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18岁能结婚吗,18岁能结婚吗2024
大家好,由投稿人于光毅来为大家解答女生18岁能结婚吗,18岁能结婚吗2024这个热门资讯。女生18岁能结婚吗,18岁能结婚吗2024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8岁能结婚吗?
目前在我国,男女年满18周岁是不符合结婚年龄要求的,自然这样的情况下申请登记结婚,也是不会被批准,双方之间无法成立合法的婚姻关系。按照《婚姻法》中的规定来看,如今结婚年龄的规定还是按照之前的执行,其中女性要达到20周岁,而男性则必须要年满22周岁。
一、新婚姻法18岁结婚是否可以
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二、法律禁止结婚的条件有哪些
我国法律在保障男女婚姻自由的同时,对禁止结婚的条件亦作了明文规定。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就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出自己和自己生出的上下血亲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血源而出的直系血亲以外的三代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男女问不可以结婚,有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不能容许的问题,而主要是医学科学已经证明,近亲结婚对人种繁衍和子孙后代的健康与发展极为有害。所以,法律禁止他们结婚。
(2)患麻凤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
麻风病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患麻风病的人与他人结婚,会传染给对方,会遗传给后代。所以,未经治愈的麻凤病患者,禁止其结婚。这里说的“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指“花柳病”、精神病、白痴以及其他需进行隔离治疗的传染病,还有近年在我国已出现的艾滋病毒患者。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人身健康。所以,也应当禁止此类病患者结婚。
虽然现在网络上盛传只要男女年满18周岁就可以登记结婚,但其实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尚未对结婚年龄作出调整,也就是说截止目前其实还是会按照之前的年龄规定来执行,其中就明确要求了男性必须要年满22周岁,而女性则要达到20周岁。
现在18岁能结婚吗
今日据媒体报道,本届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提出建议修改《婚姻法》第六条,将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改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同时删除“晚婚晚育应予鼓励”,引发热议。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这个意义上,降低到18岁可以结婚更多具有人权保障的意义,亦与国际接轨。在理论上,其人口学意义是有助于缩短人口再生产周期,提高人口世代更替的速率,降低未婚少女人工流产甚至堕胎的比例,有利于新生代国民的健康。当然,法律准许18岁结婚并不意味着鼓励早婚,这一条法律也不具备强迫性,而是让年轻人多了点选择空间。
需要提醒的是,有必要区分“成年”与“成人”这两个概念。18岁生理上成熟名之“成年”,人格发育完整才可以说“成人”,成人的标志是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无疑,生理上的成熟并不必然等于心理上的成熟和人格上的成长。现代生活方式使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提前,婚前性行为低龄化弊端多多,带来了不安全的性和生殖健康等诸多问题。降低婚龄或许可以部分缓解这些问题。
删除“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这一建议值得点赞,契合我国低生育、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我国新时期应该鼓励“适龄婚育”,而18岁可以结婚标志着社会已经对成年达成共识并通过法律形成契约。18岁允许结婚,男女平等可也。 (作者系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建议法定结婚年龄改为“男20岁女18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18岁能结婚吗,不领证
我国现行《婚姻法》中规定的结婚年龄为男不得低于22岁,女不得低于20岁,晚婚年龄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三岁。而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不再鼓励晚婚晚育的措施调整也让不少晚婚族痛失了晚婚假。既然不再提倡晚婚晚育,法定婚龄是否也应该做出调整呢?其他国家的法定婚龄一般是多大?
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学者何亚福1月4日在《新京报》发表文章《法定婚龄能否降到18岁》(原标题:《本来就不应该鼓励晚婚晚育》),再次将这个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法定婚龄能否降到18岁
□何亚福
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原来第二十五条的“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为“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在修法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初婚年龄约为25岁,初育年龄则约为26岁,针对这种新的生育行为的情况,国家也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
按照原来规定,晚婚假可以在原有的3天婚假基础上延长至10~30天;晚育假在原有的98天产假基础上延长,例如北京、上海延长30天。
我认为,取消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是一个进步。
第一,不应该鼓励晚婚。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定婚龄都不超过18岁。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将男性和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都降至18周岁。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既然18周岁已经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犯罪,就要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了,怎么还不允许结婚?如果不允许结婚,这意味着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定婚龄已经过高了,所以没有必要再提倡晚婚。实际上,由于房价居高不下、结婚成本提高、对婚姻的期望值过高、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等原因,现代人的初婚年龄已经不断提高。例如,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居民初婚年龄为男性30.17岁、女性28.19岁,分别比2012年上升0.17和0.89岁。
第二,不应该鼓励晚育。从医学上来说,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3~29岁。一对夫妻如果要生两个孩子,女性最好在30岁之前生育二孩。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症呈上升趋势,这与生育年龄提高有关。我国现在婴儿出生缺陷率较高,而高龄孕育则增加胎儿畸形和夭折风险。研究表明,30~34岁女性出现早产风险会提高20%。25~29岁生育者,唐氏综合征婴儿发生率仅为1/1500;30~34岁为1/900;35~39岁则上升到1/300;45岁以上竟达1/40。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在取消晚婚晚育奖励的同时,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这有利于减轻育龄夫妇养育两个孩子的负担。事实上,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在2016年元旦正式实施,但对于城市工薪阶层来说,许多年轻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他们即使想生二孩,但考虑到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财力和精力,最终对生二孩望而却步。因此,需要出台配套的鼓励生育二孩的措施(包括延长生育假),才会让更多的夫妇(尤其是职业女性)敢生二孩。
作者资料:何亚福(1967~),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自主生育倡导者。写过几百篇有关人口与生育问题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周刊》、《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报刊上。
实际上,在大多数国家,人们到了18岁就可以结婚了。
有学者曾经对世界上各国的法定婚龄进行过统计,发现70%以上的国家法定婚龄都在18岁(欧洲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如果双方家长同意,结婚年龄也可以小2到3岁)。
从理论上说,法定结婚年龄是由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理需要来决定的。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很多国家的法定婚龄都在12岁左右。
但到了近现代,国家在确定法定结婚年龄时更多考虑的是社会因素,即人在生理成熟的同时是否也在心理上成熟,经济上独立,接受应有的教育,可以为婚姻和家庭负责。从这一因素考虑,大多数国家都将法定结婚年龄定在18岁左右。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按法定婚龄来结婚,但法定婚龄是调控人口数量的好手
欧洲的一些国家曾经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为了增加人口而调低法定婚龄。不过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调整到18岁左右。
只有人口压力较大的国家才会把合法婚龄定在20岁以上。事实上,国家对法定结婚年龄的调整实质是对人口的一种控制。当人口少、社会生产力低下、需要劳动人口时,国家会降低结婚年龄、鼓励生育;当人口过多成为社会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时, 国家就会提高法定结婚年龄、减少生育。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将法定婚龄提高到男20、女18。建国初期,我国未对人口有严格的限制,一度还存在着“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到1970年代末,我国人口已经由5亿增长到8亿,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1980 年新修订的《婚姻法》将法定婚龄提高了2 岁,调整到了现在的男22、女20,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延续了这一规定。
有提高法定婚龄的,也有希望降低法定婚龄提高生育率的。据报道,自2001年以后,韩国出生率低的现象一直持续。考虑到晚婚问题与低生育率现象的直接关系,韩国政府生育政策的重心就转移到通过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来缓解年轻人晚婚的问题上。
当然,法定的结婚年龄并不等同于实际的结婚年龄。日本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18岁、女16岁,比我国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小4岁。2013年,日本女性的实际结婚年龄已经达到了29.3岁,而中国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4.9岁。
对于18岁结婚的建议,一些网友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PANDMC:爸爸妈妈再也不用烦恼早恋问题了。噢耶,他们要烦恼的是孩子上大学了,孙子谁带。
@Forever-SZ:随便吧,反正我都已经过了那个年龄已经晚婚了。
@黄友惠:结婚后有能力负责婚后的生活吗?到时离婚率更高。
@风在沙间:以后大学里是不是会设置夫妻宿舍了呢?
@杏花疏雨61:结的起吗?
那么,你怎么看?在留言中亮出你的观点吧!
------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体中心
18岁能结婚吗爸妈同意
我国结婚登记年龄:女性和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20和22周岁。
根据《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结婚登记年龄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最低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双方自愿的;
3、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6、本人的户口簿与居民身份证姓名、出生年月、民族、性别不一致的。
二、结婚登记虚报年龄违法吗
结婚登记虚报年龄是一种违法行为。
婚姻法第 5 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是结婚的必备条件,是不可以由婚姻当事人随意改变的。
虚报结婚年龄主要是尚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人多报年龄,以达到结婚的目的。
也有超过法定婚龄的人少报年龄的情形。例如,黄某丧偶,已 58 岁,再婚时填表只写 50 岁。因为这种报假年龄的行为,并不同“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的规定相抵触,发现后指出其错误,予以批评教育,不必追究什么责任。
而那种多报年龄以达到结婚目的的行为,是同“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周岁”的规定相抵触的,是法律禁止的弄虚作假行为,是骗取结婚证的行为。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 8 条规 定,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应宣布该项 婚姻无效,收回已骗取的《结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 200 元以下的罚款。
这就说明,有意虚报结婚年龄,用违法手段达到结婚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是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的。
虽然我国对男女结婚的年龄都有要求,但因为男女的情况不同,就导致法定婚龄的规定不一样。其中,作为女生只要年龄达到了20周岁,那么就是符合了结婚年龄要求的。而在现在,我国尚未对结婚年龄作出调整,所以女方只有18周岁是不能结婚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女生18岁能结婚吗,18岁能结婚吗2024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