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新闻头条,郏县新闻今日在线观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杜晓盈

郏县新闻头条,郏县新闻今日在线观看

大家好,由投稿人杜晓盈来为大家解答郏县新闻头条,郏县新闻今日在线观看这个热门资讯。郏县新闻头条,郏县新闻今日在线观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郏县新闻最新今天

4月23日,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关镇某小区21日上午发生命案,一男子疑似杀害妻子及一对儿女后跳楼自杀。对此,郏县公安局一李姓警官向澎湃新闻证实,确有此事,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据澎湃新闻了解,4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电话报称,有人从城关镇某小区跳楼。接报后,县公安局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发现人已死亡。

经初步侦查,死者名叫管某通,男,现年34岁,住郏县城关镇某小区21层。在确定死者身份后,民警与其妻子李某燕进行电话联系,但李某燕电话处于关机状态。后民警发现管某通家中房门紧闭,经多次敲门未有应答。

通过视频监控,民警发现,4月21日上午9点过,管某通与其妻子李某燕以及6岁儿子、1岁女儿一同回家后,并未外出。后民警强行将管某通家门打开,发现其妻子、儿子、女儿3人在卫生间内已死亡,遗体上有锐器伤。

“是有这么个事。”前述李姓警官向澎湃新闻证实,警方初步认定管某通有作案嫌疑,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暂不方便透露更多。

郏县新闻神前村李俊亚

4月28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向平到郏县宣讲全国两会精神,调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

陈向平首先来到郏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与12345热线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了解运行机制、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每条民生诉求都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也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陈向平说,要把热线发现问题与网格发现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各部门从“物理聚合”向“化学反应”转变,抓住共性问题,强化数据分析,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陈向平走进东城街道翰林社区、渣园乡杜庄村,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社区民警、群众等深入交流,了解群众诉求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情况,强调要注重品牌打造,认真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带动,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样板。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向平认真听取郏县县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她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发展、关联着民生,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力量之源。要增强政治责任,把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有效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化解风险、维护稳定。要夯实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聚焦“五基四化”,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用好12345热线平台,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强化底线思维,推动乡村、城市社区、教育医疗、民族宗教事务、网络空间、安全稳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领域攻坚,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要注重协同聚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树牢“一盘棋”意识,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条块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基层高效能治理格局。要弘扬优良作风,以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积极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自觉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市领导罗福迎、丁海江参加调研座谈。

来源:平顶山宣传

郏县新闻最新事件

中新网河南新闻11月25日电 打磨、筛选、防锈、抛光、打孔、装配……11月23日,在位于河南郏县南环路中段的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熔铸车间,一块块铁锭经过一系列流程,下线成为一口口精美铁锅。

图为工人在制作铁锅。

作为“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年产铸铁锅7000多万口,占全国销量近三分之二,年产值超过18亿元。

“郏县铁锅铸造业起源于明代初期,当时百姓为祈求火头兴旺,在广阔天地乡杨庄村建立了火神庙,至今还保存完整。”郏县铁锅协会会长张信卿说,20世纪60年代,广阔天地乡赵花园村村民在家里修建小铸造炉,生产犁铧、铁蒸笼等生铁制品。改革开放后,赵花园村转型生产铁锅,从小作坊发展到20多家小工厂,年产铁锅近3000万口,产品供不应求。

据张信卿介绍,铸铁锅产业经历了翻砂、半机械化压铸、超硬质模具压铸、氮化技术、不粘边、真不锈、搪瓷技术7次技术革新,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铸铁锅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郏县铁锅有高、中、低档50多种,拥有专利230多项,与多家国内知名炊具企业及多个国际家用电器巨头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合作关系,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轻型铁锅外贸业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一口铁锅在欧洲市场上最高售价1000美元。

产业兴,就业旺。郏县现代厨具产业园已带动1.5万余人就业,就业人群主要为周边乡镇群众。工人月工资3000元至8000元,一些技术骨干可达万元。

近年来,郏县成立了河南广阔天地厨具集团有限公司,启动申报“中国郏县铸铁锅”地理标志,成功推出“广阔天地”集体品牌,出台完善了支持铁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发投产全自动抛光、全自动浇铸等18条生产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出台检测标准,完善产品质量体系。”郏县县长李红民表示,将坚定不移打好品质牌、健康牌,推动铁锅产业转型提升,打造百年产业、百亿产值。(张鸿雨 杜冠甲/文图)

郏县新闻教育播报2014年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9日电 眼下,正是红薯粉条生产销售的旺季。近日,在位于河南省郏县冢头镇柏坟周村老农伯种植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经验丰富的工人们正在打糊、漏粉,粉条如银线般落入锅中,在热水里翻滚定型。在一旁的粉条晾晒场,一排排晾晒待干的粉条晶莹剔透。

“红薯都是自己种的,做成的红薯粉条筋道耐煮,入口爽滑,回味甘甜,销路很好。”据合作社负责人秦亚非介绍,合作社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严格把控质量卫生标准,确保红薯粉条口感纯正、绿色健康。目前种植红薯100多亩,年产60多万斤,每年加工粉条3万斤以上,仅粉条一项年产值就达30多万元。

“咱们的粉条都是订单化销售,大部分销往北京、广州、深圳、郑州等大城市。”秦亚非说。

图为工人在加工粉条。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以来,郏县以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当天,在郏县长桥镇李常庄村的郏县禾之源蔬菜加工厂车间里,几名女工正将秘制的芥菜丝装进精美的钧瓷罐,密封装箱后直接发货。“这芥菜丝都是自己种植自己加工的,目前一天加工3000多斤,生产2000多件。”郏县禾之源蔬菜加工厂总经理李创业说。

李创业2017年8月开始加工生产芥菜丝、韭菜花、小米椒等系列产品。其中,芥菜丝取自本地的优质芥菜,切丝后配以大豆油、食用盐、干辣椒等佐料进行调制,远销上海、北京、深圳、江苏等地,年产值达350万元,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主打品牌“郏县芥菜”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图为工人在生产芥菜丝。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通过基地+龙头企业的方式,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冢头镇纪村生产的芥菜丝去年12月在郑州市“豫见郏县从郑启航”特色名优产品展示会上成为抢手货,2000多箱芥菜丝当即被抢购一空;长桥镇坡河村河南省鑫龙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芥菜丝更是走上城市百姓的厨房。目前郏县仅芥菜丝特产加工公司就有10余家。

近年来,郏县按照“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目标定位,持续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有效促进了土地增值、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成立农村合作组织1000余家,入社农户2.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5家,小规模企业27家,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企业14家,累计创建省市级龙头企业34家,新创建2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实现12.5亿元以上。(王自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郏县新闻头条,郏县新闻今日在线观看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