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查询
大家好,由投稿人汤文丹来为大家解答养老保险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查询这个热门资讯。养老保险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查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保险退休金如何计算
丨来源:人社通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种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算法不同。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的养老保险,也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养老金算法与单位职工的算法一致。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的退休养老金算法
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6年全国统一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
退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1. 基础性养老金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本年度个人账户存储额
= 5000元 × 8% × 12个月
= 4800(元)
假如缴费工资基数不增长,交15年:
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
= 4800 × 15 = 72000 (元) (未计算利息)
假如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
= 72000元 ÷ 139个月
≈ 518(元)
提示:这里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终身支付,未领取完的,可以继承。
3.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办法,各地办法有差异。
最后汇总
退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这里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只是退休当年的养老金,基本算法全国统一。
退休之后,一般每年都会调整涨一次养老金。国家人社部划定全国统一的人均增长率指标(2020年增长5%,2021年增长4.5%),各省市在指标范围内,自行制定调整办法,一般会体现“普惠增长、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高龄倾斜”等原则。
城乡居民(农保、居保)
养老金算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按国家规定计算利息。
个人缴费设置若干档次(200元、300元、500元、2000元…),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
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各地标准有差异。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139个月
举个例子,算一下:
假如每年按1000元标准缴费,政府补贴60元,累计缴费20年。
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
=(1000 + 60)× 20
= 21200(元)(未计算利息)
个人账户养老金
= 21200 ÷139个月
≈ 153(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来源: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
养老保险退休金计算器
全国也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为了让老年以后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他们中有很多人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很多朋友想知道,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究竟怎样计算呢?划不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是通过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20%来参保的。如果是就业困难人员的话,还可以申请当地的社保补贴,以减轻负担。未来推动延迟退休,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领取失业金人员,会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基本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实际上跟单位职工参保人员的计算公式完全一样,主要是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现在一些地方也称之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未来将全部过渡到全口径社平工资。去年计发基数和社平工资是在6401元到12183元之间,大多数地方在7000~8000元之间。有的省份还有多个计发基数,比如说山东省去年有7468元、7682元和7069元三个。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可以理解为本来的平均缴费档次,就是某月的缴费基数除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一般是在0.6~3之间,特殊情况下会低于0.6或超过3。
缴费年限,实际上是具体到月的每月转化为0.0833年,目前最低缴费15年,未来将会提升至20年。
对于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现在参保往往选择的是60%档次。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这样15年可以领取12%,20年可以领取16%。社平工资是8000元的话,分别可以领取960元和128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记入。
个人账户余额还会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要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像2016年高达8.31%。一般来说,也会参考社平工资增长率,今年的记账利率只有2.62%。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2005年就制定的,60岁139个月,50岁195个月。这几年可能会进行修订,但如何过渡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个人账户余额有5万元,60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差不多是360元。
对于山东省现在退休,缴费年限15年的职工来说,养老金一般会在1200到1500元之间。
划算吗?综合考虑到我们的养老保险付出,实际上回本时间也就是6~7年而已。
但是,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还会年年增加,按照我们现在的78.6岁人均预期寿命来看,大多数人的养老金是领着很划算的。
参保人去世,家庭成员还可以领到至少11个月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也是一笔3~4万元以上的待遇。
万一我们在退休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还可以领到病残津贴待遇。
所以说,参加养老保险真的很划算。#养老保险该不该交?#
养老保险退休金每年涨多少
随着全国20多个省份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陆续出台,今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已经陆续明确了。上海市今年的缴费基数下限是7384元,甚至超过了很多地方的100%档次。按照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最新的缴费比例20%算,每月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1476.8元,一年是17721.6元。今年上海市的全口径社平工资仅上涨了1%左右,如果假设社平工资40年不变的情况下,40年总共需要花费708864元。在这种缴费情况下,我们的退休养老金究竟能领多少钱呢?
上海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上海市的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1998年以前的年限计算的,现在缴费主要产生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在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情况下,缴费40年可以领取3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按照上海市上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12307元计算,仅基础养老金就是3938.24元。
当然,上海市缴费基数上限实际上是从7月1日开始执行的,上半年的缴费基数下限是7310元,这样实际2024年平均缴费指数会略低于0.6。为了简单起见,统一按照0.6计算了。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我们参保缴费,产生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算的,同时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每年还会计算利息。
按照7384元基数缴费,每缴费一个月个人账户会增加590.72元,12个月能够积累7088.64元,40年是283545.6元。
实际上,如果我们按照每年2%的利率计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息,预计40年后的本息将达到42.8万元左右。
现在60岁退休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3080元。
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每月基本养老金是7000元左右。
回本时间是多少呢?对于参加养老保险的花费70多万元,养老金的回本时间只有101个月,只有8年半左右的时间。
实际上,养老保险缴费40年,万一去世的话,家庭成员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丧葬补助金标准为两个月的上海市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的标准是7456.42元,差不多有接近1.5万元左右。抚恤金的标准,是根据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和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如何确定。如果是说刚领取养老金就去世,抚恤金的标准为24个月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每领取养老金一年,抚恤金减发一个月。最低是发放9个月。这样丧葬费和抚恤金加起来也能领到8万多元。
还有,上海市还会根据每年春节为退休老人发放800元至900元的春节过节费。相对于7000多元的养老金来说,也不算多了。
另外,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要根据国家每年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增长。像2024年涨幅是3%左右,养老金会越来越高的,真的是很不错的。对于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4岁的情况而言,参加养老保险真的很划算。#养老金计算#
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发放
不同年限的养老保险缴费,退休待遇区别有多大呢?这是很多参保人尤其是临近退休人员想了解的问题。
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原则采取的是市场化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待遇是累积计算,每多缴费一个月,养老金就会多增加一部分。具体如何多?主要分为养老金计算和养老金增长两种情况。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面。在退休养老金计算方面,如果说在社会平均工资不变、个人账户记账没有利息的情况下,或者说在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增长率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保持同频的情况下,养老金的待遇就是完全呈正比例的。
比如说,退休养老金是一年缴费年限领取100元,缴费15年养老金可以领取1500元,缴费20年可以领取2000元,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00元。
①基础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有的地方是全口径社平工资,有的地方则是养老金计发基数。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平均缴费档次,数值一般差不多。
如果社平工资是8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15年养老金是这样算的:
8000元×(1+0.6)÷2×15年×1%=960元。
如果说社平工资相同,平均缴费指数也一样,缴费20年的养老金则是1280元。缴费30年则是1920元。
缴费15年、20年和30年基础养老金待遇之比是3:4:6。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通过逐月缴费积累起来的。假设缴费基数是4800元,每月个人账户可以积累384元,每年积累4608元。
但是由于每年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都是由人社部、财政部统一公布,而且具体变化非常复杂,所以比较麻烦。
如果不考虑利息,相应的缴费年限就是一年积累的倍数。比如说缴费15年、20年和30年,个人账户余额则分别是69120元、92160元、138240元。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一般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计发月数肯定是一样的。
如果上面的余额是60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分别是
所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按缴费年限的倍数来的497元、663元、994元,比值则分别也是3:4:6。
由于3:4:6=15:20:30,也就是说,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比值都是跟缴费年限成正比的。
退休养老金的增加是如何计算的?退休养老金增加方面,说实话就不会严格按照缴费年限成正比了。
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基本上都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的。通过这三种方式的调整,更加注重公平调整,能够缩小人们的养老金水平差距。
定额调整是人们增加相同的养老金,不管缴费年限长短都一样。
挂钩调整中有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
按缴费年限挂钩,也并不一定是按照缴费年限成正比例。像山东、辽宁等很多省份,都是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标准越高,这样缴费年限长了更划算。比如说辽宁省2024年是缴费15年只增加15元,而超过15年的部分,每年缴费年限再增加1.6元。
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则是统一按照比例来,前面的缴费年限提高养老金就起到作用了。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和高龄老人的调整照顾,也不看缴费年限。
总体来说,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缴费年限长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多领的养老金这一辈子都会保留,而且增加的钱数还会越来越多。#养老保险缴费15年、20年、25年、每间隔5年领的养老金差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养老保险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查询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