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构成要件司法解释,盗窃罪构成要件 金额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洁茹来为大家解答盗窃罪构成要件司法解释,盗窃罪构成要件 金额这个热门资讯。盗窃罪构成要件司法解释,盗窃罪构成要件 金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盗窃罪构成要件根据四要件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来源:黄骅检察)
声明:本号转载稿件仅供交流学习,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盗窃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盗窃罪及其犯罪构成要件
对于盗窃罪而言,其犯罪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犯罪客体盗窃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公私财物包括有形的动产,如金钱、物品等。
2、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需要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来说:
•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不过,如果盗窃公私财物价值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财产损失、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恶劣情节的,也可以定罪处罚。而各地对于“数额较大”有不同的规定标准哦。
• 多次盗窃也可构成盗窃罪。所谓“多次盗窃”,是指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主要指三次以上盗窃累计数额仍达不到较大者。
• 值得注意的是,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也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3、犯罪主体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盗窃罪的犯罪主体,但是在需要追究责任的时候,可以追究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人员的刑事责任。
4、犯罪的主观方面盗窃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误把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当作自己的财物而拿走,由于主观上不具有盗窃故意,则不构成盗窃罪。
以上就是盗窃罪犯罪构成要件。
盗窃罪构成要件三阶层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近日,湖北黄石一男子偶然在街头捡到一部手机,其发现该手机未设置锁屏密码,且微信钱包内有近万元余额,顿时心生贪念。他利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在多家超市疯狂购物,累计消费数千元。
配图与原文无关
对此,北京市同创(济南)律师事务所曹群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首先,该男子捡到手机后并未选择归还或者上交公安机关,而是在发现手机未设锁屏密码后,未经失主同意,多次通过手机支付进行购物消费。该男子的行为明显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刷他人财物,已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其次,针对拾得遗失物如何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将他人遗失的手机据为己有,不仅背离了社会公德,而且有可能涉嫌构成侵占罪。因此,捡到他人手机或其他贵重物品,应及时归还或上交相关部门,不要因一时贪念而触犯法律红线。
最后,提醒大家应始终设置锁屏密码和支付密码,尤其是涉及金融账户和支付信息的手机,务必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
盗窃罪构成要件要素
一、盗窃罪构成要件主体年满 16 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构成此罪)。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 非法占有目的(如误以为是自己财物而取走不构成)。客体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包括动产、不动产附属物、无形财产如电力、虚拟财产等)。客观方面秘密窃取:自认为未被财物所有人 / 保管人察觉的方式取得财物。行为方式:数额较大:1000-3000 元以上(各省标准不同)。多次盗窃:2 年内盗窃 3 次以上。
入户盗窃:进入供家庭生活、与外界隔离的场所(如住宅、渔船)。
携带凶器盗窃:携带枪支、管制刀具等足以危害他人的器械。
扒窃:在公共场所或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二、加重情形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1 年内因盗窃受行政处罚组织未成年人盗窃在灾害事件期间盗窃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财物盗窃医疗器材、救灾物资等特殊物品三、刑期预测表情形 | 量刑幅度 | 法律依据 |
一般盗窃(数额较大) |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 《刑法》第 264 条 |
数额巨大(3 万 - 10 万元以上) | 3-10 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同上 |
数额特别巨大(30 万 - 50 万元以上) |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同上 |
加重情节(如入户盗窃、多次盗窃等) | 按情节从重处罚,可能突破上述幅度 | 司法解释 |
案例 1:入户盗窃
案情:2024 年 5 月,李某深夜翻窗进入某居民家中,盗走现金 2000 元及金项链一条(价值 5000 元)。判决:李某构成盗窃罪,因入户盗窃加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 2 年,并处罚金 1 万元。法律依据:《刑法》第 264 条 +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3 条。案例 2:扒窃 + 累犯
案情:张某曾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 1 年(2023 年刑满释放),2024 年 10 月在地铁扒窃他人手机(价值 4000 元)。判决:张某构成盗窃罪,因扒窃且系累犯,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6 个月,并处罚金 5000 元。法律依据:《刑法》第 65 条(累犯) + 第 264 条。五、提示退赃退赔:积极退赃可从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已满 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盗窃,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地域差异:各省 “数额较大” 标准不同。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盗窃罪构成要件司法解释,盗窃罪构成要件 金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