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和监护区别
留置和监护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适用对象
1.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监护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二)目的不同
1. 留置的目的是为了调查被调查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收集证据等,是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的一种手段。
2. 监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照顾其生活等。
(三)实施主体与法律依据
1. 留置由监察机关依法实施,依据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监护主体多样,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父母是法定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配偶、父母、子女等可担任监护人,依据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二、留置权是否需要合同
留置权不需要基于合同产生。
(一)法定性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这意味着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债权人就依法享有留置权,而不依赖于双方当事人是否签订合同约定此项权利。例如,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法定情形中,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基于法律规定对合法占有的债务人动产享有留置权,即使双方在合同中未提及留置权相关内容。
(二)成立条件
其成立主要取决于法律规定的条件,包括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等。只要满足这些法定条件,债权人即可取得留置权,而非必须有专门关于留置权的合同约定。
三、留置人员是否判刑了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手段。留置人员不一定会被判刑。
(一)留置与判刑的关系
1. 留置只是调查阶段的一种措施。在留置期间,监察机关对被留置对象的违法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如果经过调查发现被留置人员存在职务违法但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可能不会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也就不会被判刑。
2. 若被留置人员的行为构成职务犯罪,那么案件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移送起诉等操作。但即使到了起诉阶段,最终是否判刑还需要经过法院的审判。法院会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定,只有在证据确实充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法定条件下才会作出有罪判决并判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和监护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监护区别在哪
●留置监管陪护是什么工作
●留置和监护区别
●留置监管看护
●留置监护看管机构是什么样的单位
●留置监护看管中心
●留置和监护区别在哪
●留置监管陪护总队是做什么的
●留置看护监管中心是干嘛的
●留置权需要合同吗
●留置权一般出现在哪几种合同
●留置权需要占有吗
●留置权的要件
●留置权必须是动产吗
●留置权有哪些合同
●留置权的合同
●留置权合同的范围
●留置权的三种合同
●留置权主要用于那些合同
来源:临律-留置人员是否判刑了,留置人员一定有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