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立案调查多久能放人
留置立案调查的时间和放人情况比较复杂。
(一)留置期限方面
1. 一般情况下,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是一个基本的时间限制规定,旨在保障被调查人的权益,同时也为调查工作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框架。
2. 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里的特殊情况包括案件重大复杂等因素,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延长留置时间。
(二)放人情况
1. 如果在留置期限内,调查发现不存在违法犯罪事实,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解除留置措施,释放被调查人。
2. 当调查终结,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如移送起诉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等)后,依据决定情况对被留置人员进行相应处置,如如果不起诉等情况符合释放条件的也会及时释放。
二、异地留置如何立案
异地留置立案需要遵循相关的监察法律规定。
(一)管辖确定
1. 监察机关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明确规定,一般按照管理权限确定。若涉及异地监察对象的案件,要依据相关规定确定有权管辖的监察机关。例如,上级监察机关可以指定异地监察机关对特定案件进行管辖立案。
2. 对于一些重大复杂案件,可能存在多地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情况,此时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主要犯罪地或者被调查人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等因素,确定管辖立案的监察机关。
(二)立案程序
1. 监察机关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在异地留置情形下,同样要严格完成初核等前置程序,确保有足够证据表明存在违法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责任。
2. 立案应当写出立案呈批报告,报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经批准后予以立案,立案后即可依法采取包括异地留置在内的调查措施。
总之,异地留置立案需在监察机关依法依规确定管辖并履行严格立案程序的基础上进行。
三、拘传和留置盘问的区别
拘传和留置盘问存在以下区别:
1. 性质不同。拘传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公检法机关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而留置盘问是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的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而依法行使的行政职权。
2. 适用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置盘问适用于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其范围更广,包括但不限于涉嫌刑事犯罪的人员,也可针对违反治安管理等行政违法嫌疑的人员。
3. 适用依据不同。拘传依据刑事诉讼法等刑事法律规范。留置盘问依据的是人民警察法等相关行政法律规范。
4. 时间限制不同。拘传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留置盘问一般为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立案后还能出来吗
●留置后立案
●立案留置后多久判刑
●留置调查结束多长时间可以移交司法
●留置调查需要多久
●留置后立案是什么意思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留置后立案
●留置立案一定有罪吗
●留置立案后会怎样
●异地留置如何立案侦查
●异地留置如何立案处理
●异地留置办案程序
●异地留置是什么意思
●被异地留置
●异地留置如何与本地协调
●异地监察留置
●跨省留置如何执行
●本地留置和异地留置区别
●异地留置后双开一定移送吗
来源:临律-拘传和留置盘问的区别,留置盘问和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