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头达成的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我们需要明确指出,即使在双方通过口头磋商而签订的合同中,其同样具备法律约束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律实践之中,合同并非仅限于书面形式,而包括了口头或其他可依据法律规定且在双方同意之下选择使用的形式来进行制定。
然而,若相关法律或行政规章明文要求双方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的话,那么不经书面确认便签订的口头合同恐怕无法构成法律效应。
同时,当事人双方也可能会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述的合同条款,此时若双方未能按照该约定拟定的合同,同样视为无效。
二、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怎么办
如果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以下是处理方式。
(一)证据方面
1. 首先要确定是否有证据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若仅有口头陈述而无其他证据佐证,在法律上很难主张口头承诺的效力。例如双方交谈时没有录音录像,也无证人在场,这种情况下难以证实口头承诺内容。
2. 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口头承诺,如录音、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情况则不同。
(二)合同效力相关
1. 一般情况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书面形式,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当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时,若合同不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通常以合同为准。
2. 但是,如果能证明口头承诺是合同订立的前提条件,或者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订立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那么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等法律途径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使口头承诺的内容得到体现。
三、口头的约定有合同效力吗
口头约定在一定情形下具有合同效力。
一方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口头约定,且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样的口头约定就是有效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另一方面,口头约定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其缺乏书面的记载,在发生争议时,往往难以举证证明约定的具体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否认口头约定的存在或者对约定内容有不同的说法,而另一方又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那么主张权利一方可能会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因此,虽然口头约定有合同效力,但为了避免潜在的纠纷和风险,对于重要的交易和事项,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合同形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口头达成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达成的合同有效吗
●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吗
●口头合同生效的条件
●口头合同的法律依据
●口头达成的协议范本
●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口头达成的合同有效吗
●口头合同的法律规定
●口头合同有效力吗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一致怎么办呢
●口头承诺和合同不一样怎么办
●口头承诺和合同不一致后算不算欺诈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符算诈骗吗
●口头承诺和合同不一致
●口头承诺和合同以哪个为准
●口头承诺合同生效么
●口头承诺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承诺与口头协议一样吗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符
来源:临律-口头的约定有合同效力吗,口头约定可以作为合同约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