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土地预征收
土地预征收是指在正式征收土地之前,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提前对拟征收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规划、评估等前期工作。
1.目的在于提前了解土地情况,为后续正式征收做好准备。例如确定土地的用途、权属等信息,以便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2.预征收过程中,会对土地进行勘测、评估,确定土地的价值等相关信息。这有助于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在正式征收时能提供合理的补偿依据。
3.但土地预征收并不意味着土地一定会被正式征收,只是一种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在预征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公共利益项目不再进行,那么土地可能不会被征收。
二、什么是完成土地征收
完成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1.程序方面,需要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如发布征收公告、进行土地现状调查、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并公告、组织听证等。只有在这些程序都依法完成后,土地征收行为才视为完成。
2.补偿方面,要对被征收土地的农民给予合理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3.权属变更方面,完成土地征收后,被征收的土地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有所有,国家依法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可以对其进行规划和利用。总之,完成土地征收是一个严格依法进行的过程,涉及到众多方面的权益和程序,以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和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三、什么是土地征收纠纷
土地征收纠纷是指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因征收主体、征收程序、征收补偿等方面产生的争议。
1.征收主体方面,可能存在行政机关越权征收、违法委托征收等情况,导致被征收人对征收主体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引发纠纷。
2.征收程序方面,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告、听证、评估等环节,或者程序瑕疵影响被征收人合法权益,容易引发纠纷。例如,未提前公告征收决定,导致被征收人不知情;评估机构的选定程序不合法,评估结果不公平等。
3.征收补偿方面,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不合理、补偿款未及时足额发放等问题,是土地征收纠纷的常见原因。被征收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与征收方产生分歧和纠纷。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土地预征收是什么意思
●土地预征收合法吗
●什么叫预征土地
●土地预征收征用制度
●预征收土地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土地管理法预征收
●国有土地预征收
●土地预征收合法吗
●预征地合法吗
●土地预征收程序
●什么是完成土地征收的主体
●完善土地征收手续
●完成征收是什么意思
●土地征收完下一步是什么
●完成征地任务
●土地完成征收证明
●土地全部征收了有什么政策
●完成征收任务
●征收土地全过程
●土地征收完成的标准
来源:临律-什么是土地征收纠纷,土地征收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