底绩效三大部分,此外,还有项目经费(含企业横向,但启动经费需要合理使用报销,不属于直接薪酬)、以及入职时高校约定的福利补贴(安家费、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而省市引才政策中提到的福利补贴与高校的薪酬待遇有所区别,属于省市政府对本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经济补贴,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会将所有待遇支持统一写入高校引才公告的“福利待遇”一栏。

图源:蔚青学者网站截图|复旦大学高层次人才公告

具体来说,大学青椒薪酬包括:

①大学老师的薪资组成

大学老师的基本工资=月固定工资+补贴+年底绩效

图源:网络

其中,这里的补贴包括社保、法定节假日的补贴、取暖补贴、子女幼儿的教育补贴等。而教师年底绩效因人而异,新入职博士工作量少、没论文、项目等成果时年底绩效不高,入职几年有成果产出后,比如立项国家级/省部项目、发表论文/专利、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平均拿到5W~7W。

②其他支持:项目经费和人才引进的购房补贴

这里的项目经费主要指入职时,高校给到的科研启动经费(不包含横向和纵向)。一般由国家和高校按一定比例提供,新入职博士都能成功申请,但启动经费主要服务于博士科研,并不是直接薪资。

再者,新入职博士到手的购房补贴,不同高校金额不同。具体看所处高校层次及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山东省为例,济南一本高校5~30W,青岛高校15~40W左右,淄博一本高校20~40W不等。二本高校30~80W。高职60~80W。

高校资金充裕的一般入职半年内一次性发放,或分批次发放,缺钱的高校可能1~2年发放。关于是否扣税,需要咨询高校人事处。

各省具体待遇

一般而言,第一年:到手年薪大约9~12W;第二年:到手年薪大约13~18W。后续的薪资、职称晋升,主要看纵向/横向项目、科研成果(高质量论文/发明专利)、教学比赛、教学/研工作量等。然而,目前青椒的职称晋升压力普遍不低,单凭论文/教学量已经不够晋升标准。大学老师实际到手年薪与人才认定层次、专业领域、高校引才待遇及省市人才政策等关联密切。

总体来说,高校教职薪酬情况与所处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也要考虑政策性因素对部分高校教职待遇的直接影响。从区位上看,东部沿海地区高校待遇优于中部、西南、东部地区高校。从高校层次上看,双一流重点高校的待遇优于低层次省属或其他高校待遇。从具体待遇上看,出于“留人才”的心理,非省会、低层次省属高校在安家费上会比高层次高校支持力度更大。

以下,汇总了各省市高校教师的真实薪资,仅供参考借鉴:

京津冀晋地区:

整体上看,高校教职薪资水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基本薪酬及年终绩效按地区及高校层次逐级递减。以副教授月薪为例,北京高校教职(副高)最高月薪可达3w,山西高校副高月薪仅8k。但需注意,头部高校层次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要求会更严格。比如天津市文科类985普通教职月薪1w左右,年终2~3w。在晋升考核上,分为年薪55,47,42w三档,第一档考核要求1A2B,第二档1A1B,第三档1A+若干C或者SSCI。考核难度不低,具体参考学校期刊list。

图源:自制

东北地区(黑、吉、辽+内蒙):

黑吉辽及内蒙古高校教职薪酬范围为全年12~35w,大部分高校提供编制。但有头部高校对新入职博士实行Tenure track制度,助理教授年薪35w。相较之下,内蒙古高校受政策及区位优势,待遇在该地区处于中上水平,安家费30~80万。

图源:自制

东部沿海(鲁、江、浙、沪、广、闽):

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教职薪资情况普遍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广东、上海、福建高校教职平均月薪稳定在2w左右,安家费、公积金等福利补贴优厚。但教师考核晋升竞争激烈,3+3聘期考核、非升即走/转,尤以江浙沪广地区为典型。

图源:自制

中部地区:

该地区高校教职薪资平均水平为月薪7k+4~7w年终,实际到手15w左右。在安家费上,部分省属高校较双一流重点高校的支持力度更大,以芜湖市、蚌埠市、六安市等省属高校的安家费高达90w。

图源:自制

西北地区:

据已收集数据显示,西北地区高校教职薪酬情况:月薪5k~1.5w,其中985高校月薪上万、编制在岗不在人,其他高校教职月薪稳定在6千左右,基本均提供编制。

图源:自制

西南地区(川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

西南地区高校教职平均薪酬水平在6~9k,全年12w左右;大部分高校提供编制,公积金2k+。其中,重庆市高校教职待遇最高,985副高年薪40w,实际月薪1.5w;讲师月入9k,全年15w。

图源:自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祝你工作顺利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70551.html?f=jinritoutiao

教师的工资一般是多少

写在前面:
县城老师的编制工资因地区、教龄、职称等因素存在差异,通常范围大致在3000元至8000元之间。对于一位刚入职的老师,月薪大致在3658元左右。但对于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尤其是拥有硕士学位的教育工作者,工资可以高达8271元,扣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实际到手大概是6030元。因此,不同教师的收入差距较大,具体工资数额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数据会随着地区和政策的变化有所调整。


县城的教师工资,一直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对于那些准备进入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想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钱,一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许多有志于成为老师的人,都渴望了解在县城这种相对小规模的城市里,教育工作者能获得多少回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县城教师工资的一些真实情况,告诉你们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

1.县城教师的工资范围

首先要明确的是,县城教师的工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工资的高低,与所在地区、个人教龄、学历、职称等因素紧密相关。通常,县城教师的编制工资大致在3000元到8000元之间。这个数值看起来或许并不算很高,但与县城的生活成本相比,足够支撑一个教师的日常生活。

例如,一位普通的高中体育老师的编制工资,通常在5000元左右。对于刚入职的教师,这个数值可能会低一些,大约在3658元左右。而当一位老师在教学岗位上积累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验后,薪水会逐渐上升。可以说,这个收入水平对很多地方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保障。

2.不同情况的工资差异

虽然大多数县城的教师工资水平相对稳定,但实际上,同一个地区的教师工资差距也非常大。以苏北某县为例,某中学的一位有7年多教龄的硕士研究生,担任初中教师的月收入就高达8271元。扣除五险二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后,这位教师的实发工资大约是6030元。显然,教龄和学历的提升,直接带来了工资的上涨。

而对于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人来说,工资差距则明显较小。像2020年的数据显示,一位刚入职的县城教师,月工资大概在3658元左右。这个收入看似不算很高,但考虑到刚开始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年限,它其实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值。当然,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职称的提升,教师的工资也会水涨船高。

3.地区差异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提到的这些数字,大多是基于县城的普遍情况,但你也要明白,县城内的教师工资,还是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像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会比那些相对偏远的地区要高。县城之间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工资上,整个地区的教育投资、生活水平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

例如,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北某县,教师工资就显著高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县城。甚至在同一个县城,不同学校的教师工资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校能够提供更高的补贴,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工资待遇会更为丰厚。

4.县城教师的福利待遇

除了基本工资外,县城教师通常还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像住房公积金、年终奖金等,都是教师收入的组成部分。虽然这些福利待遇在一些地区的数额并不大,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它们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补充。而对于一些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假期福利、节假日福利等也是他们工资的补充。

当然,对于一些有着多年教龄的教师来说,职称资格证书也是影响工资的重要因素。职称越高,能够带来的薪资提升也越明显。例如,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其收入通常会比普通教师高出不少。总的来说,教师的晋升和发展空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经济状况。

5.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县城教师的编制工资,受多个因素影响,工资水平有较大的浮动。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刚入职的工资可能相对较低,但随着经验的积累、职称的提升,工资水平会逐步提高。具体收入还与地区、学校的类型、教师的教龄和学历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那些考虑进入教师行业的人来说,县城教师的工资水平或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它能够为你提供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而且,教育行业的工作相对稳定,享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尽管工资可能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但它的稳定性和社会价值,常常让人感到心安。#县城老师编制工资多少#

教师的工资是由哪里发放

1.高校教师

基本工资+科研/课时津贴

讲师:8000元~1.5万元

副教授:1.2万~2万元

教授:1.5万~3万元以上

顶尖高校或科研能力强的教授薪资可能更高。

2.培训机构教师

学科类(受政策影响较大)

全职教师:5000元~1.5万元。




教师的工资待遇

一张工资条撕开了教育行业的收入鸿沟。

上海高中教师到手11714元,河北幼教仅2112元。

三线城市教龄20年的老教师没突破5000元门槛。
经济发达地区财政输血直接拉大薪资差距。
职称工资占比超60%暴露收入分配畸形。

乡村教师补贴不够买双周通勤车票。
网友争论焦点:该羡慕还是该同情?
某地教师课外补课收入超工资三倍被举报。

公积金差额触目惊心:上海缴纳额抵欠发达地区半月工资。

财政薄弱县挪用教育经费发工资的旧闻再被翻出。
教龄津贴标准停留在1985年的每月10元封顶。

职称评定黑箱操作传闻加剧基层教师不满。
深圳某中学招聘清北博士年薪30万引争议。

课后服务费成新灰色地带:家长质疑变相收费。
教师群体内部出现“薪资歧视链”。

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92%首选一二线城市。
乡村学校招录比跌破1:3,县城岗位竞争1:58。
工资透明化运动意外暴露绩效分配潜规则。

教师节慰问金截图对比:有的发购物卡,有的发通知。
财政转移支付能否填平省际差异仍是未知数。
年轻教师为评职称自费发论文已成常态。

家长群炸锅:高薪是否该与升学率挂钩?
某省试点“工资倒挂”政策遭老教师集体抵制。
课后托管服务费七成进了学校账户引质疑。

教师工资条正变成衡量教育公平的标尺。
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教师“证书挂靠”乱象。
深圳教师降薪传闻引发离职潮预警。

职称评定增加支教年限要求引发两极反应。
工资改革PPT在内部会议泄露后秒删。
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连续三年未达标。

这场风波暴露出最残酷的现实:寒暑假弥补不了365天的收入焦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是病句吗?,教师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