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机关上班时间,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鲁颖颖

婚姻登记机关上班时间,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鲁颖颖来为大家解答婚姻登记机关上班时间,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这个热门资讯。婚姻登记机关上班时间,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婚姻登记机关在哪里

2月14日即将到来

相信不少新人准备

在这有着浪漫寓意的一天登记结婚

为了避开登记高峰

新人们可以通过皖事通提前预约

具体如何操作

一起来看预约指南↓↓


下载“皖事通”APP并注册登录,首页点击轮播图或搜索“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点击服务。


仔细阅读“婚姻登记网上预约说明”,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相关说明”,点击“前往预约”,填写男女双方个人信息并选择登记地、登记机构及登记时间,提交即可。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2023年6月1日起,安徽省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实行“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双方均非省内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凭一方在安徽的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县级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自行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

现场办理材料

1.双方有效身份证

2.户口簿原件

3.三张两寸近期合影证件照片(现役军人另须出示有效军人证件等,并提供团级以上政治部门出具的《军人婚姻登记证明》)

注:户口簿上记载的姓名、身份证号、婚姻状况等个人信息,要完备并与身份证和其它证件一致,不能有手写、涂改,不一致应先到相关机关去更正,公章不清晰或漏盖的情况,需先补盖。身份证丢失、过期或损毁的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其他有特殊情况的请电话咨询。

附:安徽省各婚姻登记机关联系方式

来源:皖事通

婚姻登记机关有哪些

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了社会组织管理局张琳副局长,社会救助司许昀副司长,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慈善事业促进司臧宝瑞副司长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会上介绍,稳步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先后分两批部署开展试点,当事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已有21个省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积极发挥婚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当前全国已创建各类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0多家。

朱玉军介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270余处。

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辅导室的已达90%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创新优化婚姻家庭服务,“简约而不简单、浪漫而不浪费”的新时代婚俗礼仪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在加快形成。

转自:民政部网站

来源: 潇湘晨报

婚姻登记机关档案

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了社会组织管理局张琳副局长,社会救助司许昀副司长,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慈善事业促进司臧宝瑞副司长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会上介绍,稳步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先后分两批部署开展试点,当事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已有21个省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积极发挥婚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当前全国已创建各类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0多家。

朱玉军介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270余处。

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辅导室的已达90%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创新优化婚姻家庭服务,“简约而不简单、浪漫而不浪费”的新时代婚俗礼仪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在加快形成。

来源:民政部网站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婚姻登记机关查询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政”消息,为了集中展示五年来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琳,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许昀,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臧宝瑞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 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政”

发布会上,社会事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玉军介绍社会事务工作进展成效。

他表示,五年来,社会事务领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和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群众所需所盼为突破口,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育好“甜蜜林”,婚姻管理服务更加优化。我们聚焦群众对美好婚姻家庭的新期待,优化婚姻登记服务,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助力婚姻家庭更和谐、更美满。稳步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先后分两批部署开展试点,当事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已有21个省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积极发挥婚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当前全国已创建各类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0多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

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270多处。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辅导室的已达90%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创新优化婚姻家庭服务,“简约而不简单、浪漫而不浪费”的新时代婚俗礼仪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在加快形成。

二是做好“解忧事”,残疾人福利多点突破。我们着力在健全兜底性、基础性残疾人福利制度上下功夫,持续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福利事业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落实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指导各地持续提升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覆盖范围,完善便民服务、精准核对、动态监管等制度举措,目前已惠及1189.4万困难残疾人和1611.4万重度残疾人。稳步实施“十四五”规划精神卫生福利设施“补空白”建设项目,各地深入开展“精康融合行动”,设立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部级试点项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速推进。探索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和社区租赁试点,印发《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3年版)》,推动延续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专用设备和服务标准化工作。

三是办好“身后事”,殡葬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我们以殡葬行业公益属性为导向,不断建立和完善殡葬法规政策,推进和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服务保障。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节地生态安葬、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十四五”期间火葬区殡仪馆“补空白”项目,重点推进县级火葬区的233个殡仪馆“空白点”建设。全国共投入资金约178亿元,建成公益性公墓约1.68万个;投入资金约60亿元,建成公益性骨灰堂3350个。指导各地大力推进惠民殡葬政策,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建立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惠民殡葬政策。

四是撑起“安全伞”,救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我们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五年来,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435万人次,帮助7万余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有效助力了社会和谐、家庭团圆。民政部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制定和完善工作规则,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每年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做好极端天气下临时遇困人员救助服务,避免发生极端事件。指导各地不断优化提升站内照料服务水平,除了做好日常工作,还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多元化的服务。每年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组织所有救助管理机构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各界参观指导和监督,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婚姻登记机关上班时间,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