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是不是立案,滞留和留置有区别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邹言

一、留置是不是立案

留置不是立案。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针对被调查人,限制其人身自由以便进行调查等相关工作。

立案是指司法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对控告、检举、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违法违纪事实需要处理时,决定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调查的一种诉讼活动。

两者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留置是在监察调查过程中的一种措施,目的是保障调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立案是一个开启案件处理程序的环节,标志着对某个事件正式展开调查或侦查,后续才可能根据情况采取包括留置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

二、滞留和留置有区别吗

滞留和留置存在区别。

(一)概念性质方面

1. 滞留是一种短暂停留、限制离开的状态。通常是因为一些临时的原因,例如在交通执法中,车辆存在轻微违法违规情况,执法人员可能会滞留车辆以便进一步检查、处理相关事宜。

2. 留置属于一种法定的措施。比如监察机关为了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依据法定程序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以便进行深入调查。

(二)适用主体和对象方面

1. 滞留可由多种主体实施,对象较为广泛。像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对相关人员或物品可以进行滞留。

2. 留置则是特定主体的职权行为。留置的实施主体是监察机关,对象是涉嫌特定违法犯罪行为的公职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法律依据方面

1. 滞留依据的是一般性的行政法律规范或部门规章等。

2. 留置有专门的监察法律法规等作为依据。

三、留置后案件如何突破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要实现留置后案件的突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证据收集方面

1. 全面细致收集证据。对被留置对象的财产状况、人际交往、工作流程等进行全面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例如,调查其银行账户流水,以发现异常资金往来情况。

2. 固定关键证据。对于能够证明违纪违法事实的核心证据,如文件、票据、证人证言等,及时通过合法程序进行固定,防止证据灭失或被篡改。

(二)讯问策略方面

1. 心理突破。了解被留置对象的心理弱点,如家庭因素、职业前途担忧等,利用这些因素制定讯问策略,促使其如实交代问题。

2. 逐步深入。从已掌握的事实入手,逐步深入追问相关问题,不给被留置对象编造谎言的机会,使其难以自圆其说,最终不得不交代更多违纪违法事实。

(三)团队协作方面

1. 组建专业团队。包括监察人员、法律专家等,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案件调查、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协作。

2. 及时沟通交流。团队成员之间及时分享信息,调整调查和讯问策略,确保案件突破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是不是立案了呢

留置就一定是犯罪了吗

留置是不是就得判刑

留置就是有罪吗

留置立案一定有罪吗

留置是不是就意味着犯法

留置是立案前还是立案后措施

留置就一定是犯罪了吗

留置算立案吗

留置是在立案后吗

滞留和留置有区别吗知乎

滞留和留置的区别

滞留和留置意思

滞留与置留的区别

滞留还是置留

滞留解释

滞留指什么意思

留置和滞留是一个意思么

啥叫滞留

什么叫留滞

来源:头条-留置后案件如何突破,办好留置案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