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上班族都对试用期习以为常,遇见没有试用期的工作还会庆幸。实际上,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可知,试用期并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的事项。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方面存在违规情形。那么,违法约定试用期有什么法律后果呢?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定期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确定试用期期限,但不能超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的最长期限。《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确定了不同的试用期最长期限:
1.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包括3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即可以约定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试用期;
2.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包括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即可以约定2个月或短于2个月的试用期;
3.3年以上(包括3年)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即可以约定6个月或短于6个月的试用期。
二、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相关内容做了更加严格细致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也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本规定针对的是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尚未履行的情况。虽然试用期尚未履行,但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
2.支付赔偿金
本规定主要针对的是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超过法定上限或违法延长试用期的情况。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实际履行的,则用人单位应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补足差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剥夺和克扣劳动者全部或部分权益,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和补足,同时,还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如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工资低于前述法定标准,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之前少发的部分,并支付相当于少发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
以上就是关于“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欢迎随时向广东国晖(北京)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违法约定试用期如何赔偿
●违法约定试用期有何法律责任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标准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标准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责任
●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 最高法院判例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