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70万判多少年,销售假药怎么处罚
大家好,由投稿人张岚来为大家解答销售假药70万判多少年,销售假药怎么处罚这个热门资讯。销售假药70万判多少年,销售假药怎么处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销售假药罪
国家药监局日前公布4起中药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包括2起生产销售假药案、1起医馆无证配制医疗机构制剂案和1起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李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7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群众网购的某“中药丸”开展调查并送检。经检验,上述药丸含有化学药品格列本脲,该局立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查,李某等人将购买的化学药品格列本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打成药粉,与山药、天花粉等混合后加工制成“中药丸”,宣称可治疗糖尿病,并通过微信销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认定涉案药品为假药。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捣毁假药生产窝点和仓库7处,查获原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加工设备若干,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2024年8月,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对李某等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拘役和最高十一年十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8万元至500万元不等,5人均被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马某某、杨某某等人
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2月,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在边境八布乡开展联合检查时,发现马某某、杨某某等人自创配方,擅自生产“越老秀花”系列产品,宣称可治疗腰椎颈椎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在集贸市场和微信、淘宝等各大网络平台销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麻栗坡县公安局、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组成专案组开展打击,捣毁生产窝点2个、网络销售窝点23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查获“越老秀花”系列假药7种,成品5222盒以及大量原料、包装材料等,查扣生产设备19台,涉案金额3600万余元。2024年4月,文山州麻栗坡县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判处马某某、杨某某等7名主犯最高十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罚金220万元,最低三年有期徒刑、罚金46万元。
贵州省某医馆无证配制
医疗机构制剂案
2023年12月,贵州省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雷山县公安局对某医馆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医馆在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情况下,通过自行拟定配方加工成中药制剂后在其经营场所使用,包括标识名称为“铁骨丸”“铁骨1号”“痛风丸”等产品。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等规定。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定》规定,对该医馆作出责令关闭、没收涉案药物、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山东省龙口市某药店
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23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公安部门线索通报,对烟台市龙口某药店进行现场检查。经查,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该药店从个人处购进部分中成药并全部售出。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规定。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对该药店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2.76万元、罚款45.52万元的行政处罚。
国家药监局发布
相关消费与合规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应当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国家药监局强调:药品是特殊商品,“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是中医药治疗基本法则,凡药物均有其偏性,国家药监局不提倡公众为治病、保健、康养等需要,自行购买、使用具有药用价值或者被宣称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确有用药需求的,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就医,并在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购买、使用。
消费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购买药品时,请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药品零售企业资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显著位置是否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二是药品资质,所购买药品是否取得国家药监局核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认准“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等,中药饮片标签中是否明确标注“中药饮片”字样,“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等信息可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请勿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直播平台等非正规渠道,从无资质的商家或者个人处购买药品。消费者如发现无资质网售药品、销售禁止网售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浩洲
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
近日
宁夏海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
经过缜密侦查
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
(假药内含有毒品吗啡成分)
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扣押假药202包
涉案金额50余万元
近期,禁毒民警在办理一起行政案件时,按流程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尿液检测时,发现结果显示吗啡呈阳性反应。面对检测结果,当事人坚称其从未沾染毒品,经进一步询问,其交代近期一直在服用一种治疗哮喘病的民间偏方药。民警敏锐察觉该线索背后可能存在重大“隐情”,立即展开深入调查。
民警围绕这一民间偏方药循线追踪,通过大量工作,发现这所谓的“神药”来源,背后隐藏着一个跨区域非法生产销售假药的犯罪网络。
该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涉案假药在河南省某市设点集中生产,后在全国多地设点销售,并通过发展“代理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往各地。
为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办案民警先后奔赴河南、湖北、浙江等地,成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彻底斩断了这个危害群众健康的假药产销链条。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转自:平安宁夏】
来源: 中国禁毒
销售假药罪量刑标准
3月19日,南都记者从东莞第三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审理一起涉嫌生产销售假货、销售假药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依法判处被告人黄某飞等25人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黄某东等15人支付惩罚性赔偿金2369万余元,在全国范围发行的报刊上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和发出风险提醒。
网上售卖假货假药牟利
2019年起,被告人王某飞、徐某辉、李某分别雇佣员工,组建3个制假团伙,在安徽省、湖南省等地出租屋搭建生产车间,自行加工生产假冒“BAYER”“SWISSE”“Menevit”“Melrose”等品牌商品,将假货销售给以黄某东、林某鹏(另案处理、已判刑)为首的2个供应商犯罪团伙。
警方现场查获的伪劣产品。
被告人黄某东、林某鹏采购假药、假货后,安排员工将案涉假药假货分销给以钟某生、陈某彬、林某彬为首的3个经销商犯罪团伙。钟某生、陈某彬、林某彬的团伙再通过微信朋友圈、线下门店、淘宝店铺等渠道销售牟利。
2022年6月,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线索,在安徽省、湖南省、广东省等地抓获王某飞、黄某东、陈某彬等25人。经统计,黄某东、陈某彬、林某彬等15人非法销售假药金额285万元,徐某辉等25人非法销售假货金额共计1431万余元。制作、销售假货、假药涉及“BAYER”“SWISSE”“Combantrin”、兰蔻等20个知名品牌。2023年5月,东莞市第三市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诉讼及产品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
现场查获的假药。
承担刑事责任与惩罚性赔偿
东莞第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徐某辉等4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生产假货,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严某瑗等2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李某等3人制作、销售假货,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黄某东等16人销售假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销售假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在产品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方面,黄茂东等15名被告作为假药的销售者,实际参与销售假药并获利,侵犯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依法承担消除危险、赔礼道歉、惩罚性赔偿等民事责任。
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黄某东、王某飞等25人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420万元至2万元不等;黄某东等15名被告在相应责任范围内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共计2369万余元,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刊上,分别就销售假药的行为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发出风险提醒,声明召回假药。
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重在严惩违法者、震慑和预防潜在犯罪
药品安全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案中,黄某东等15人将假药销往全国各地,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等合法权益。考虑到案涉消费者不可能全部知悉案情,存在仍遭受使用假药侵害的情况,为了及时止损,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同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药品管理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判决黄某东等15名被告不仅承担刑事责任,还需承担消除危险、赔礼道歉、惩罚性赔偿等民事责任,让制假者、售假者付出巨额的违法成本,以此警示潜在的其他违法行为人,预防同类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法官提醒,食品、药品行业的生产者、销售者及相关从业者,必须诚信合法经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广大的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购买药品,切勿通过路边小摊等渠道从无资质商家或个人处购买药品,若发现无资质销售药品等违法行为,可及时向所在地食药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张瑞岚
销售假药不足5000元怎么处罚
国家药监局日前公布4起中药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包括2起生产销售假药案、1起医馆无证配制医疗机构制剂案和1起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李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7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群众网购的某“中药丸”开展调查并送检。经检验,上述药丸含有化学药品格列本脲,该局立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查,李某等人将购买的化学药品格列本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打成药粉,与山药、天花粉等混合后加工制成“中药丸”,宣称可治疗糖尿病,并通过微信销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认定涉案药品为假药。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捣毁假药生产窝点和仓库7处,查获原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加工设备若干,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2024年8月,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对李某等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拘役和最高十一年十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8万元至500万元不等,5人均被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马某某、杨某某等人
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2月,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在边境八布乡开展联合检查时,发现马某某、杨某某等人自创配方,擅自生产“越老秀花”系列产品,宣称可治疗腰椎颈椎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在集贸市场和微信、淘宝等各大网络平台销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麻栗坡县公安局、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组成专案组开展打击,捣毁生产窝点2个、网络销售窝点23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查获“越老秀花”系列假药7种,成品5222盒以及大量原料、包装材料等,查扣生产设备19台,涉案金额3600万余元。2024年4月,文山州麻栗坡县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判处马某某、杨某某等7名主犯最高十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罚金220万元,最低三年有期徒刑、罚金46万元。
贵州省某医馆无证配制
医疗机构制剂案
2023年12月,贵州省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雷山县公安局对某医馆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医馆在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情况下,通过自行拟定配方加工成中药制剂后在其经营场所使用,包括标识名称为“铁骨丸”“铁骨1号”“痛风丸”等产品。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等规定。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定》规定,对该医馆作出责令关闭、没收涉案药物、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山东省龙口市某药店
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23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公安部门线索通报,对烟台市龙口某药店进行现场检查。经查,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该药店从个人处购进部分中成药并全部售出。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规定。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对该药店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2.76万元、罚款45.52万元的行政处罚。
国家药监局发布
相关消费与合规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应当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国家药监局强调:药品是特殊商品,“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是中医药治疗基本法则,凡药物均有其偏性,国家药监局不提倡公众为治病、保健、康养等需要,自行购买、使用具有药用价值或者被宣称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确有用药需求的,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就医,并在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购买、使用。
消费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购买药品时,请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药品零售企业资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显著位置是否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是药品资质,所购买药品是否取得国家药监局核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认准“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等,中药饮片标签中是否明确标注“中药饮片”字样,“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等信息可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请勿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直播平台等非正规渠道,从无资质的商家或者个人处购买药品。
消费者如发现无资质网售药品、销售禁止网售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原标题:生产销售假药、非法渠道采购,4起中药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公布
栏目主编:周春晟 文字编辑:施薇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销售假药70万判多少年,销售假药怎么处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