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和刑事措施的区别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措施,刑事措施则是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的多种措施的统称,二者存在多方面区别:
1. 适用主体不同。留置由监察机关适用,刑事措施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司法机关适用。
2. 适用对象不同。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刑事措施适用对象为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
3. 性质不同。留置主要是一种监察调查措施,目的在于查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事实。刑事措施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手段,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准确打击犯罪。
4. 后续走向不同。留置后根据调查结果,可能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等。刑事措施则依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可能出现撤销案件、不起诉、作出有罪判决等不同走向。
二、留置立案是不是会被追诉
留置立案后存在被追诉的可能性。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一旦被留置立案,说明监察机关已经掌握了被调查对象部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证据或者线索。如果经过调查核实,被调查对象确实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行为,就会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也就是会被追诉。
但如果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发现被留置立案的对象并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就不会被追诉。所以留置立案只是监察程序中的一个环节,最终是否被追诉取决于调查结果是否能证实存在违法犯罪事实。
三、留置场所制定什么预案最好
留置场所可以制定以下几类预案:
(一)安全预案
1. 人员安全方面,要考虑被留置人员可能出现的突发疾病、自残自伤等情况。预案中应明确医护人员的配备、应急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储备,以及出现此类情况时的快速处置流程,例如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急救、转运至附近医院等。
2. 场所安全方面,针对可能的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设施设备故障等制定应对措施。比如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制定火灾发生时的疏散路线,确保紧急照明设备正常工作等。
(二)突发事件预案
1. 应对外部干扰或袭击的预案。包括设置安保警戒区域,规定安保人员的巡逻路线和频率,配备必要的安保器材,以及与当地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以便在遭受外部干扰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援。
2. 应对被留置人员集体对抗等突发群体事件的预案。明确如何通过心理疏导、增加监管力量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
(三)管理预案
1. 人员管理预案,涵盖被留置人员的日常起居、学习、谈话等活动的管理规范,确保留置期间的管理有序进行。
2. 工作人员管理预案,包括工作人员的值班制度、交接班流程、保密制度等内容,防止因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违规行为导致问题发生。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和刑事措施的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刑事措施的区别在哪
●留置措施和刑事拘留
●留置和刑事措施的区别和联系
●留置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区别
●刑事 留置
●刑法留置措施
●留置和刑事措施的区别在哪
●刑事留置措施有哪些
●留置措施算刑期吗
●留置立案是不是会被追诉呢
●留置立案是不是会被追诉到法院
●留置立案后会怎样
●留置立案一定有罪吗
●留置后立案是什么意思
●留置是立案前还是立案后措施
●留置了是否说明已立案了
●留置在立案前还是立案后
●立案留置后多久判刑
●留置立案侦查什么意思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场所制定什么预案最好,留置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