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权在法条哪条
留置权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该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这一规定明确了留置权成立的基本条件,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且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此外,民法典中还有其他条文对留置权相关的内容进行规范,如对留置权的实现、留置权的消灭等进行了规定,以全面调整留置权法律关系。
二、留置案件是否要保密
留置案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保密。
从案件性质来看,留置案件通常涉及到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较为敏感的事项。一方面,保密有助于保护案件调查过程中的证据线索完整性,防止被调查对象或相关利益方知晓调查进展后进行串供、毁灭证据等妨碍调查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被留置人员的名誉等权益也有一定保护意义,在未得出最终调查结论之前,避免不必要的舆论干扰和对其声誉的过度损害。同时,保密也是遵循相关纪检监察工作规定和程序的要求,确保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但是,在案件调查结束后,按照规定需要公开的部分,例如最终的处理结果等会向社会公开以接受公众监督。
三、拘留与留置区别
拘留与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性质方面
1. 拘留包括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一种制裁;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障性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2.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调查措施,主要针对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适用对象不同
1. 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等行政法律法规的公民。刑事拘留适用于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2.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以及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
(三)期限不同
1. 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刑事拘留一般期限为3日,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 - 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2. 留置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 法条
●留置权的法律条文
●留置权条款
●留置权的法律依据
●留置权行使的法律规定
●留置权的法定条件
●留置权的法律效力
●留置权的法律条文
●留置权适用条件
●留置权的规定
●留置案件是否要保密呢
●留置案件是否要保密协议
●留置案件是否要保密审查
●留置是否必须立案
●办好留置案件
●留置必须有证据吗
●留置案件办理流程
●留置了是不是有了证据
●留置后会知道案情吗
●留置必须向社会公布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拘留与留置区别,留置与拘留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