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补发什么时候到账,退休金补发通知
大家好,由投稿人平诗来为大家解答退休金补发什么时候到账,退休金补发通知这个热门资讯。退休金补发什么时候到账,退休金补发通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退休金补发最新通知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最近有退休老朋友在群里问:听说今年养老金要重新计算发放?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多拿一笔钱?其实这里面门道不少,咱们得仔细掰扯清楚。先说结论:这次调整主要针对今年刚退休的人员,而且具体到个人能补多少,还得看你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间。
咱们国家的养老金计算有个特点,当年退休的人暂时用的是前一年的工资基数。举个例子,假如您是2025年3月退休,当时用的还是2024年的平均工资数据。等到2025年的新数据出来后,社保部门就会重新核算养老金,把之前少算的部分补发给退休人员。这个过程就叫养老金重算补发。
那为什么有的人补得多,有的人补得少呢?关键就在个人的工作年限和退休时间上。先说工作年限,这里说的不是简单的工作年头,而是实际缴费年限加上视同缴费年限。比如说,老李在国企干了30年,期间从未间断缴费,而老张同样工作30年但有5年下岗没缴费,那么老李的基础养老金就会更高。这时候如果遇到重算补发,老李因为原本的基数就更大,补发的差额自然更多。
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些有"视同工龄"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连续工作年限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这意味着他们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会有额外加成。例如王阿姨1995年参加工作,2025年退休,她1995年到2014年之间的工作年限就算作视同缴费,这部分时间会单独计算养老金,补发时自然会比普通职工多出一笔钱。
再看退休时间的影响。假设某地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每月8000元,而2024年是7500元。如果张大爷在2025年1月退休,他当时拿到的养老金是基于7500元计算的,等到6月份基数公布后,他的养老金就要按8000元重新计算。这样每个月的差额就是(8000-7500)*(个人指数化工资系数),然后一次性补发6个月的差额。相比之下,如果赵奶奶是8月份退休,她只需要补发2个月的差额,所以同样的差额比例下,张大爷拿到手的总额会更多。
不过要提醒大家,别以为只要是退休就能沾光。这次调整只针对2025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去年已经领过养老金的朋友们就不在范围内了。另外,有些朋友可能会混淆养老金重算和年度调整的区别。前者是因为计发基数变化导致的补差,后者则是每年根据物价等因素进行的普调。简单来说,一个是纠错,一个是加薪,两码事儿。
还有几个容易踩坑的地方得说说。第一个误区是觉得单位效益好就能多补。实际上无论你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只要缴费基数相同,补发的金额就一样。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没关系。第二个误区是补发金额会直接打到社保卡。实际情况是,各地发放流程不同,有的地方会一次性发放,有的则按月补发,最好咨询当地社保局确认。第三个误区是补发后会提高以后的养老金。其实补发只是弥补之前的差额,之后的养老金还是按新基数正常发放,不会再额外增加。
对于即将退休的朋友,建议在办理手续时主动询问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计发基数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还没开始重算,可以通过12333热线或者社保局官网查询进度。已经收到补发通知的,记得核对金额是否正确,特别是有视同工龄的朋友,要确认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是否符合规定。
总之,养老金重算补发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体现了国家对退休人员的关怀。符合条件的朋友要保持关注,及时了解最新进展。同时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要轻信谣言,一切以当地社保部门的正式通知为准。
数据来源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发布的《2025 年退休人员可以办理养老金预发啦!》链接:http://www.linwei.gov.cn/zfxxgk/fdzdgknr/msbz/yl/1897168319463718913.html
社保网发布的《2025 年养老金迎来重算补发,哪些人能领?这几个关键条件是关键!》链接:http://shebao.southmoney.com/yanglao/yanglaojin/202502/745741.html
退休金补发是什么意思
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关注一下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有关情况。新的一年到来,意味着旧的一整年的相关数据已经统计完毕,对于我们退休老人来说,比较重要的一项数据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一数据的出炉意味着又有一批退休老人将会收到一份补发的养老金了。
根据相关的通知数据,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的补发核算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一般来说,这一工作会在今年的二三月份左右完成。从今年各地区的计发基数数据来看,大部分地区的计发基数都有所上涨。这就意味着从2024年1月份开始退休到2024年12月开始退休的所有刚退休的职工,养老金都会重新核算。那么如果补发12个月的差额,能领到多少钱呢?不同经济发展的省份,在补发金额上能有多大差距呢?
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计算一下,我们以江苏省多数地区和辽宁省多数地区为例。先来看辽宁省:假设一名职工在2024年1月1日退休,工龄25年,视同缴费年限5年,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按1来算的退休人员情况。
在基础养老金补发方面,根据公式:基础养老金 =(重新核算后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 旧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1)÷ 2 × 缴费年限 × 1%。已知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987元,2024年为7201元,计算可得:(7201-6987)*(1+1)/2*25*1%=53.5元。
在过渡性养老金补发上,按照公式:过渡性养老金 =(重新核算后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 旧养老金计发基数)× 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这里过渡系数按1.4%计算),可得:过渡性养老金补发 = (7201 - 6987)×5×1.0×1.4\% = 14.98(元)
每月总共补发金额就是基础养老金补发与过渡性养老金补发之和,即 53.5 + 14.98 = 68.48 元。如果按照补发12个月来算,那这位退休人员一年能补发的金额就是 68.48×12 = 821.76 元。
再来看江苏省多数地区:在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以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参考统一的数据,而江苏省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613元,2024年为8785元,过渡系数按1.2%计算。
基础养老金补发 = (8785 - 8613)×(1 + 1)÷2×25×1\% = 43(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 = (8785 - 8613)×5×1.0×1.2\% = 10.32(元)每个月能够领到的补发金额为43 + 10.32 = 53.32(元)如果补发12个月,总计可补发:53.32×12 = 639.84(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这两个省份中的多数地区,并不包括沈阳大连还有南京苏州等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不一样的。因此计算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大概得知,如果是补发12个月左右的养老金,那么就大概在几百元左右。具体金额的多少,不光要参考计发基数的变化,与本人的缴费年限等因素也是息息相关的。
另外在过渡养老金的问题上,过渡系数的多少也会对养老金差额产生影响,比如辽宁地区的过渡系数相较于江苏的过渡系数要高一些。
因此在未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养老金发放。尤其是在2024年退休的退休老人,可以关注一下本地区的人社部门的相关通知公告,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具体养老金核算补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需要补发的金额越多,养老金补发的时间也就越长。而且领取因计发基数变动而引起的补发养老金问题,是只涉及到2024年刚退休的退休老人。以前退休的老人养老金的核算工作早就已经完成。
如果是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养老金没有补发,那么一般只有:一,退休多年的退休老人。这类老人能够参与到的养老金调整基本只有每年的五六月份的养老金上调,这种情况会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出现一笔补发的养老金收入。二、当年退休时间比较晚,补发金额较少,因为是直接发放可能自己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并没有太注意。这类老人一般是在年底退休,而根据我们刚才的计算,每个月的差额也只有几十块钱,那么很有可能已经补发完毕,因为数额较少,没有引起老人的察觉这两种原因。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退休金补发何时到位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涨吗?
今年上海就业形势怎么样?
我家小孩成绩一般,要不要去学一门技能?
今天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局长杨佳瑛
回应市民关切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涨吗?
继续增加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5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回应说,养老金是老年朋友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上海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增加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增加的养老金从今年1月起补发。
今年上海就业形势怎么样?两个趋势比较明显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高至60万人以上,目前完成情况如何?杨佳瑛介绍,今年以来,上海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63万人,同比增加0.76万人,人社部门正争取更好稳住就业基本盘,扩大就业增量、提升就业质量。
今年,上海人社部门已密集举办680多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8.2万个,同比增长20%。杨佳瑛说,从当前的招聘需求、人力资源市场情况来看,有两个趋势比较明显——
一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的需求旺盛、招聘热度高,特别是AI大模型、机器人相关企业求贤若渴,岗位多、薪资也水涨船高。
二是民营企业的招聘需求也日趋增多,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驱动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参加招聘会的民营企业数占比超过了60%。
“我们正全力把上海打造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乐业之城’。”她提到,上海去年建成了35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今年已将“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站点”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将以服务满意度为导向,探索把更多的AI等新技术、新场景应用到站点里,全方位提升站点的服务质效。
杨佳瑛表示,面对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将未雨绸缪、压实责任,丰富政策工具箱,以工作的确定性确保就业大局稳中向好。
上海高校毕业生看过来!
今年找工作,岗位更多了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4.6万人,再创新高。杨佳瑛表示,将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提供政策支撑。
具体而言,一是今年供给岗位更多,如今年全市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发布岗位2565个,同比增长21%,其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占比超过63%。全市国有企业也全力挖掘岗位资源,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
二是鼓励政策更多。对于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离校2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方式,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即每招用1人可补助1500元。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还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社保补贴等。
三是就业渠道更多。对于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提供开办费、贷款补贴等系列配套政策。对于参加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提供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针对当下急需紧缺行业职业需求,正在开发更多新职业、新项目,使高校毕业生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参加就业。
此外,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上海人社部门将开展“1131”实名制服务,即至少1次政策宣传、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推荐,全力以赴帮助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找到工作。
杨佳瑛还提到,上海正创新打造“青年驿站”服务品牌,来沪找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可以申请享受单次不超过3天,全年累计在15天以内的免费住宿。找到工作后,还可以享受阶梯式的住房保障政策,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关于女职工产假补贴
上海推出重磅政策
继“生育友好岗”后,女职工产假补贴政策也来了!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透露,女职工在产假和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可按50%的比例给予补贴,从女职工生育当月起一直可补贴6个月,“既是为了稳定女性就业,也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稳岗留岗”。
用人单位怎么申请这笔补贴?据介绍,产假补贴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先缴后补,一次申领”的方式给付,人社部门正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方案,简化流程,将以更便捷的方式给到企业,尽可能做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去年12月,上海启动的“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生育友好岗”是指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杨佳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00多人成为“生育友好岗”的受益者。
“很多企业响应积极,有的不仅设立了适合宝妈宝爸的‘生育友好岗’,还在建设‘职工之家’‘妈咪小屋’,在关心关爱女职工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她表示,接下来将总结试点经验,对设立“生育友好岗”、社会反响好、吸纳就业多的用人单位,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范围,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同时加大宣介推广力度,积极营造“生育友好型”的就业环境及社会氛围。
“新职伤”试点两年多了,
对外卖骑手们真的有用吗?
近年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快速增长,职业风险高、意外事故多发等新情况也随之出现。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介绍,自2022年7月参与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以来,上海将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4个行业的7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个人无须缴费,由平台企业按照“按单计费、按月缴费”的方式参保,保障的力度和工伤保险基本相当。
“试点两年多来,成效还是很明显的。”她说,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已累计将138万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了基本保障。
对于外卖骑手等群体来说,最关心申领待遇是否方便。对此,上海创新采用了全程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服务模式,立足从业人员和平台企业的视角,最大限度优化业务流程,还开通了线上申请渠道,实现“全程网办”。劳动者如果不幸受伤,可以直接APP一键申报,在线提交材料,实时跟进平台经办和审批过程,医药费、报销款等也将通过线上自动流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待遇的给付,都实现了“免申即享”。
上海家长问人社局局长:
我家小孩成绩一般,要不要去学一门技能?
杨佳瑛回应说,学习“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实操能力,还会使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具竞争力。现阶段,主要有两类高技能人才特别稀缺:一类是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如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另一类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城市运行保障的重点行业,随着市民朋友们对中高端养老和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中高级的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特别吃香。这两类也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方向。
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薪资情况,杨佳瑛介绍,上海已连续8年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2023年技能人才的年平均工资达16.88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55%。高技能人才工资已超过同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技高者多得”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国有企业在工资分配上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向生产一线和技能岗位倾斜,从而更好激励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上观新闻、劳动报
编辑:倪彦弘
编审:魏丽英
退休金补发一览
首先恭喜广大退休老人2025年养老金将迎来继续增长,这是从2005年以来养老金连续增长的第21年,除了今年能够继续增长以外,何时能够养老金补发到账是退休老人们最关心的事情。参考去年是在两会期间定调增长,并且在6月17日公布具体的调整方案,并且在7月底之前完成1-7月份全部的补差工作,所以参看今年定调通知提前在2024年12月12日公布提前了三个月,并且现在已经4月末即将进入5月份,所以小编认为公布具体的调整方案已经不远了,距离补发到账也不会远。
那么今年能有怎样的调整呢?参考最近五年调整方案,2020年增长5%,2021年增长4.5%,2022年增长4%,2023年增长3.8%,2024年增长3%不难看出,虽然21年依然保持着增长但是增长的比例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那么2025年增长还能够保持在3%吗?小编觉得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分析去年全国经济形势稳中有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物价增长0.2%,而且延迟退休的落地执行,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因素下小编觉得今年维持在3%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那么有的人能够在调整之后补发上千元吗?按照去年1-7月份补发7个月的工资,想要达到1000元需要每个月1000/7=142元,那么也就是意味着每个月只要调整达到142元就可以补发千元以上。
那么哪些人员可以每月调整142元呢?如果按照3%调整的话,就是142/3%=4733元,也就是说如果基于全国整体而言想要达到142元调整金需要养老金水平在4733元,那么基于每个人而言低于4733元养老金完全达不到千元的补发吗?根据养老金具体调整公式三结合中,定额+挂钩+倾斜调整当中,参考2024年山东省调整方案,定额调整是32.6元,挂钩调整是根据工龄不同有不同的调整比例,在15年是0.8元/年,在16-25年是0.9元/年,26-35是1元/年,36-48是1.1元/年,假如该人员工龄40年的话,也就是15+10*0.8+10*0.9+5*1=37元工龄挂钩,假设该人员养老金在4000元那么根据养老金挂钩就是0.9%,4000*0.9%=36元,那么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为32.6+37+36=105.6元,距离142元还是有段差距,142-105.6=36.4元。
所以也就意味着如果该人员在没有倾斜调整的前提下,工龄40年养老金4000元是无法达到千元补发的。然后看倾斜调整中超过70岁以上老人有高龄倾斜,70-74岁是10元,75-79是15元,80岁以上是20元,有朋友说这样来看哪怕是80岁老人有20元的高龄倾斜,105.6+20=135.6,距离142元还是有差距。别着急,山东省的退休老人还有一个高龄倾斜,就是上半年满70岁75岁80岁的企退老人有着290元190元360元的倾斜补助,机关人员满年龄是有20元80元80元的倾斜补助,所以如果该人员年龄达到满足要求后会在高龄倾斜之后有着额外的补助就可以达到千元的调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退休金补发什么时候到账,退休金补发通知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