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比重怎么算,权益比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陶莉来为大家解答权益比重怎么算,权益比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权益比重怎么算,权益比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权益比例
8月27日,德信中国交出了一份中期业绩“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30.71亿元,同比增长68.5%。在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德信中国的盈利水平有所下滑。上半年,德信中国实现毛利润28.5亿元,整体毛利率21.8%,同比下降4.8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5%,相较2020年同期下滑6.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6.3亿元,归母净利率仅4.8%。
对于德信中国来说,在冲千亿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益成为关键。
营收持续增长,盈利水平下滑
德信中国起步于浙江,近年来发展提速,成为房企大军中的一匹“黑马”。2015年至2018年,德信中国合约销售额分别为61亿元、72亿元、151亿元和396亿元。到了2020年,德信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额约635.3亿元。6年内,从61亿元到635.3亿元,增长10倍。
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未经审核合约销售额约为430.3亿元,同比增长67.4%,领先百强房企平均40%的销售业绩增速。
谈及下半年推货安排,德信中国常务副总裁方静在业绩会上表示:“截至6月30日,不含已售未结转的货值,可销售的货值约1200亿元,处于健康水平。下半年会新推货值400亿元左右,对完成全年指标非常有信心。在推售节奏上,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推售比较平均,大约都在200亿元左右,预估销售节奏也比较平稳。”
不过,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盈利能力出现下滑。上半年,德信中国实现毛利润28.5亿元,同比上升37.7%,整体毛利率为21.8%,同比减少约4.9个百分点;净利润13.8亿元,净利率为10.5%,同比下滑6.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减少9.98%,归母净利率仅4.8%。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整体而言,德信中国结转收入并表比例由2020年上半年的44%增长至64%,但并表项目的低权益比例,也使得企业的归母净利率受到影响。
业绩会上,谈及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出现下降、未来毛利率、净利率的预判上,德信中国助理总裁单蓓表示,上半年毛利率相较于2020年度有所下降,但毛利率仍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在‘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毛利率回归到合理区间是个必然趋势,短期内虽有所下滑,但从中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单蓓说。
单蓓还表示,德信在财务上追求利润、现金流和负债三者均衡,而非单一追求利润指标,此外,加上土地布局以及产品溢价等方面的优势,未来,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仍将保持在行业中上水平。
积极纳储,合作权益比低
在土地布局上,德信中国坚持立足浙江省,深耕长三角,聚焦四大都市圈的布局策略。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德信中国在全国27个城市共有161个项目,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长江中游经济带的总土储面积约为1993万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仍保持积极的拿地力度,上半年共斩获27宗土地,新增土储投资总额270.9亿元,新增土储建筑面积492.7万平方米。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德信中国全口径金额拿地销售比0.63,超出百强房企平均的0.29一倍还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中供地背景下,两家或多家房企联合拿地开发的方式在土地市场越来越常见。不过,合作开发虽能一定程度上摊薄风险,但难以避免的,低权益比,意味着所得利润减少。除了财报表现之外,德信中国另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是合作,以及由此带来的权益合作占比低的问题。
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德信中国拿下27宗土地中,新增土储权益比例虽提升至49.6%,已连续三年回升,但拿地权益占比仍然较低,新增项目中,仅湖州武康街道地块为全资。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指出,一直以来,德信中国的合作项目占比较高,虽然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规模增长,但势必会影响归母利润,未来企业仍需持续关注权益比例的提升。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指出,拿地项目中,权益占比不高,往往会有两个问题。一是会稀释企业的实际经营表现,在类似股权下,投资者会质疑后续销售数据的水分;二是过多采取联合拿地等方式,也容易面临管控,尤其是土地竞拍的规则在优化,部分联合拿地的门槛也会提高。
业绩会上,谈及公司销售权益占比较低、未来合作开发计划时,方静表示,德信中国通过合作,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分散投资风险。“基于德信中国在营销、产品运营上的优势,合作项目中,90%的项目由德信中国操盘,对项目有较大主导权。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储权益比已达50%,相较过去几年已有上升态势,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会逐步体现出来,这一比例符合当下市场行情及德信中国自身发展诉求。”方静称。
踩中“三道红线”中的一条,处于“黄档”
“降杠杆”是2021年房企面临的一大挑战。依照“三线四档”融资新规,德信中国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6%,净负债率为72.4%,现金短债比为1.37。由此可见,德信中国2021年中期指标一项超阈值,保持“黄档”行列。
此外,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德信中国持有现金178.4亿元,现金短债比1.37,现金可覆盖短债,短期内无偿债风险;长短债比1.49,较期初有所下降。
业绩会上,针对商票及美元债情况,单蓓表示,“德信中国商票规模不大,至报告期末,只有约1.23亿元商票。在美元债方面,公司上市以后总共发行了8.5亿美元的债券,截至6月30日公司存续中美元债约8.08亿;其中今年8月6日到期的2.58亿美元债,公司已悉数归还,目前约有5.5亿美元债余额。”
“德信中国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资金需求,负债结构,再根据综合的外部的债权市场情况来进行统筹考虑,适时启动再融资工作。”单蓓如是说。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武新 校对 李世辉
权益比率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
近年来发行火热的“固收+”基金产品迎来窗口指导。
8月16日,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近日北上广深多地的基金公司纷纷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对“固收+”新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予以明确,即基金组合中的权益资产比例只有在10%至30%之间的,才能称之为“固收+”产品。
“我们公司是有收到这个新要求,主要还是为了规范这类产品的投资,能让合适的产品去匹配合适的客户。”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只听说这个新规适用于新申报的产品,老产品如何还有待沟通。
另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表示,已经听说了这个监管新规,目前主要是权益投资比例超过30%的产品将不能被定义为“固收+”。
“其实‘固收+’是民间自发叫法,好认知,但毕竟不够严谨。”上述产品部人士进一步指出,现有的股票型、混合型分类,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认知上的困难,“投资者应该还是希望产品更加通俗易懂一些,风险偏好更好理解一点”。
此外,也有公募基金人士提到,自己听到的消息是新的“固收+”产品在合同中需要写清楚股票投资比例在10%-30%,并且股票投资比例在0-10%之间的也不能算作“固收+”产品。
简单来说,“固收+”并不是一类产品,而是一种投资策略。“固收+”本质上是通过相关度较低的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的组合,来平衡配置分散风险、平滑单一资产的市场周期(牛熊市),达到降低组合波动和回撤,并力争提高组合收益的一种低混策略,体现为多资产配置型的投资产品。
“只要是在固定收益资产的基础上,控制波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了组合收益弹性的,都可看为‘固收+’。在固收类公募基金中,主要与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相关。此外,定位于绝对收益目标的一些FOF、和使用了对冲策略的基金,也可以视为广义的‘固收+’。”一家基金公司在宣传材料中这样写道。
近年来在银行理财净值化、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驱动下,“固收+”产品因其兼具股债资产双重属性,攻守兼备,成为资产管理市场上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据华安证券统计,2018年底固收+基金总规模达6401亿元,而截至2022年1季报,其总规模已超2.5万亿元,翻了近四倍。
凭借整体稳健的收益表现,固收+基金也成为众多基金“大户”购买的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个人投资者户均持有金额超过15万元的基金共有46只,其中固收+产品数量达到了38只,占比82.6%。
大发展之下,行业头部效应更加显著。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前10家固收+业务大厂管理规模达到9638亿元,全市场占比超过50%——这一集中度明显高于非货规模前十公募基金的市场占比,显示固收+品类的集中度更高。
不过,目前套用“固收+”概念的基金产品差异很大。以偏债混合类基金为例,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偏债混合类产品的风险等级基本都为R3-中风险,但是投资股票仓位限制最高有“20-65%”,也有较低的如“0~20%”,其中投资范围最多的是“0~30%”,占比超过50%。
对此,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固收+”基金的范围太宽泛 ,投资者难以进行清晰的识别。在基金公司及渠道的宣传中,“固收+”基金常用的话术是稳健低波、进可攻退可守,然而实际上其权益投资上限比例差距非常大。“我们公司之前宣传类似产品时,是按照稳健型(包含较低风险、中风险),以及高弹性,来区分的,当时我们就觉得,不能随便套用这个‘固收+’的概念。
另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固收+”基金顾名思义以固收为底,权益或其他风险资产做收益增厚,从产品名称来看,风险属性自然更偏向固收。固收底的收益相对来讲属于日积月累“搬砖式”增厚,若权益端波动太大或占比太高其产品风险属性更偏权益而非固收,不再适合“固收+”产品定位。对于投资者而言,严格定义“固收+”为以固收为主、权益为辅的产品,规范销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防范投资者对“固收+”产品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丁晓
权益比率公式
对于“固收+”或债券基金经理来说,如今的市场已然换了天地。
从资金情绪来看,投资人此前所期待的5%以上年化收益率,早已不是纯债策略产品所能实现的,3%左右甚至更低的收益率愈发被资金“嫌弃”;从市场环境来看,无风险收益率趋势性下行早已成为市场共识,信用下沉也是冒险之举,不少债券基金经理陷入了吃老本的窘境;从操作难度来看,今年以来债券策略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交易越来越“卷”,利率择时策略逐渐失灵……
如何突破投资困局成为固收和“固收+”策略基金经理的必答题。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使得以往被资管机构广泛应用的票息策略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许多头部机构开始拓展收益来源,积极探索和布局可转债、黄金等资产,并逐步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以增厚组合收益。(上海证券报)
权益比率和权益乘数的关系
澎湃财讯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对“固收+”新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进一步明确,权益资产比例只有在10%至30%之间的,才能称之为“固收+”产品。
责任编辑:郭莎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权益比重怎么算,权益比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