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签署合同有无法律效益?借款人对借条的真实性和内容没有异议,只是辩解称是其在醉酒状态下所写,该理由没有法律上的意义。醉酒不能成为行为人免除民事责任或否定真实意思表示的理由,借条载明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避免未来发生类似败诉,提出如下建议:
一、酒后不签字,不管是合同还是其他“白纸黑字”的文件。当事人以醉酒为由否定其意思表示真实性的,法院不会支持,当事人仍需对醉酒后签订的法律文件承担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如果发生在此之后,需要考虑该司法解释的如下规定: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为此,本书作者特别提醒:民间借贷关系中,出借人应保存好资金交付凭证,包括如借款人收据、借条、银行转账单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列举充分证据证明合同已成立并生效。其他类别民间借贷关系也应注意保留上述证据,以证明出借人已履行资金交付义务。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
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该案之后相关领域的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
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就此可看出醉酒后签订的合同能提供证据证明,拥有法律效益。更多相关问题,成都法律咨询请联系有度律师事务所为你做详细分析。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醉酒后签订合同有效吗
●醉酒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喝醉酒签合同算乘人之危么
●在喝醉酒的情况下签的协议能生效吗?
●醉酒者订立的合同效力如何
●醉酒状态下签的合同有效吗
●醉酒状态下签订的合同
●喝醉后签合同生效吗?
●醉酒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醉酒时签订的协议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