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限奶令最新消息,香港限奶令的负面影响
大家好,由投稿人张安来为大家解答香港限奶令最新消息,香港限奶令的负面影响这个热门资讯。香港限奶令最新消息,香港限奶令的负面影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香港限奶令取消了吗
南都•深圳大件事讯 记者王睦广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2月25日宣布,已完成检讨婴幼儿配方粉出口管制(俗称“限奶令”),经分析市场情况,并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后,决定现阶段维持“限奶令”现状,不作任何改变。
根据《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除非获香港工业贸易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但考虑到自用的需要,每名16岁或以上人士在每24小时计首次离境香港时,仍旧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相当于两罐)的配方粉。
港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今日表示,在听取了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配方粉供应链委员会、对检讨表达关注的区议会、社会上不同持份者的意见,以及分析市场调查结果后,作出现阶段维持“限奶令”现状的决定。
港府食物及卫生局预计非本地人士对香港市场上的配方粉潜在需求仍然庞大。据介绍,自2013年“限奶令”实施以来,经一般商贸活动从香港转口的配方粉货量较实施前明显增加,而因违反“限奶令”被定罪的个案自2016年起维持在每年约3800宗,未见下跌趋势,显示香港配方粉水货活动持续。
港府食物及卫生局认为,“限奶令”在保障香港零售点有稳定配方粉供应上发挥重要作用,过去数年稳定的配方粉供应令香港父母安心,现阶段并非其他措施可以轻易代替。港府会持续监察配方粉供应链的情况,以及配方粉在香港零售市场的非本地潜在需求变化,确保本地配方粉的供应稳定。
香港限奶令是什么时候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高春艳)2月25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以下简称“香港食卫局”)向香港立法会提交的文件公布,决定现阶段维持婴幼儿配方粉出口监管现状,不作任何改变。
据了解,为确保香港市场的婴儿奶粉供应稳定,香港政府在2013年3月1日推出“限奶令”的《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根据规定,每名16岁或以上人士,每24小时内最多只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份量)的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或豆奶粉离境,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
对于“限奶令”维持现状原因,公告显示,非当地人士对香港地区的配方粉潜在需求仍然庞大。在过去六年,“限奶令”有效遏止非当地需求消耗香港零售市场大部份存货的情况,令配方粉供应链可以正常运作。
自2013年“限奶令”实施以来,经一般商贸活动从香港转口的配方粉货量较实施前明显增加。此外,因违反“限奶令”被定罪的个案自2016年起维持在每年约3800宗,未见下跌趋势,显示水货活动持续。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的配方奶粉进口量为5500万公斤,其中1800万公斤奶粉被转口到内地市场,另有1400万公斤经过水货活动从香港出口以及出售给了访港旅客。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香港市场的奶粉品牌有雅培、牛栏牌、美素佳儿、美赞臣、雀巢、惠氏及雪印等。随着香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内地品牌也开始走进香港市场。2016年8月,君乐宝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宣布以“同质同价”进入香港市场,入港仅一年销量就达到6万罐,货值超过1200万港元。
香港限奶令细则
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婴幼儿奶粉显得格为重要。随着90后、95后步入宝爸宝妈行列,新一代母婴用户在消费婴儿奶粉时更注重品牌和质量。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显示,预计至2020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张至近3000亿元。
虽然国产奶粉品牌已逐渐跻身于top榜前列,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更加信任海外品牌的婴儿奶粉。不仅跨境电商大行其道,在香港“限奶令”实施第七年的现在,亲自到香港买奶粉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但香港市售的奶粉真的更加安全靠谱吗?
8月17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出版了最新一期月刊《选择》,其中共对香港市面上销售的15款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发现BELLAMY'S ORGANIC1款奶粉检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并超出欧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议摄入量。若长期过量摄入,可能损害肾功能及男性生殖能力。
雪印、meji、惠氏、雀巢等9款奶粉检出基因致癌物环氧丙醇,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均符合欧盟的上限规定。
另外,测试还检测了奶粉的能量、33种营养素以及不少父母关注的DHA实际含量,发现不少奶粉的营养素含量比标称值低,DHA含量则由每100克45-108毫克,差距甚大。
此次测试的15款预先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中,13款以牛奶蛋白质制成,2款以大豆分离蛋白质制成。
检测样品清单如下:
NUTRICIA牛栏牌乐儿初生婴儿奶粉(纽西兰包装及混合)
a2 Platinum Premium infant formula(纽西兰制造)
NUTRICIA Aptamil 白金版初生婴儿奶粉(纽西兰包装及混合)
雅培 HMO 1初生婴儿配方奶粉(爱尔兰制造)
雀巢 超级能恩婴儿配方奶粉(德国制造)
美素佳儿FRISO 美素力金装婴儿配方奶粉(荷兰制造)
惠氏 S26Gold SMA®(爱尔兰制造)
美赞臣 安婴儿初生婴儿配方奶粉(澳洲制造)
喜宝 一号双益初生婴儿配方奶粉(德国制造)
meiji infant Formula(日本制造)
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爱尔兰制造)
雪印 思敏儿初生婴儿奶粉(澳洲制造)
BELLAMY'S ORGANIC INFANT FORMULA(澳洲制造)
雅培 爱心美婴儿豆奶配方(荷兰制造)
惠氏 爱儿素大豆蛋白婴儿配方奶粉 S-26 GOLD(美国制造)
全部样本均检出氯丙二醇,仅1款超出每日最高容许摄入量
氯丙二醇(3-MCPD),是食物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及欧洲食物安全局的报告,实验动物长期每日摄入过量的氯丙二醇,会损害肾功能和影响雄性生殖系统。
测试结果显示,15款奶粉均检出氯丙二醇,检出量介于每公斤13至120微克。
图片来源:大公报-大公网
以欧洲食物安全局所订的标准,每日最高容许摄入量为8.6微克。其中检出氯丙二醇含量最高的是BELLAMY'S ORGANIC,若按奶粉罐上的建议喂奶量喂哺婴儿,1个月大婴儿每日共进食约106克奶粉,从中摄入的氯丙二醇已超过欧洲食物安全局的每日最高容许摄入量。
以检出量第二高的样本meji为例,每公斤奶粉含63微克,持续每日进食约273克及137克奶粉才会分别超过JECFA及欧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议,因此正常食用分量下是符合相关建议的。
一般情况下,氯丙二醇是在加酸水解植物蛋白时形成,属于加工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奶粉中的氯丙二醇主要是由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料带入,例如植物油,以及DHA/ARA这些原料。
香港消费会在之前的酱油及鲜露测试中也检出了氯丙二醇,其后发现其他不含酸水解植物蛋白的食品中也含有氯丙二醇,比如棕榈油、精炼植物油、烘焙食品等。
另一种污染物环氧丙醇也与氯丙二醇的形成有关,而环氧丙醇的化学结构在食物体内不太稳定,它会和油脂里的脂肪酸发生反应形成缩水甘油酯(GE),一般存在于棕榈油和婴儿配方奶粉等食材上,均为植物油脂在高温精炼时产生。
环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一般建议人们应尽量减低从食物内摄取。
根据消委会的检测,有9款样本检出GE,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分别为雪印 思敏儿初生婴儿奶粉、meji Infant Formula 、惠氏 爱儿素大豆蛋白婴儿配方奶粉、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 、惠氏 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雀巢 超级能恩婴儿配方奶粉 、美赞臣 安婴儿初生婴儿配方奶粉 、惠氏 S-26 GOLD SMA® 、a2 Platinum Premium infant 8、formulaAptamil 、雅培 雅培爱心美婴儿豆奶配方。其中,检出值最高的样本为「雪印」,每公斤有29微克的GE,检出量均低于欧盟的上限(每公斤50微克)。
图片来源:橙新闻
消委会的调查发现,全部样本均含微量的铅,不过均符合《2018年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修订)规例》,以及食物法典委员会标准的上限,有关含量应不会对婴幼儿健康构成风险。
全部样本的检出量在每公斤0.001至0.010毫克,铅含量最高的样本是meji,其次为雅培,但检出的含量全部均不超过香港现时的最高准许浓度(百万分之六,即6ppm)、欧盟法例的上限(每公斤0.020毫克)等,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发展构成风险。
1款样本检出塑化剂,远低于限值
塑化剂被认为是一种能干扰内分泌的物质,研究显示长期可能影响实验动物生殖系统的发展和发育。全部样本没有检出BBP、DEHA、DIDP、DNP等多项物质。
只有一款NUTRICIA牛栏牌乐儿初生婴儿奶粉检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检出量为每公斤0.086毫克,远低于食安中心订定的DBP安全行动水平(每公斤0.3毫克)。
6款样本营养含量比标签低
消委会还发现6款样本所标示的个别营养素含量,跟测试结果有差距,并超出《婴儿配方产品,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产品及预先包装婴幼儿食物的营养成分组合及营养标签技术指引》的规管容忍限。其中本次测试价格最高的“惠氏”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检出的维他命A含量,比标示值低21.9%。
图片来源:橙新闻
消委会研究及测试小组主席谭凤仪表示,婴儿奶粉非普通商品,是影响婴儿长远健康的重要粮食,为提升婴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国际间的发展,适时检讨及考虑在香港引入相关的食物安全标准及规管。
消委会已将所有检测结果转交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跟进。食物安全中心意见表示,食安中心一向关注食物中氯丙二醇和缩水甘油对市民健康的影响;就本地出售的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含量来说,若与同类型的海外研究发表数据相比,本地的平均含量和最高含量都分别较低。鉴于两者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食安中心建议食物制造业界应设法减低其含量至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水平。
另外,食安中心也强调,消委会参考的欧盟标准为“健康参考值”,即建议婴儿每日摄入上限,并不是就婴儿配方奶粉所制订的规管标准,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卫专家委员会的相关参考值,全部奶粉均无超标,所以市民可以放心,按奶粉建议食用份量给婴儿食用。
卫生署建议婴儿出生最初6个月全吃母乳,约到6个月大逐渐添加固体食物,并继续喂哺母乳至2岁以上。如果妈妈未能以母乳喂哺,应以婴儿配方奶粉喂哺1岁以下婴儿;1岁后以进食各种食物为正餐时,奶只是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香港消委会、橙新闻等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源自相关渠道官方网站,数据客观真实。本报道中提及品牌仅代表该型号产品,不代表同品牌其他型号产品的评价状况。
香港限奶令打了谁的脸?
国际在线报道(驻香港记者 李晶):香港近期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8月的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六年以来的最低,7月整体访港旅客按年减少8.4%,零售业销售总额也连续五个月下跌。有议员形容,目前的零售环境比2003年非典时期更差。因此,香港旅游业、零售业界正想方设法吸引更多游客来香港消费,提振经济。
受国内经济下行、人民币贬值以及股市波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香港零售业持续不振。7月香港零售业销售总价值同比下跌2.8%,是自今年3月起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曾经熙熙攘攘挤满游客的购物区,最近也冷清了不少,7月,来自内地的旅客降幅高达9.8%,直接冲击着香港的零售业。
香港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方刚表示,目前的零售环境比非典时期更差,他认为应该严肃处理对内地游客不礼貌的行为,“其实从限奶令开始,两地市民怨气就不断上升,再加上香港有一小撮人做出对旅客不礼貌的事件。其实当时出这些事,特首应立刻出来说,这不代表我们香港人,是很少一部分人不礼貌,大部分香港人是欢迎内地人的,我对发生这种事道歉,向内地人道歉,然后要严厉处理这些事,但他没有做到。”
由于此前内地人在香港大量购买奶粉造成当地市场出现供应紧缺,香港在2013年3月1日起实施“限奶令”,在没有申报的情况下,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携带总净重超过1.8公斤的婴儿配方奶粉,这相当于普通的两罐900克奶粉,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50万港元和两年监禁。
方刚建议撤销限奶令,并多开放六个自由行城市。对于有关建议,香港政府回应表示重视香港旅游和相关行业,面对游客减少可能出现的经济和就业问题,已向中央政府反映。但大量购买奶粉并非旅游行为,政府目前无意改变有关政策。政府愿意聆听所有有关发展旅游和相关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呼吁全港市民维护香港作为旅游城市的好客形象。
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表示,内地游客减少,政府和业界都要检讨旅游业的方向和策略,“我们不可再单靠购物去吸纳旅客,我们应靠本土传统文化,我们的特色、大型项目去吸引游客。内地旅游城市的话,开放是合适,但要先检讨自己如何做好接待工作,做好自己好客之道,然后才可吸引别人来玩,我们不应再将目标只放在内地市场,而是全世界的游客。”
而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则认为,撤销限奶令对刺激零售市场没有帮助,“因为很多游客不是来自内地,是由其它国家来,觉得汇率高,这件事我们无法控制。所以唯一可以做就是减价,尽量将货品减价,提升吸引力,所以应该鼓励香港市民去消费。”
不过,香港不仅面临游客消费数字下滑的事实,香港本地消费也出现转弱的趋势。除了店铺陆续关门、甚至波及多个名牌店、奢侈品店,就连一向高企的商铺租金都罕见地出现降价潮。英皇集团旗下五家位于铜锣湾的商铺近日宣布主动降租30%,让人不禁感受到香港零售业的阵阵寒意。零售业界表示,未来一星期会尝试联络特首梁振英,希望政府与业界和商场等各方面推出措施协助零售业走出“寒冬”。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香港限奶令最新消息,香港限奶令的负面影响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