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法律小常识(二),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常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严欣

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法律小常识(二)

1.朋友借钱到期不还,又没有约定利息,可以要利息吗?可以的,起诉要求还款的同时可以主张资金占用利息,法院会支持。

2.商店说,假一赔十,偷一罚十,只前半句有法律效力,因为是约束自己有效,加重他人责任无效。

3.员工辞职,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可,不需要公司同意。

4.竞业限制、降薪、调岗、更换上班地点都是实质性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员工同意的,决定权在员工。如果公司因为员工不同意而辞退,公司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索要赔偿。

5.在超市/商店买到了过期食品,可以索要价款10倍或3倍损失的赔偿, 1000元兜底。

6.在我国法律体系里公司没有罚款权,如果有什么迟到罚50的规定,你可以不交的,公司这个是违法行为。 但如果是按上班时间只支付对应工资,这是合理的。

7.如果去公司上班,但一直没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 员工可以请求第2个月到第12个月的双倍工资。月工资1万的话,最多赔22万(含本应支付的工资11万)

8.员工提交离职,公司开了辞退通知书而不是离职证明,不要生气,别撕毁辞退通知书,这是公司在给你发红包,去劳动仲裁诉公司违法解除并索取赔偿。

9.怀孕期间, 男的不能提离婚,但女的可以。

10.结婚后, 一方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此时离婚,债务不会由另一方分担,因为这属于个人债务,非夫妻共同债务。 但如果是两夫妻开店, 一方找银行贷款用于小店经营,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了,两个人一起还。

11.多次盗窃,即使数额不大也是犯罪,比如偷菜。

12.酒驾可以构成危险驾驶罪,但毒驾却不构成。

13.你在商场、餐馆借用厕所,不用餐,但因为刚拖过地滑倒受伤了(比如骨折),可以找商场、餐馆索赔,因为他们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14.妈妈和女朋友掉水里,要救妈妈,因为你对妈妈有法定救助义务, 不救妈妈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但对女朋友只有道德义务, 不救是自我道德请责, 没有刑责。

15.朋友办信用卡填了你的电话为紧急联系人,遇上催债电话不用担心, 你没签字不承担还钱义务,催债强扰可以报警处理。

16.捡到信用卡,即便无密码也不要拿去消费和取钱,这可能会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17.代购的要注意了,代购牟利而且量多的话可能涉嫌走私罪或逃税罪。

18.把银行卡交给他人刷分,比如每流水10000元给你500块钱,则你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 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能构成洗钱罪。 提醒:不要随便把银行卡借给所谓朋友。

19.假离婚是有效的,不能撤销。现实中有女生被蒙骗假离婚,为了买房云云,办理登记后就是真离婚了,不能主张“这是虚假意思表示, 离婚行为无效”。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要轻易相信另一方。

20.拾得遗失物,物主找上门来要归还的,可以索取必要报酬。坚持不给报酬不还物,可能构成 “侵占罪”

21.假冒富二代骗妍,不构成强妍罪,也不构成诈骗,姑娘们请带眼识人。

22.接到offer后与现单位提离职,还未入职新单位,被告知offer取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请求新单位赔偿1个月工资。

23.被列为失信人不能参加法考,即便通过了考试成绩也作废。

24.赌债不用还,因为赌债不是法律承认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法律不保护。

25.同事下班开车回家顺路带你,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一般情况下司机不对你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这是好意施惠,例外是司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比如喝酒了开车。

26.和未满14周岁的少女发生X行为,即便少女同意,也是强奸罪。

27.在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体既遂。比如张三、李四、王五相约一起去打死赵六,即便王五全程没动手就在旁边站着看张三、李四打,3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生活中法律小常识有哪些

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50条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点汇总

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

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常识

生活中法律知识大全

生活中法律小知识

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

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50条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