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
立案与留置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规定。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措施。是否采取留置措施,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情况、被调查对象的情况等。
监察机关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对符合法定情形的,经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后才能实施留置。在立案之后,监察机关需要在掌握一定的证据表明被调查对象可能存在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并且存在法定的一些情形时,才会考虑采取留置措施,而不是简单依据立案后的固定时长来决定是否留置。
二、存款能否行使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而存款属于货币资金,是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存款不能行使留置权。原因如下:
1. 留置权的对象是动产,存款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但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动产形式。
2. 存款的占有和控制关系较为特殊,它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账户体系中,与典型的可被留置的动产在占有关系上有本质区别。
3. 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并没有支持对存款行使留置权的相关依据。
所以,通常存款不能行使留置权。
三、被查和留置区别
被查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方面
1. 被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可能指接受各类调查,例如纪律检查机关的初步调查、行政机关的一般性调查等,这种调查更多是为了获取信息,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
2. 留置则是特定的监察措施。它主要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在符合法定情形下采取的限制被调查人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
(二)措施的性质与严厉程度
1. 被查的过程中,相对人可能只是需要配合调查人员提供相关材料、回答问题等,不一定会限制人身自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很多情况下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2. 留置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措施,被留置人员会被限制在特定场所,在调查期间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便于监察机关深入调查其可能存在的严重职务违法或犯罪行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人员
●立案后才能留置吗
●立案到留置一般多长时间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立案后多久拘留犯罪嫌疑人
●立案以后多久拘留
●立案后才能留置吗
●立案后多久进拘留所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存款能否行使留置权的规定
●存款能否行使留置权
●存款能否行使留置权的情形
●可以留置的财产只能是
●可以行使留置权
●留置权可以留置钱吗
●银行留置权
●存款留存
●可以留置的财产仅限于合法占有的财产
●存款留存金额什么意思
来源:临律-被查和留置区别,被留置一定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