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怎么处理合法,担保共有债权数额是多少

债权债务 编辑:孔文

一、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怎么处理合法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时,处理方式如下:

1. 按一般保证处理。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应先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在债务人财产被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才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 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推定承担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3.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对债权人更为有利,能更好地保障其债权的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愿来确定合适的担保方式。

二、担保共有债权数额是多少

担保共有债权数额的确定较为复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要明确担保合同的具体约定,合同中通常会明确规定担保的债权数额范围等相关条款。其次,若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一般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债权情况来确定。例如,在债务履行过程中实际形成的债权总额,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等各项费用。再者,还需考虑担保的范围是否涵盖了全部债权,还是仅为部分债权。如果存在多个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的情况,担保数额应在各债权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和界定。总之,担保共有债权数额的确定需依据具体合同及实际债权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三、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如何认定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时,通常按照以下原则认定:

1. 一般推定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能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 若当事人明确表示不适用连带责任保证的,应按照一般保证来认定。一般保证是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且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 若担保合同中既有保证条款,又有物的担保,当事人对担保责任的承担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债权人应当先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物的担保不足以清偿的部分,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怎么处理合法呢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如何认定

对担保方式约定不明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如何推定

担保方式未约定按什么来

担保方式没约定

担保范围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如何认定

担保范围约定不明确

担保方式未明确

担保共有债权数额是多少钱

担保共有债权数额是多少合适

共有财产担保

有担保的债权和共益债务

共同担保分为

共同担保的分类

担保共借是什么意思

担保 共借

共同担保分为三类

担保与共同债务人

来源:中国法院网-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如何认定,担保范围约定不明如何处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