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和盘问的区别
留置和盘问存在以下区别:
(一)适用对象
1.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这主要是在监察法框架下,针对特定的公职人员职务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
2. 盘问主要适用于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比如在治安管理领域,警察对形迹可疑、有作案嫌疑的人员进行当场盘问检查。
(二)执行主体与目的
1. 留置由监察机关执行,目的在于深入调查被调查人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收集证据,防止被调查人逃跑、自杀、串供等,保障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2. 盘问主要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目的是初步判断被盘问人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三)期限规定
1. 留置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2. 盘问持续的时间一般为十二小时;对在十二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二、留置期是刑期吗
留置期不是刑期。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留置主要是在案件调查阶段,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目的在于保证监察机关顺利开展调查工作,查明案件事实等。
而刑期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的刑罚期限,是在经过审判确定犯罪行为成立后,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一种惩罚性的时间规定。比如有期徒刑多少年、无期徒刑等。这是基于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判定的,与留置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司法程序中的概念。
三、服刑人员能否留置公职
服刑人员不能留置公职。
从法律规定来看,公职人员一旦被判处刑罚开始服刑,就表明其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公职要求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服刑这一情况显示其已经不具备继续担任公职的基本条件。
从公职的性质来说,公职代表着公权力的行使,需要由值得信赖、遵守法律的人员担任。服刑人员已经被依法判定有罪并接受处罚,与公职所要求的正面形象和依法履职的要求相违背,所以不能在服刑期间留置公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和盘问的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盘问的区别在哪
●留置和盘问的关系
●留置和盘问的区别和联系
●留置盘问的适用条件
●留置盘问是什么意思
●留置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几小时
●留置和盘问的区别在哪
●留置盘问会有案底吗
●留置盘问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留置期是刑期吗还是刑期
●留置期是刑期吗怎么算
●留置期算不算刑期
●留置时间算刑期吗
●留置后被判刑的,留置期算刑期吗?
●留置期间算服刑吗
●留置期怎么算
●留置期间是什么意思
●留置期最短多长时间
●留置有期限吗
来源:头条-服刑人员能否留置公职,服刑人员还能保留党员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