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原市人口总数是多少,太原市有多少人口和面积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苏军小

2024年太原市人口总数是多少,太原市有多少人口和面积

大家好,由投稿人苏军小来为大家解答2024年太原市人口总数是多少,太原市有多少人口和面积这个热门资讯。2024年太原市人口总数是多少,太原市有多少人口和面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太原市有多少人口2024年

4月15日市统计局消息,2021年度太原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9.0957万人,比上年增加7.2435万人,增长1.36%。

  经过对抽样调查结果科学推算,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90957人,比上年增加7.2435万人,增长1.36%。从自然增长来看,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4.1645万人,出生率为7.83‰。死亡人口3.0967万人,死亡率为5.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

  从地区分布来看,小店区人口最多,达到141.4155万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分别为96.8271万人、78.5644万人;娄烦县人口最少,为8.8627万人。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为275.79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五成多;女性为263.305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近五成,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74。从城乡人口来看,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81.00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八成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8.0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一成多。


太原晚报 记者 李静

山西省太原市有多少人口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其地理条件确实带来了发展的挑战。东西两面环山的地形限制了城市的横向扩展,使得太原主要的发展方向仅限于南北两端。北边是忻州,尽管合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资源补充,但忻州本身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而南边的晋中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但其规模对于太原来说也构成了吸收的难度。因此,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并不能根本解决太原面临的问题。


然而,认为太原仅靠卖地和煤炭产业难以支撑更大规模的人口和发展是一种短视的看法。实际上,太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重要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不锈钢、装备制造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太原市GDP总量达到了约490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这座城市依然拥有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同时,在“十三五”期间,太原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00亿元,这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正在稳步推进。


面对周边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如西安、郑州、北京等,太原并非没有吸引力。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比如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综改试验区发展等措施,太原正逐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太原还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服务等,并且在科研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都为未来的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于人口承载力的问题,太原当前确实面临着一定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无法突破。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进而支持更大的城市规模。


总之,太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更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只要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求变,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完全有可能超越现有的局限,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太原市有多少人口数量

核心阅读

一座缺水城市,如何寻找增量?山西太原以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水经过收集处理,转化为再生水,回用于市政、工业、生态补水等方面;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也可制成有机肥料。用水更高效、更集约,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增添了助力。

山西省太原市,常住人口超540万,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7.5立方米,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国平均水平的1/16。

为缓解缺水问题,太原以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将污水变废为宝。在太原,目前已形成污水收集、处理、回收利用的完整链条,建成区7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118万吨,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5%以上。

污水是怎样再生的?再生水用到了哪里?记者进行了探访。

经过再生之旅 污水变得清透

“下水道一堵,心也跟着堵。”这是居民王敏前些年常有的感受。

这个周末,又是用水高峰。在太原市晋源区长巷古唐苑小区的家里,王敏做饭、擦地、洗衣服,忙,但心情舒畅。

“下水道不咋堵了,也没啥味儿了。”王敏说,去年夏天,家门口的古唐路经过了雨污分流改造,情况好转许多。

2024年以来,太原市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97.69公里,涉及228条道路。雨水入河,污水进厂,城市排水能力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均得到提升。王敏家的生活污水,就沿着新晋祠路、滨河西路污水管线,汇入位于太原市西南郊区的晋阳污水处理厂。

“这是一座地下污水处理厂,占地400亩。”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潘会友介绍,“太原市汾河以西的生活污水,全部在这边处理。”

在晋阳污水处理厂的地下处理车间,污水的再生之旅要历经过滤沉淀、生物分解、消毒灭菌3个环节,涉及20多道工序、380多套设备,用时约21个小时。最终,污水变成了清澈透亮的再生水。再生水出厂前,还有第三方检验,水质应达到一级A标准。“出厂后,部分回用于工业,其余排入汾河,补充水量。”潘会友说。

太原市2020年基本实现对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近几年又对两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处理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以前,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建设,2019年,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指标优化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预计今年底前,3项指标将进一步优化。

“每次水质提升,背后都有工艺方面的升级。”潘会友表示,接下来还会扩建场地、引进设备、增加工序,进一步做优再生水、改善汾河水质,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

减轻企业成本反哺汾河支流

与晋阳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的,是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处理后的再生水,有一部分被分流至此。在这里,水是原料,也是产品。

“污水处理厂出来的再生水,可以直接回用于市政、生态补水。”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海英介绍,“如果回用于工业,还要根据企业需求再进行处理。”

示范基地车间内,一组组白色管道整齐排列。再生水在管道中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含盐量和溶解性固体总量大幅降低,其中氯离子浓度下降至每升5毫克。

处理洁净的高品质再生水,被输送至20公里外的清徐经济开发区。位于开发区的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天要使用1000余吨再生水。

“公司从事橡胶用炭黑生产,对用水水质要求较高。”公司总经理牛瑞君说,“以前用地表水,怕氯离子腐蚀设备,还得花钱引入专门设备,进行预处理。现在用上了再生水,水质好、硬度低、杂质少,我们这边的工作量就减轻了。水的循环利用次数一上去,用水成本下降了三成。”

目前,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供水规模每天6万吨。清徐经济开发区、清徐环卫产业园等园区内的企业,均用上了高品质再生水。

“除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很重要。”翟海英介绍,再生水还回用到景观水体示范项目——“九河”生态复流工程,已铺设再生水管网135.5公里,建成加压泵站1座,设计供水能力为每天15.1万吨。

“九河”,指汾河在太原市区的9条支流,以前因为接纳生产、生活污水,造成了水体污染,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基本实现河清岸绿。“九河”多是季节性河流,每年好几个月处于干涸状态。山西省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今年底基本实现太原市再生水反哺“九河”生态复流工程。

目前,太原市累计铺设再生水管网164公里,建成加压泵站3座和深度处理厂1座,城区基本实现了再生水在工业、农业、市政、水能等多方面的回用。

此外,山西明确了再生水利用的“时间表”:到2027年底,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08亿立方米/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黄河流域市、县(市、区)力争达到40%。

污泥变废为宝 制成有机肥料

展厅里,一瓶瓶用污泥加工生产出的有机化肥,吸引参观者驻足。

“这些高浓度有机化肥,很受市场欢迎。”清徐经济开发区山西晋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宝新介绍。

以前,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常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等传统方式处置,不仅带来了二次污染,还造成一定的生态隐患。

治水,也要治泥。为打通污水处理的“最后一公里”,太原引入先进的技术工艺,促成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污泥处理项目建成投产。

一辆装满污泥的全密闭运输车,从晋阳污水处理厂出发,20分钟后就到达山西晋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污泥被传送到4米深的地下接收舱中,经过混配、水解、闪蒸、固液分离等约4个小时的处理工序,变成了蛋白滤液和干污泥这两种物质。

“这个‘碱性热水解处理’的过程,像榨油一样,炼出的‘油’就是蛋白滤液,剩下的‘渣’就是干污泥。”张宝新介绍,污泥在药剂、温度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病原菌全部灭活,有机质降解一半,污泥含水率由八成降低至四成。

干污泥自然干燥后,用于园林绿化、垃圾填埋场覆盖、矿山修复等。蛋白滤液经过浓缩调配,做成蛋白浓缩液有机肥料,用来浇花、种菜。

“我们每天处理500吨污泥,产出20吨到30吨蛋白浓缩液、200吨干污泥。1吨蛋白浓缩液最高能卖1500元。”张宝新说。

目前,太原污水处理每日产生污泥近1000吨,约一半进行碱性热水解处理,另一半用来烧砖。随着污水处理能力与污泥产量的提升,山西晋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还将开工建设二期项目,以期污泥处理能力再上一层楼。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付明丽

太原人口2025

  《2022年山西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出炉,截至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481.35万人,比上年增加0.88万人,增长0.03%。太原市543.50万人,位列全省第一。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重视支持和广大被调查对象积极配合下,2022年度全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这次人口抽样调查,按照多阶段、分层、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在全省11个市、117个县(市、区)抽取了1236个乡(镇、街道),5348个村(居)委会,调查登记常住人口78.12万人。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零时。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23.51万人,比上年减少1.13万人;出生率为6.75‰,比上年下降0.3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死亡率为7.73‰,比上年上升0.4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8‰,比上年下降0.72个千分点。

  全省各市常住人口分布为太原市543.50万人,大同市310.02万人,阳泉市131.11万人,长治市314.17万人,晋城市218.93万人,朔州市159.07万人,晋中市339.45万人,运城市471.85万人,忻州市265.56万人,临汾市390.66万人,吕梁市337.05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0岁至14岁人口为537.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43%;15岁至64岁人口为2440.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09%(其中:15岁至59岁人口为2233.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4.1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4.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48%。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43%。男性为1778.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08%;女性为1703.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92%,性别比为104.40。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26.5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3.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54.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6.04%。全省共有家庭户1325.1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233.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2.87%,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44人。 记者 贺娟芳 太原晚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2024年太原市人口总数是多少,太原市有多少人口和面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