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后移交案件怎么处理
当留置后移交案件,通常有以下处理方式:
(一)案件移交司法机关
1. 证据审查
- 监察机关在留置期间会进行全面的调查取证工作。移交案件时,司法机关(检察院等)会对监察机关移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对于不符合证据要求的,可能会要求监察机关补充调查。
2. 案件受理
- 司法机关受理移交的案件后,会依据法定程序确定承办案件的人员或部门。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流程开启刑事诉讼程序。
3. 犯罪嫌疑人处理
- 对于被留置的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会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将被羁押在看守所等待进一步的审判。
(二)后续诉讼程序
1. 审查起诉
- 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证据情况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作出起诉决定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2. 审判
- 法院受理案件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开庭审理,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对证据进行质证,最终依据法律作出判决。
二、留置期间脱逃的,成立脱逃罪吗
留置期间脱逃的,成立脱逃罪。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被留置人员在留置期间本应接受调查,遵守相关规定。脱逃行为严重破坏了监察机关的调查秩序,损害了法律的威严。
从法律规定来看,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行为。虽然留置与刑事诉讼中的关押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被留置人员处于监察机关的合法管控之下,其脱逃行为在本质上与脱逃罪所规制的行为具有相当性。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法的规制,以维护监察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能留置权利吗
在我国法律中有留置权这一概念。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
(一)适用情形
1. 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例如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定作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或者材料费等价款的,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权。
2. 但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比如当事人之间明确约定某些特定物品不得留置的情况。
(二)留置权的实现
1. 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六十日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限,但是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
2. 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总之,是存在留置权这种法定权利的,但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和程序来行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后移交案件怎么处理的
●留置后移交案件怎么处理流程
●留置后有问题是移交哪儿呢
●留置后移交就要判刑吗
●留置移交后可以免于起诉吗
●留置案件移送审理的规定
●留置之后一定移交司法吗
●留置后移交案件怎么处理流程
●留置过后要转到哪里
●留置后如何处理
●留置期间脱逃的,成立脱逃罪吗怎么判
●留置期间脱逃的,成立脱逃罪吗判几年
●留置期间脱逃构成什么罪
●留置期间逃脱构成犯罪吗
●留置 脱逃罪
●留置期间逃跑
●留置人员在逃
●留置期间主动退赃还判刑吗
●留置人员出来会开除公职吗?
●留置期间主动退赃款怎么处理
来源:头条-能留置权利吗,谁可以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