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监护的分析及办理公证的程序都有哪些,意定监护协议公证怎么办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庞诺

  中国不承认同性婚姻,同性伴侣的权益一直是不受法律保障的。从现状上讲,双方是没有任何身份关系的自然人,即使两个人生活多年,也无权替另一方在手术单上签字;从财产分割上讲,同性伴侣甚至无法使用同居关系进行处理,仅能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同性婚姻想获得像异性婚姻一样的权利,道路还是艰难且漫长。

  但最近出现了许多同性伴侣登记“意定监护”热潮,使得对方也有权利为自己签写手术单甚至处理财产等事宜。其实意定监护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即有所体现,但是可以适用的对象仅包括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并未引起广泛讨论。直到2017年《民法总则》的颁布,意定监护的适用对象扩展到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定监护具有了保护少数人群体利益的作用,才被正式推上历史舞台。

  我国《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2019年年末,上海,内蒙古等地才开始出现办理意定监护的公证。作为一项新兴的制度,第一次脚踏实地步入实践,公证人员的勇敢功不可没。在现在许多公证处办事方法中,除了法律之外,是否提供公证服务还要看“之前有没有办过”,如果没办过类似案件,就会直接拒绝,告知其无法办理。可以说,开始零星试点的公证人员,为我国平权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都开始试水意定监护,办理意定监护公证的程序,大致分为五步:

  一、律师与当事人磋商监护方案并拟定监护条款(最好设定监督人);二、寻找办理该项业务的公证处和有经验的公证员;三、律师与公证员沟通监护条款、公证费用,确定公证时间等细节;四、办理“意定监护”公证、录音录像、签署讯问笔录、缴纳公证费用;五、领取公证书。

  但是,意定监护并不能完全替代婚姻制度。婚姻制度发展完善,无论是身份关系还是财产关系都有大量的规定和条文能进行运用。但意定监护本质上还只是监护的一种形式,许多问题都没办法处理。我认为如果要保障同性权利,还是要允许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时,在立法思维上,还是要把婚姻和生育进行分开。婚姻和生育进行分开并不是说否认现有的家庭模式,而是在保障女性生育权上,不必和婚姻进行绑定。保障单身未婚女性拥有获得准生证、给子女上户口的权利。如果想提高国家的生育率,一味打压离婚率和发展歧视单身未婚女性的社会风气是不可行的,还是要从提高社会福利和保障各自类型女性生育的权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意定监护的分析及办理公证的程序都有哪些内容

意定监护公证如何办理

意定监护需要办理公证吗

意定监护公证是什么意思

意定监护协议公证怎么办理

最新版全国办理“意定监护”公证处名单

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去哪里公证

意定监护公证,搭建lgbt群体爱的桥梁

意定监护公证如何办理

意定监护需要什么手续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