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1是什么意思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N+1就是公司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当月工资的简称。N是指的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年限,+1是指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公司支付的金额如下:
公司支付总金额=经济补偿金+员工当月工资
经济补偿金=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作年限N
注意,N是实际工作年限,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限。
有些公司在员工工作的第一年,以各种理由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计算补偿金时,需要按照员工实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确定。工作时间每满1年,N的数值增加1;大于6个月,不足12个月的,N的数值也增加1;小于6个月的,N的数值增加0.5。例如,你在公司工作了3年整,你的N=3;工作了2年零11个月,N=3;工作了2年零1个月,你的N=2.5。
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是指,离职前员工每月的税前工资,再加上绩效工资、加班费、各种补贴等。通常来说这一金额要高于员工每月实发到手的工资,因为实发的工资已经由公司代扣代缴个税、社保、公积金。
二、2N+1是什么意思
2N+1是公司向员工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及当月工资的简称。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在劳动合同未到期前解雇员工,且无法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此一来,公司属于违约,需要支付赔偿金。
公司支付总金额=赔偿金+员工当月工资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和前述一致。
如员工工资较高,且工作年限较长,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数额当然就会很高。然而,并不是所有员工离职时都能从公司拿到钱。如果员工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公司开除,公司是可以不支付补偿金和赔偿金的。
三、律师建议
针对公司向员工支付补偿金、赔偿金的问题,结合实务经验,提供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如果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经济补偿金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乘以工作年限计算。
2.如果员工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工资发放记录证明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
3.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签署离职协议,确定了补偿数额。无论该数额高于或低于法律规定,双方均不可以反悔,也不可以要求按照法律规定补足或退还。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离职的n+1
●应该离职的几个信号
●离职的话sign on bonus
●应该离职的时候
●离职这名
●当然离职
●如果要离职,合理的做法有哪些?为什么?
●离职还有什么说法
●应该离职的几个信号
●离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